摘要:信息技术作为应对新世纪干部教育需求的有效手段,被大量的应用到了各级干部培训机构的教学工作中,由此带来了双重影响。该文对信息技术在干部教育领域的正、负两方面影响进行归纳总结,并提出了科学应对的一些策略,以便信息技术在干部教育中能够更好地发挥作用。
关键词:教育技术;信息技术;影响;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1)21-5266-02
随着各级干部培训机构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信息技术作为应对新世纪干部教育需求的有效手段,被大量的应用到了教学工作中。特别是最近几年,干部教育信息化的进程不断加速,由此带来的不仅仅是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的重大变化,更重要的是对干部培训的思想、观念、模式、内容和方法都产生了深刻影响。
从技术内容角度上来讲,信息技术不只是人们常规理解上的网络技术或是计算机技术,它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电子技术、光纤技术、音像技术、广播电视(电影)技术和电子编辑出版印刷技术等的总称。干部培训的信息化教学,正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新教育体系,包括教育思想、教育资源、课程教材、教学模式、教学技术、教育环境、教学评估、教育管理、教师素质等一系列的改革和变化。
然而,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信息技术应用在实际教学中也体现出了双重性的影响。
1 应用信息技术对干部培训的双重影响
1) 信息技术的应用拓宽了教学资源的获取渠道,但也加大了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发展。
近年来,随着干部教育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信息技术在各级干部培训机构的教学中得到了大量使用,很多信息化设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与普及。以光纤为主干的校园网成为一种常规信息化建设配置,并已是获取教学资源的主渠道。视听教学媒体、各类数字化教学实验室、多媒体微机室、情景模拟教室、多媒体教室的组合,成为目前党校教学的主要手段。除此之外,远程卫星网络也由原来单一的卫星电视网,发展为与地面计算机网络完全融合的天地网合成模式。通过这些可以获取教学资源的多个渠道,一种“教学共享、师资共享、技术共享”的资源共享模型已初步呈现。在这个模型中,摆脱了传统的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各级培训机构之间、管理机构和各类教师之间、教师和学员之间、学员和管理机构之间,获取资源、反馈信息、双向沟通的渠道畅通,形成了多元化的教学资源获取渠道。
信息技术在拓宽了教学资源获取渠道的同时,也带来了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发展。由于各级干部培训机构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行政级别不同、财政扶持力度不同,其信息化的进程并不是齐头并进。在一些相对信息化程度落后的党校、学院中,教学资源的获取渠道依然较少,他们没有光纤校园网,没有数字化图书馆、更谈不上远程卫星教学,甚至要依赖传统模式的获取手段。“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现象仍然存在,可以说,这就是信息技术应用于干部培训教学所带来的“马太效应”。另一方面,由于信息技术本身更新速度很快,其更新换代的周期越来越短。省级、地市级、县级培训机构间的教育资源差距越来越明显,技术的发展造就了数字鸿沟的出现,其趋势可能是“老沟”未平,“新沟”又起,加剧了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发展。
2) 信息技术的应用提高了教学资源的获取效率,但也抑制了教学参与者“个性化”创造力的发展。
当前我们正处在一个信息时代,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可供选择的教学资源总量呈几何倍数增长,其呈现方式也更加多样化,并且提供了更加有效的信息存贮方式。据美国詹姆斯?马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