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的到来,总是伴随着旱涝一起降临人间。旱的地方农作物被火苗烫伤,涝的地方房子田地被淹,真正是水深火热。现实的残酷,需要温情的弥补。这个夏天是愉悦的,我读到了陈广荣的新作《搬运到纸上的月光》。这是一组情感丰沛的爱情诗。作者每天与易耗品打交道,登记造册,进出一本账,丁是丁,卯是卯,不敢有丝毫懈怠。工作的枯燥使她内心渴望飞翔。她的脑子里跳出许多诗行,一行又一行,像春天的芽苞,开始零星的几颗,最后长成一树的绿叶,以至成片山坡、整个季节全是绿色。
最初读到陈广荣的诗歌,是在潞安集团举办第四届中国煤矿中青年作家高级研讨班时,他们淮南矿一行五人,都是诗歌作者,他们邀请我去他们的住房谈诗。那个晚上,我们六七个人就诗歌相关的话题聊至深夜。我逐一给他们的作品做了不定恰当的点评。其实当面评论作品是有一定困难的,可能某一句不知轻重的话伤害到对方的写作热情而自己却并不知情。陈广荣虽是女子,身处淮南,却有山东人的豪迈性格,开朗、健谈,谦虚、好学,给我留下深刻印象。
现在的这一组诗,是从来稿中发现并决定推举为“阳光新秀”栏目的。
一个把月光搬运到纸上的人,此前,早已把灵感搬运到纸上了。寂寞和忧伤,幸福与喜悦都成为开在纸上的花朵。《那一天》我读了好几遍,不妨再读:
爱我的人啊
如果到了那一天
你们爱怜我的娇弱
把我埋得浅一点
我就能被早到的阳光唤醒
请你们不要在上面
竖上笨重的石碑
为我这么一个平凡的女人
让这青山绿水打上补丁
多煞风景
为了“能被早到的阳光唤醒”,祈求爱人“把自己埋得浅一点”。为了不“让这青山绿水打上补丁”,祈求亲人不要“竖上笨重的石碑”。由此,我们可以看见作者清澈的心灵底色。镜子里除了皎洁的月亮,就是一闪一闪的星空……
夜晚是迷人的,因为甜蜜而忧伤,因为寂寞而幸福。夜晚的稠度,可以探知作者的内心底色。夜晚的深度,源自作者的内心。这组诗里有太多的关于夜的想象。如此看来,夜晚的寂静反而成全了作者。作者不因寂寞而度过无数内心长满翅膀而飞翔的夜晚。
遥远的声音,是来自月亮与星星?抑或来自地层深处,来自大海的内部……但不管来自何方,只要是上天昭示她的,小耳朵都能够听见。她有着神秘的“小耳朵”。“小耳朵”虽是她的一个网名,但她的确能听见“乡愁”拔节的声音,能听见静夜的呼吸,还有忧伤的疼痛。即使是“静坐在时间深处”,她也能感知“看不见的闪电/把一切都照得如此透明”。
风吹过来,月光在纸上生长出文字。我们看见作者把自己浸泡在文字里,“暂时,我以上帝之名/打扫房间,搬动座椅,烧水沏茶/独上西楼”。陈广荣在想象的世界里尽情挥洒,最后又回归到生活本真:“暂时,一切都是暂时/天亮的时候/一切都会回到原点/我依旧是那个躺在床上/揉着惺忪的眼睛/起床、吃饭、按部就班的/尘世小女子”。
现实的确有些无奈,幸好有梦想在未知的某个角落召唤我们。现实虽然强大,但它却无法剥夺人们心灵的飞翔。我们需要在现实的台面上复制梦想。不要懈怠,直到梦想超越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