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人毛泽东

2011-12-31 00:00:00陈小秋
阳光 2011年10期


  一
  
  毛泽东这仨字
  轻易不要说出来
  他只旺盛在世人心里
  崇高到不可触摸
  神奇的光芒笼罩世界
  所以还是默念好
  默念的时候
  一种畅快袭来
  仿佛端正地打开一扇
  久违的窗子
  
  巨人毛泽东辞世三十五年了
  他参与缔造的中国共产党
  也将第九十次燃起红蜡烛
  在东方赤色土地上
  用不着怎么去寻找
  随便就能网起一堆有关他的
  向日葵的记忆
  今天你看.从农民家里的画像
  到市民的沉思
  从形形色色誓言的模仿
  到南来北往的红歌
  九0后电脑上的时尚壁纸
  毛泽东那高大身影
  仍以鲲鹏展翅的气度
  记录着沧桑的人间正道
  
  那张亲切笑脸.一口湘音
  我们叫他领袖.其实说白了
  他.就是强心剂
  
  二
  
  一首《浏阳河》
  托起永远的东方红
  韶山冲那段疯长青草的小路
  走出过一个美男子
  这位旷世诗人
  头顶乱云飞渡的阴霾
  试问苍茫大地
  眉宇拧成了谁主沉浮
  
  很早以前
  诗人毛泽东终于发现
  中国人把玩了数千年的《二十
  四史》
  尤其典藏的左一道右一道的绳
  子
  勒得人越来越贫血
  古国昏睡了.病夫们歪在床上
  比试烟圈
  毛泽东感叹:不行,这太没有诗
  意和韵味了
  
  于是.他只带一把油纸伞
  迎着各路军阀的流弹
  沿湘江来到长沙
  来到上海、武汉、广州
  这个长衫书生
  辗转读到一本《共产党宣言》
  这本纵论“主义”的文本
  让毛泽东眼前一亮:这才是讲
  求平仄、富于意境的诗作啊
  毛泽东一边低吟《国际歌》
  一边要给中国做三合面大蛋糕
  并飞扬起两行草书:
  革命是暴动!
  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二十世纪初的苏维埃
  炮声垒起背景音乐
  毛泽东挽起伙伴们臂膀
  从井冈山出发
  镰刀和铁锤在交织
  红缨枪一指就能点燃
  乡村的星星之火
  渐渐地.那火随漫漫长征
  烧到遵义.烧到延安
  烧进了一座座城池
  竟至后来完全烧灭了
  一个阶级
  
  三
  
  膏药旗滴着血
  成了中国墙上的牛皮癣
  民族危亡时刻
  毛泽东不慌不忙地写下《论持
  久战》
  八年里.每个毛体字
  都灵活地消灭了几十个敌人
  那个蒋总裁
  把权力的沙子抓得太紧
  竟散落一地尘埃
  散落到黄土高坡时
  身着补丁的毛泽东大手一挥
  既形成百万雄师的沙尘暴
  同时四万万同胞听到一声呐
  喊:
  将革命进行到底
  
  四
  
  一九四九年.毛泽东五十六岁
  十月一日.他缓步登上天安门
  下面是热浪翻滚的人民
  他给自己的传世杰作
  起了响彻寰宇的名字——
  中华人民共和国
  他长舒一口气
  南湖的那条船也静下来
  难得小睡一次
  
  摊开一穷二白的稿纸
  毛泽东在苦思冥想
  吸了几烟缸的讥笑
  终于排列出“敢叫日月换新天”
  的诗句
  于是.自力更生
  镐头、铁锨、汗珠
  成了中国最激昂的鼓点
  
  有两个公仆偷了国库
  毛泽东拍案而起:
  人民血汗岂能乱动。杀!
  于是硕鼠绝迹.官民填平界河
  于是国人拍拍衣兜
  彼此一样干净
  
  毛泽东七个月舍不得吃红烧肉
  了
  腿脚也饿到浮肿
  并不妨碍心接着滚烫
  后来竟比高炉还烫
  相比而言.火红的年代
  大家必须一起发烧
  他再次登上城楼
  挥动几下帽子.却不想
  挥动出十年文化大革命
  
  英雄的晚年.他龙飞凤舞的狂
  草
  黑白太模糊.实在不好辨认
  也没长出几颗麦子
  其实就连他本人看这些勾抹
  也得借助于放大镜
  
  五
  
  一九七六年九月九日
  体衰多年的毛泽东
  放下病榻前的书.停止思考
  “人类思想的一座灯塔熄灭了”
  
  他身后没有遗产、房产……
  他闹了一辈子革命
  他搞了一辈子捐献
  他家族的命——妻子、妹妹、弟
  弟、侄儿、儿子
  早随他的信仰捐出去了
  无意中捐给老蒋的还有
  自己的祖坟
  而那五卷著作和一个尚未脱贫
  的国家
  更有不沾灰尘的思想
  就是留给后人
  沉甸甸的接力棒
  
  六
  
  一个一生没打过枪的人
  最善于在枪炮中出奇致胜
  这个世纪伟人
  从不让道理牵着鼻子走
  谈笑问的一句话是:一切反动
  派都是纸老虎!
  心里总悬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
  务
  
  好在中国人没有别根忘祖的习
  惯
  湖南人毛泽东
  第一次让中国认得尊严
  他诗意探索的足迹
  和豪迈的精神
  不只让世代人爱戴与怀念
  也陪伴一个大国政党
  骄傲地走进
  九十个年头
  
  作者档案
  陈小秋:中国诗歌学会会员,内蒙古作家协会会员,乌兰浩特市作协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