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年间,山海关城里有一家百年老店,名叫“鲜味斋”。这家酒店传至赵德孝手中,生意更加红火。他的老妈,人称赵奶奶,七十多岁仍身体硬朗,时常帮他照看店面。
赵奶奶有件心爱之物,是一把看似很普通的紫砂茶壶。壶把中间虽断了一截,但经名匠精心补过,愈显不凡。对于这把壶,镇上的人说什么的都有,最玄乎的传说是:这把壶是个宝壶,壶里放的茶水可以三年不坏。
每天伙计打扫完店面,赵奶奶总是让人买回一根油条,用它在壶上反反复复地摩擦。之后放上茶倒满水,走到店里那张方桌前落座,双目微合,半天呷一口茶,那心思也不知飞回到了何年何月。
前不久,店里新来了一个伙计小张,也注意到了赵奶奶的这把茶壶,可就是弄不清这里面的蹊跷。当着赵奶奶的面,小张也不好意思问。这一天,机会来了。赵奶奶正在方桌前品茶,后面客房有人叫,赵奶奶急忙站起往里走,这回她大意失荆州,那把壶竟忘记随身带走,留在了桌子上。
小张一时好奇,忙拿个茶杯奔过去,想尝尝壶里的茶究竟是什么滋味。他小心地打开壶盖,想看看里面,哪知一下失手,壶盖落在地上,“啪嚓”一声脆响,碎成了两片。这细微的一声响,惊出了一个人,就是先来的伙计老古,此人见状连连跺脚:“小张啊!这回你可闯下大祸了!”一边下意识地捡起碎成两片的壶盖,想往一块合。
听到响声赶来的赵奶奶,见了这场景,如同五雷轰顶,立刻气得脸色煞白,站也站不住了。她指着小张,抡起了巴掌,在空中停了好半天,最后又无力地垂了下来。
小张自知理亏,忙掏出五块大洋,说:“我赔。”没想到赵奶奶看都没看一眼,上前一把揪住小张的衣领,火山爆发似的喷出了一声:“你赔得起吗!”
赵德孝进门见此情景,心中已经明白了八分。他微微地皱了一下眉,接过老古手上的两片壶盖,柔声对赵奶奶说:“妈,您放心,我有个朋友在工艺厂上班,那里的老师傅手艺棒,什么古董都能修得好,这壶盖经过修补保证跟原来的一模一样!”
果然不出三天,赵奶奶又捧起了那把紫砂茶壶,那壶盖乍看之下,还真是天衣无缝!小张心里的一块石头总算落了地。
经过这件事,小张心里反而对那把茶壶更感兴趣了。他知道老古和赵奶奶是多年的交情,赵奶奶是店里的老板时,老古就是店里的伙计。小张几次问老古茶壶的事,老古只是笑笑,支吾两句就把话题岔开了。
从这以后,小张发现老古也有点怪。老古酒后爱唱,一次哑着嗓门唱《游龙戏凤》中的那句“有寡人打坐在梅龙镇上”。赵奶奶不住劝他:“别老是孤家寡人的,碰上合适的,该找个老伴啦!”老古借着酒劲,脱口而出:“眼前就有个……”赵奶奶没容他说完,转身就走,甩过一句:“这辈子我只认你做兄弟!”噎得老古直拔他那两根稀疏的胡子。
俗话说,人有旦夕祸福。赵奶奶八十四岁那年突然病倒了。这病一日重似一日,请来几位名医都没治好,眼看着人就不行了。赵奶奶的神志一时清醒,一时糊涂,屡次拒绝喝药。赵德孝抱着一线希望苦苦相劝,可是磨烂了嘴皮子都不管用。一天他心头忽然一亮,把煎好的药汁倒进赵奶奶的茶壶里,把壶嘴凑近赵奶奶的唇边。奇迹发生了,赵奶奶竟含着壶嘴一口一口地往下咽。
一旁的小张看得直发呆:莫非这紫砂茶壶真的是宝贝,倒进去的苦药还能变甜?
这天晚上,小张提了两瓶好酒、一包花生米和两个小菜走进了老古的小屋。几杯酒下肚,老古终于开了口:“你也莫怪赵奶奶那天对你发那么大的火,我先给你讲个故事吧。”他吃了口菜,又捏了几粒花生米放进嘴里,慢条斯理地讲开了:
“好些年前一个下午,大伙刚吃过饭,一条蛇从梁上掉下来,正好落在赵奶奶的茶壶边,赵德孝操起擀面杖就砸,结果蛇没有打着,倒把壶把给打断了。赵奶奶一口咬定赵德孝打蛇是假,砸壶是真,气得她卧床不起,不吃不喝整整两天,急得赵德孝像热锅上的蚂蚁,连夜请名匠用紫铜皮镶好壶把。”
小张听了这段故事更加糊涂:“这把壶到底贵在哪里呢?”
老古愣了一会儿神,“咕嘟”灌下一大口酒,说:“这壶倒是没啥太贵重的,可是你知道原来的壶主是谁吗?”“是谁?”“江飞鹤!”
大名鼎鼎的评书艺人江飞鹤,这个名字小张还是从镇上老一辈人那里听到过。老古说:“他当年说书,是百里之内远近闻名。赵奶奶是一个十足的评书迷,夜夜去听江飞鹤说评书。那时江飞鹤的案头总离不开一把紫砂壶,讲到关键处总是‘吱溜’一口喝下一口茶。每天晚上,赵奶奶都要给壶续上几次水……”
小张听得津津有味:“后来呢?”
“哎,江先生这人闲云野鹤惯了,没几年就离开了山海关,再也没有回来过。临走就把这茶壶留给了赵奶奶……不久,赵奶奶的丈夫也去世了。”
说到这里,老古忽然显出了怅然的样子,一仰脖,把杯里的酒喝了个干净,长叹一声。
小张还想问什么,老古却再也不开口了。
死神终于临头,赵奶奶弥留之际,只剩下一口气在嘴里,就是不咽。老古、小张都来了,大家屏住呼吸注视着,赵奶奶伸出手在床头颤抖着乱摸。赵德孝忙端起茶壶要给她喂水,可赵奶奶牙关紧咬,只是用手在壶身上摩擦。突然她睁开浑浊的双眼,死死地盯住那把茶壶,呼吸更加急促。看着她难受的样子,老古靠近床前说:“赵奶奶,你该走了,你的儿孙都在送你呢,你还有什么不放心?”但赵奶奶那口气就是不断。赵德孝跪在床前,哽咽着对赵奶奶说:“妈,你是想把这把茶壶放进棺材陪葬吧?儿子一定照办!”这句话真灵,赵奶奶听了嘴角咧了咧,竟含着笑合上了眼!
赵奶奶就这样说走就走了。老古当晚因染上了风寒,第二天就发烧起不来床了。赵奶奶马上就要入棺,老古让小张去看看赵德孝有没有把茶壶放进棺材。小张回来说放了,老古这才松了口气,跷起大拇指:“赵德孝真是个大孝子!”
过了几天,小张去给赵德孝送账款,却吃了一个闭门羹。大白天他闩门干什么?小张百思不得其解。他扒着窗户往里望:见赵德孝面壁而立,手里拿着一把茶壶。小张觉得眼熟,再定睛一看,见那把壶把上镶着紫铜皮,正是赵奶奶用过的那把紫砂茶壶!
小张差点惊出声来,赵德孝那天放进棺材的是把假壶!
接下来发生的事,要不是小张亲眼所见,他是说什么也不会相信的:只见赵德孝二目圆睁,脸色血红,慢慢地举起那把茶壶,然后狠狠地砸到地上,只听“啪”的一声,壶摔得四分五裂!同时,小张听见赵德孝像受了伤的野兽,怒吼几声,随即,双肩剧烈地抽搐起来。
小张吓坏了,扭头直奔老古的小屋,把他看到的事说给了老古。老古听完放下酒杯,半天没言语。
小张以为老古也被这事吓傻了,追问:“赵德孝当初补壶,现在又砸壶,这到底是为什么?”
老古长舒了一口气:“你听我再给你讲个故事就明白了。从前有个寡妇和一个和尚私通,他们隔河相住,每次和尚都要走好远路从上游绕过来。后来寡妇的儿子在河上架起了一座桥,给和尚提供方便。寡妇死后,孝子厚葬了他母亲,然后在一个月黑之夜摸进庙里,一刀把和尚宰了。”
小张听了还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这叫‘搭桥顺母意,杀僧报父仇’。当年江飞鹤常讲这个故事!”老古端起酒杯,又“咕嘟”喝进一口酒说道:“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