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并非一定就排斥旧闻;新闻语言,也并不要求是新鲜词汇的集纳。然而,我们又不能不注意到这样一种现象:当前的新闻报道语言中,有许多习惯性的不合时宜的东西,时常出现在受众的眼前、耳中。依笔者愚见,改之为好。下面,笔者从新闻的动态性、贴近性、简洁性等方面,就新闻语言中的不合时宜作一归纳。
新闻的动态性在本质上排斥“过去时”
业内大多认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这样一个新闻定义。这个定义行文上动感十足,其实就是从内容上讲,也对动态性提出了本质要求。从哲学的观点看,新闻报道在形式上是静止地出现在平面媒体上的,而在内容上是动态地呈现在读者眼前的。所以,我们应当把动态的、现时的或者是正在进行的新闻事件送到受众面前。但是我们发现,过去时的词、模糊性的词甚至于一些带有过去意味的词,总是时不时地出现在报纸上,比如“了”字,大家一看就明白,“了”是完成时,体现的是陈旧味儿。我们写新闻时,即使是过去的事件,也总是尽量想办法把时间拉到现在或最近的时间点,主张不用“了”,如果不得不用,也最好是少用。再如“日前”、“近来”、“最近”等词,1998年我到北京参加新闻业务培训班,从专家学者到业内资深人士,都对新闻语言中“日前”这样模糊性的词泛滥成灾提出警告,12年后的2010年春,我到北京参加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举办的社长总编辑培训班,无论是专家学者还是各地市同行,仍为这样的过去时的词大量出现而头疼。
有一种现象是有些词本身并不是过去时,但因为被动的感觉太强,导致其“过去”味儿十足。比如,我们现在随意翻开一张地市党报,很可能会找到不止一篇用“为”、“为了”开头的句子,而且这样的句子大多用在新闻导语的开头。我们一看就明白,这样的句子是被动的,是不积极的,并且不能给人带来动感。有人会提出这样一个想法:预报式新闻应当可以把过去时丢开了吧。也不尽然,在不少预报式新闻中,“将要”、“准备”等词汇聚,看起来是未来味儿十足,实质上却也是静态的表达。解决这一问题,要注意行文时避免“理”多“事”少,新闻是事实的生动反映,是通过摆事实而讲出一定的道理,而不是理论或概念的堆积,不是通过讲道理去省略事实。
还有一种现象是,虽然用词动感十足,选择词句时却是陈词滥调。比如“作贡献”这个词总是时不时地出现在我们的时政新闻中,这个词动感很强,但用者众多。我读过一位新闻前辈的采访心得集,他收集到60多种新闻结尾的写法,尽管其中有不少是“文化大革命”时期的作品,却没有一种是用“作贡献”式句子结尾的。总之,要把新闻的动态性感觉写出来,需要记者在实践中不断地留心、积累。
新闻的贴近性从根本上呼唤“具体化”
我们主张,新闻作品应当避免大而全,力求准而实。具体与模糊是相对应的。在不少新闻作品中,我们时常看到以下几种毛病:
一是主题模糊。过去,人们把每天记载金钱或货物出入的、不分类别的账目称为流水账,后来引申为不加分析、罗列现象的叙述或记载。通讯写作中“流向”不明,我们称之为“流水账”;消息写作中“不分主次”,一锅端上桌,我们称之为“大杂烩”,也属于“流水账”的范畴。流向问题、主次问题在新闻行当本质上就是“主题”问题。不分析就没有归纳、综合,全罗列就会不分主次,就容易造成不流利、不流畅。值得注意的是,目前一些记者还习惯于蜻蜓点水式的写作方式,写导语不点题。这一点在领导活动和会议报道中最多,问题也最突出。尽管新闻的传统写法上有正金字塔、倒金字塔之分,但点题都是必需的。尤其是进入信息化社会,读者对信息的要求更高,使得新闻工作者不得不想法子改进文风,创新新闻写作。但是万变不离其宗,还是要让读者尽可能快地了解新闻的主题,就新闻采编工作而言,不仅是新闻稿件,而且还包括版面组织,都需要不断强化主题意识。
二是用词不精。句子当精不精,可简不简,能省不省,会让人感觉“多余”。新闻语言要一句当一句用,相同的字、词、意反复出现,如果不是有意为之,会给人累赘的印象。如“当前全市林业工作还存在许多的突出的问题”、“实实在在的实惠”等句子,前一句中两个“的”就是多余的,且使句子的韵律不顺畅;后一句中的“实实在在”和“实”是重复的。又如:某局在今后的工作中将做到“七个始终坚持”。如果记者在文中把“始终坚持”这四个字连续写七遍,那在新闻写作尤其是消息写作中就够不上精。
三是要素不实。首先是名词不具体。新闻消息中用名词很多,新闻记者对此都有共同的感觉,解决的要点就是“少概括、多具体”,比如,能具体到桃子,就别用水果;能具体到某人,就不用有人。只有名词具体化,才有可能使用一个更合适的动词,也才能使动词更准确、更生动。其次是本地动态新闻要素不到位。比如时间,可以具体到年、月、日、时、分就要具体到年、月、日、时、分,当然,可以在开始时具体,也可以在结束时具体。
新闻的简洁性在效果上追求“瘦身型”
这是一个纷繁多变的信息时代,新闻信息的提供与人们对于新闻信息的需求之间存在着越来越突出的矛盾。解决这一矛盾,必须在信息源上提供“超市购物”式服务,一个很好的办法就是在单位空间内增加“商品”的供应品种和数量,也就是说,让信息“瘦身”或者“整容”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关于新闻的“瘦身”或者“整容”,采编人员应注意以下三个方面的常见问题:
一是不能多用。首先是形容词不宜多用。在新闻消息写作中,形容词是名词的“天敌”,甚至可以说形容词是新闻消息写作的“天敌”。例如:“政府办的这个事儿,农民最高兴。”如果我们用一个或多个形容词的话,这句话就变成了“一贯亲民、爱民、为民的党委、政府,办的这个功在千秋的好事儿,让全市1000多万人民拍手称快、奔走相告”,这样写是不是更好呢?看起来好像很好,实际上达不到宣传目的、起不到宣传效果。不如写一件实事儿,让受众看明白政府的好。其次是“要”不能多用。在领导活动和会议报道中,提出什么要求是常见的事,然而,只要大家品一品,就能感觉到,“要”是生硬的、勉强的。宣传报道讲的是入脑入心,宣传效果要的是发挥作用。人的本性是自尊、自由、自然的,如果我们在报道中换一个说法,相信效果会更好。
二是不该滥用。我们在采编工作中,对一些习以为常的东西已经麻木了,比如,“们”字在地市一级党报的新闻报道中用得滥,像“工人们”、“农民们”、“群众们”、“农民工们”等不时可见,其实完全可以删去“们”字。又如,“进行”二字用得频繁。“某某深入农村农户家中,与群众进行亲切交谈”。这里的“进行”是完全没有必要的,而且分析新闻报道,我们可以看出,“进行”二字基本上可以不用,用的话反倒使句子出现重复。
三是不宜再用。有些词不宜再用,如“广大人民群众”、“一致认为”、“轻车简从”、“大家一致表示”。先看看“广大人民群众”这个词,其中的“广大”是不定性词,也是过时词,“人民群众”已经够大了,再大就没意思了。其次是“一致认为”、“大家一致表示”等说法,一般不符合客观存在的实际情况,我们何必再用?“轻车简从”、“亲临大会”等词语,媚态十足,“轻车简从”既是领导干部应该做到的,也是我党提倡的,再突出强调这个词也显得不合适。同时,我们还要清醒地认识到,深度报道不等于“长度报道”。深度体现在思想上,体现在方式方法的创新上,体现在分析、调查、研究、决策的能力、水平和层次上,不是越长越好,也不是只有长了才能好。当然,我们也不能否认,一定的深度需要一定的长度去表现。
以上所得只是笔者在新闻实践中的一些浅见,还有许多问题需要我们在具体工作中去发现和改进。《论语》上有句话:“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这里,子贡讲的是“去”形式,孔子讲的是“要”内容。形式和内容有时又是互相渗透密不可分的,只要我们留心,一些没必要的形式总会更少些,而在形式和内容的和谐上就会产生更好的效果。
(作者单位:周口日报社)
编校:赵 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