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业竞争日趋激烈,要想在竞争中保持自己的活力,就必须依靠报纸质量树立自己的品牌,再靠这个品牌去吸引读者。如何树立报纸的品牌,除了记者、编辑要努力做好独家报道、深度报道、个性化报道外,副刊编辑更要有品牌意识,要充分发挥副刊优势,在创名牌版面、名牌栏目上多下工夫,努力把副刊办成报纸的闪亮卖点,使越来越多的读者冲着名版面、名专栏而读报纸、买报纸,形成品牌效应,从而与新闻版形成良性互动,促进报纸的整体发展。
深入生活,细致研究,明确版面整体风格,创名牌版面
在当今这样一个消费者主导的选择时代,读者看副刊,首先注意的是内容和倾向。如果没有令其感兴趣的内容,读者浏览的目光很快就会移开,这就要求副刊编辑要深入生活,了解百姓所思所想,关注广大读者的阅读兴趣,使读者在拿起报纸,看到副刊的第一眼就产生阅读的冲动,并在阅读的过程中,产生思想共鸣,受到启示,受到感染。
《南阳晚报》从创刊之初,报社领导就明确了副刊雅俗共赏的办刊思路,一再强调副刊与普通市民生活的贴近性,要求副刊表达他们的喜怒哀乐,反映他们平凡而又充实的生活。为了更好地体现这种贴近性,《南阳日报》《星光》副刊一创刊就定下了以纪实散文、生活随笔为主基调和清新自然、朴实大方的版面风格,开设了一些反映人间亲情、市民生活的栏目,如“百姓情怀”、“百味人生”、“随感录”等,使副刊读起来特别亲切。这一风格的确立,不仅吸引了广大读者,扩大了读者群,同时吸引了更多的新作者,壮大了作者队伍,许多过去从未写过稿的人都成了我们的作者,他们的文字虽然粗糙,但感情真挚、感悟独特,让人们在平实中感受到生活的多彩和可爱,引发人们对生活对人生的思考。这么多年读者爱看《星光》副刊,就是因为副刊贴近他们的生活,贴近他们的心灵。也正是有了他们的支持,《星光》副刊版在全国报纸副刊评奖中多次获奖。
拓展思路,合理定位,打造个性化专栏,创名牌栏目
确定了版面的整体风格后,就需要有好的栏目来支撑。栏目是需要根据版面风格、读者对象、内容差异来设置的。编辑必须分析读者的兴趣,只有知道读者关注什么、需要什么,才能在栏目设置时从容自如、有针对性。编辑在具体的栏目策划中,不仅自己知道,也要让读者知道本版有哪些固定的栏目,以便于读者轻松地找到自己爱看的东西。如果这些栏目中,有一两个栏目是某些读者爱看的,就会引起他们连续看这个副刊的兴趣。同时也有利于引导作者写稿,使作者投稿有了针对性。栏目的设置要结合自己报纸的特点、结合本地文化的特点,名字要实而不俗,能吸引读者目光,能启迪作者思路。好栏目都是有其个性特色的,如《新民晚报》的小言论栏目“灯花”,以其短小精悍、言之有物、针对性强深受广大读者喜爱,成了《夜光杯》副刊的拳头栏目;《今晚报》的“日知录”栏目以其丰实的知识性,成为《今晚副刊》的知名专栏。多年来,《星光》副刊倾心打造的“草庐夜话”、“随感录”、“南阳旧事”、“哲理小品”、“精彩语录”等栏目深受读者喜爱,不仅是我们副刊的拳头栏目,也成了《南阳晚报》的品牌栏目。而且,这些栏目先后在全国报纸副刊评奖中获奖。
巧妙策划,精雕细刻,推精品佳作
一般来说,副刊编辑不愁稿源,但面对成堆的稿子,依然有发愁的时候,愁的是缺乏真正令人满意的、有分量的作品。实践证明,等米下锅是编辑的大忌。这就需要副刊编辑变被动为主动,不能光满足于编好稿子、守株待兔式地来什么稿编什么稿、把现成的“鱼”加工好就行,要多动脑筋,主动出击,到生活中去抓“活鱼”,不断地制造视点,吸引读者。
在推精品方面,多年来《南阳晚报》副刊也做了大量努力。南阳有个闻名全国的作家群,可以说是副刊一个得天独厚的资源宝库。他们的作品格调高、品位高、名望高,只要是适合晚报风格的,我们就及时推出,充分提高了副刊的文学品位。当然,我们不是被动地利用这一资源,而是积极地开发、挖潜。在“南阳作家群” 引起全国普遍关注时,我们策划组织了“南阳作家群《尘世》七日小说接力赛”活动,“南阳作家群”主力阵容二月河、周大新、周同宾等13位作家参与了接力赛。在作家接力的同时,我们还开展了“读者每周竞猜和短评”活动,让读者预测小说的情节发展和人物命运,评说每位作家作品的优劣。这样,作家联袂登场,读者竞相评说,活动红红火火持续了三个多月,轰动一时,在南阳新闻界、文化界掀起了一个不小的冲击波。这个活动的成功策划,促成了南阳作家群的一次整体亮相,推出了《尘世》这样一部作家群集体创作的小说佳作,使文学与生活贴近了,使作家与百姓贴近了,使副刊与读者贴近了,让作家借报纸走进了千家万户,也让报纸借作家扩大了影响,可以说是一个双赢的大好结局。后来在南阳,一提起晚报副刊,人们就会说起“作家接力赛”;只要说起“作家接力赛”,人们就会提起晚报副刊。这就是品牌效应、品牌力量。这些年,我们副刊发表的作品年年在全国、全省报纸副刊评奖中获奖,这也是我们推精品佳作的结果。
在新闻竞争的压力下,报纸副刊的版面越来越少,我们不能因为版面少就缺乏信心、自甘寂寞。副刊要生存、要壮大,就必须不断地创新,这就对编辑队伍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副刊编辑一定要树立品牌意识,强化品牌观念,重视品牌力量,只有倾心打造名牌版面、名牌栏目,不断推出精品佳作,才能使我们的副刊常读常新,保持长久的、旺盛的生命力。
(作者单位:南阳晚报社)
编校:张红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