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世英(湖北汽车工业学院 经济管理学院,湖北 十堰 442002)
国家包装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有关专家指出,目前,包装成为了我国食品出口的绊脚石,主要原因在于国家食品包装安全标准滞后,积极完善标准体系已经成为包装产业的当务之急。据商务部统计,我国每年有近240亿美元的出口物品因达不到包装要求而受影响,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因包装不符合绿色要求造成的。因此,包装对于绿色物流和绿色供应链的影响是显著的,而解决这一问题的正确途径就是制定科学的包装策略并加以实施。
绿色包装设计,也就是在产品包装设计的过程中考虑环保的因素,包括工艺设计、生活设计和简化设计三大类。
1.1 包装工艺设计。例如塑料杯、塑料碟、塑料饭盒、包装物品的塑料袋等,是加热溶解塑料粒和加发泡剂、增塑剂吹压而成,它不利于环保。如果采用纸张或翻旧再生纸浆加上喷涂一层食用流动石蜡,最后用再生纸浆压制而成,一种环保的包装就生成了。实验证明,食用石蜡既能保鲜且用食用石蜡密封的食品可保鲜2年以上。
1.2 包装生活化、实用化。例如若将外包装做成花篮、饰物等艺术造型,既丰富了产品的内涵,又可以使其作为家庭装饰物。此外,还可以将一些包装制成家庭可以利用的小容器。比如可以将饮料瓶设计成美观、耐用的水杯,饮料喝完后可以留着用来当水杯或盛放其它实物。
1.3 包装简化。过分包装超出了包装功能的实际需要,浪费了资源,增加了垃圾数量,而且增加生产成本,引起商品价格提高,加重了顾客负担。制造商改进设计,尽量使用简单的包装,既降低企业的产品成本,又能够树立企业环保的良好形象,可谓一举两得,对企业和社会都是有益的。
绿色包装材料是具有良好的使用性能或功能、对生态环境污染小、对人体不造成危害的材料。绿色材料不仅仅是容易处理的纸质材料,还包括可降解的塑料、铝包装、可再生包装,甚至还有可食用包装。
2.1 可降解或分解。为了解决给生态环境带来巨大“白色污染”问题,许多国家研制开发可降解的包装材料。目前可降解的塑料大体可分为三种类型,生物降解、光降解和水降解。另外各国开发塑料替代品也日益增多。例如以再生纸制成的包装,逐渐成为日用品包装的主导产品,形成一场以纸代塑料的热潮。
2.2 可重复使用。提高包装的复用率,如采用通用包装,减少包装物的回返现象;采用周转包装,使包装物能长期使用;开展包装物的梯级利用,即一次使用后可直接转作他用或经简单处理后即可转作他用。如啤酒、饮料、酱油、醋等包装采用玻璃瓶,反复使用。瑞典等国家实行聚酯PET饮料瓶和PC奶瓶的重复使用达20次以上。
2.3 可再生。如聚酯瓶在回收之后,可直接彻底净化粉碎,无任何污染物残留,经处理后的塑料再直接用于再生包装容器。
2.4 可食用。例如在日本,继开发出可食用的米纸后,人们又利用从贝壳类提取的脱乙酸壳多糖,制造出了一种可食用的包装纸,用这种纸包装快餐面、调味品等,可直接放火锅中烹调,不必将包装袋除去。近来,由美国农业科研局东部区域研究中心的乳品加工与研究小组负责人佩吉·托马苏拉和她的同事们共同开发了一种防水的可食用薄膜。他们将牛奶与生物燃料制造过程中产生的水和甘油混合,产生了这种薄膜。该薄膜富有光泽,透明并且完全无害可食用。
3.1 采用包装模数化。确定包装尺寸基础的是包装模数尺寸。为实现包装货物合理化而制定的包装尺寸的系数叫做包装模数。包装模数标准确定以后,各种进入流通领域的产品便需要按模数规定的尺寸包装,这有利于小包装的集合,便于利用集装箱及托盘装箱、装盘。包装模数化若与仓库设施、运输设施模数化结合,将大大提高物品的运输和仓储效率。
3.2 实现包装大型化、集装化。它有利于实现物品在运输、装卸、搬运、仓储等过程的机械化,加快作业速度,减少单位包装物耗,节约包装材料和费用,提高安全系数。如我们通常可以采用集装箱、集装袋、托盘等集装方式来实现包装大型化、集装化,提高一次性装载率。
包装回收是节约资源、减少垃圾的有效手段,从环保的角度出发,应该从污染形成的源头,上游产品生产到下游终端回收再生进行全过程预防和管理。不仅重视生产过程中资源的有效利用及清洁和污染处理,也要重视流通过程中环境污染问题,还要重视消费及消费后的回收处理问题。包装回收得到各国普遍重视,目前美国20%的PET饮料瓶在循环利用。现在回收技术比较成熟的包装材料是玻璃、铝、纸等,回收率比较高,而塑料难于回收和再生利用。对于那些不能重复利用的包装,企业也应从环保的角度出发,主动建立回收体系,将无法降解和分解的包装回收,然后深埋等措施,最大限度地降低包装对环境造成的危害。
在绿色消费浪潮的推动下,人们在选购商品时不仅仅关心商品的质量、包装的精美而且关心商品是否符合环保要求,此时绿色标志成为产品销售的重要推力。另外,随着中国的入世,越来越多企业的产品开始走向国外,参与国际市场竞争。许多发达国家利用绿色标志来制造技术性贸易壁垒,阻止中国产品进入国际市场,给中国的出口贸易和广大企业造成了非常严重的打击。因此,制造绿色产品,采用绿色包装和绿色标志,建设企业绿色包装文化,是企业增强市场竞争能力、加快走出国门的重要手段。
包装标准化是指在生产和流通加工过程中,对所有制作的运输包装和销售包装的品种、规格、尺寸、参数、工艺、成分、性能等所进行统一规定的基本过程。包装标准化能够提高物品在运输、仓储、装卸搬运、流通加工、物流信息管理等环节中的流通效率。包装标准化体系主要包括包装相关标准、综合基础包装标准、包装专业基础标准和产品包装标准等四大类。通过规定绿色包装材料、绿色包装工艺、包装容器生活化等,可以减少甚至消除非绿色包装的使用,并避免废弃包装对环境的危害,打造绿色物流和绿色供应链,消除国际物流的技术性壁垒,促进国际贸易的正常发展。
[1]陆佳平.包装标准化与质量法规[M].北京:印刷工业出版社,2006.
[2]邹华玲.新绿色物流体系及其意义[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5(3):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