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我国管理会计应用中的问题和对策

2011-12-31 04:29:19刘伟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1年2期
关键词:会计人员素质方法

刘伟

(黑龙江省创业农场财务科,黑龙江 建三江 156300)

1 现阶段我国管理会计的应用中还存在的问题

1.1 管理会计的理论与实践脱节

此外管理会计的某些方法缺乏实际运用价值。管理会计的一些方法是从时间中得来的,是经验的总结,而有的方法、概念和模式是借鉴经济学和统计学而得来的,如回归分析、边际成本、经济批量、机会成本等。引入这些方法是管理会计的进步,但实际运用这些方法存在一定难度。因为:其一,这些模式的要求与现实情况不符。如使用简单回归方法分离间接费用中的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它的要求是企业产品的品种要保持不变,只有在这种情况下,才能用这种方法分离成本。并且这种不变要保持10年、20年甚至更长,因为回归分析要几十个数据才有足够的显著性,才能符合统计学的要求。这些要求,在企业经营中是不可能的。其二,所确定的定量模型和假设在现实经济生活中有许多并不成立。如“保本分析”,它主要是以“单一产品”为前提,在经济学上,作为理论分析应用的概念,是可行的,但实际中,几乎没有一个企业生产的产品是单一的,引入线性规划方法,两种产品的情况下也能作保本分析,而实际上,多种产品的现象是普遍的。其三,有些技术和方法仅属于纯理论的探讨。如数学分析模型、数学规划模型、矩阵代数模型,由于获得数学模型所需的数据资料成本太高或者数学模型难以理解,因而缺乏实际的运用价值。

1.2 会计人员素质与管理会计要求有一定差距

管理会计的运用最终要通过会计人员加以实施,具体运用到企业的日常经营中去,因此会计人员的素质对于管理会计的实际应用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会计人员的素质是指会计人员的知识层次、知识结构、价值观和职业水准。我国现阶段会计人员的总体素质比较低,突出表现为知识层次低,知识结构不合理、专业教育层次低。全国1300万会计人员中,受过大学教育的占10%,在素质相对高一些的国有企业会计人员中,有会计师职格的仅占14.5%.由于会计人员素质跟不上,就使他们没有精力去实践管理会计。

1.3 管理意识尚待增强

管理会计行为是对企业的管理行为,而不是对企业的核算行为,既是对管理者价值观的一种挑战,也是对管理者管理意识的检测。目前由于受到传统做法和习惯势力的影响,管理意识较为薄弱。其一,管理会计工作地位低下。一些会计人员和经营决策者认为,会计就是算帐、报帐,至于管理、经营决策是企业领导的事情。财务会计一直是会计人员工作的最重要组成部分,而管理会计属于副业,有精力和条件的零星分散的搞一些,否则干脆弃置不管。其二,企业经营决策者管理意识不高。企业经营决策当局对管理会计的重视程度直接影响到管理会计在企业中能否普遍应用。现代市场经济要求企业家不仅要懂经营,更要懂管理,其中包括会计和财务管理,而目前,多数企业经营者离这一要求还有一定距离,并且有些经营者受传统等级观念的影响,“长官意志”较重,使得管理会计提供的方案、资料无法发挥实际效力,从而影响了管理会计在企业中的应用。

1.4 管理会计在会计电算化中的应用需要强化

目前,计算机在我国企业中的应用程度不高,利用率也比较低,削弱了管理会计的作用。在开展会计电算化的企业中,存在重核算、轻管理的问题,其应用仅仅停留在事后算帐的水平上,不具备进行事中控制和事前预测的能力。同时,目前我国管理会计的软件开发严重滞后,使得管理会计一些复杂的公式和模型无法运用,如线性规划、非线性回归、投入产出模型等,这些方法,在实际运用中,手工计算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而计算机可以快速正确地处理大量数据,因而会计电算化是必然趋势。以上问题使得管理会计不能适应现代市场经济发展,造成管理会计在目前企业中应用缓慢。

2 应对策略和解决措施

2.1 加强管理会计系统研究

目前中国式管理会计的理论研究很薄弱,对管理会计的理论研究仍局限于国外情况的翻译介绍。中国的国情与西方国家是有很大差别的,这使得所吸收的西方管理会计很难在中国企业普遍应用。所以要推广管理会计,首先应该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管理会计体系。我国的管理会计应定位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促进现代企业制度的发展,密切结合中国企业实际情况,加强对现有的理论体系重新评价,推翻其中不合理的假设,抛弃过时的技术方法,不要仅仅追求高深莫测的理论与数字模型,不要生搬硬套那些众多的无法操作的名词、概念与方法,而要强调行为的研究与应用,便于广大会计人员、管理人员操作运用。应该设立一个专门机构来研究和指导管理会计工作,展开管理会计的系统研究;创办管理会计刊物,促进各种学术或职业组织将管理会计列为其重要的研究课题;拓展管理会计的研究领域,加强有针对性的系统研究,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管理会计体系。

2.2 管理会计要加强典型案例研究,走理论与实务紧密结合之路

管理会计能否在实践中得到有效的推广和使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如何及时地将实践中得到的成功经验进行归纳、总结、整理、推广,形成示范效应。比如邯钢的“成本否决法”,从管理会计理论角度来看没有太多新意,但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很大成功。其他还有一些由于较好运用了管理会计而大有成效的典型案例,所以需及时总结我国企业开展管理会计的典型案例和成功经验,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成果,并从中找出管理会计发展的客观规律,以适应企业经营机制转变的需要,保证企业生产经营的高效运行,促进企业自身适应能力的提高,最终有利于管理会计的进一步发展应用。

2.3 进一步加强管理会计教育,提高会计人员素质

虽然二十多年来,我国管理会计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要真正使管理会计在实践中加以推广应用,必须提高会计人员素质,造就一支专业的管理会计人员队伍。在知识经济的条件下,企业员工的组成以高智力的员工为主体,管理会计人员的职能大大扩展,要求管理会计人员要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在高等学校教育中,要重视管理会计学科的教育,在经济类、管理类专业中均设置管理会计学科,改革现有的管理会计教材,解决成本会计、管理会计、财务管理内容重复的问题,引进案例教学方法,增强所学模型的实用性。

2.4 改变传统观念,培养企业领导人管理会计意识

提高管理会计的应用水平,企业领导已经成为一个关键因素。如果企业领导没有一定的管理会计意识,他们将不会考虑会计人员在预测、决策、规划和控制中的作用,即使会计人员水平再高可能也难以发挥作用,所以必须增强企业领导人尤其是重要领导人的管理会计意识。应该建立一定的社会约束机制,促使企业领导层重视管理会计应用;各级政府有关部门或其他有关部门在组织企业领导人培训时应适当添加管理会计的内容;经济师等职称考试中适当增加管理会计方面的知识;企业领导人自身也应不断完善自己对会计工作和会计人员的认识。

[1]王少娟.试论管理会计发展及应用问题[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08-11-05.

猜你喜欢
会计人员素质方法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活力(2019年22期)2019-03-16 12:47:30
小议会计人员职业判断行为的合理性
我国将建立会计人员诚信档案
可能是方法不对
关于基层会计人员职业素养的探讨
当代经济(2016年26期)2016-06-15 20:27:13
素质是一场博弈
什么是重要的素质
用对方法才能瘦
Coco薇(2016年2期)2016-03-22 02:42:52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
Coco薇(2015年1期)2015-08-13 02:47:34
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的对策研究
山西农经(2015年2期)2015-07-12 09:4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