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福民 许庆阳
(1、五常背荫河林场,黑龙江 五常 150200 2、五常市冲河林业站,黑龙江 五常 150200)
目前全国人工林保存面积达0.53亿公顷,居世界首位。全国森林面积达1.75亿公顷,森林覆盖率达18.21%,森林蓄积为124.56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和森林蓄积分别比5年前增加了1.66个百分点和8.9亿立方米。我国生态建设从"治理小于破坏"进入到"治理与破坏相持"阶段,不可否认人工林在其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因此对人工林深加工技术的研究,有利于提高林业的产值,更好的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市场竞争力与人们的生活质量。
与天然林相比,人工林有如下特点:按经营目的选择造林树种,其森林更符合人们的需要;一般为同龄林,林相整齐;森林树种组成较少,层次结构较单纯;个体的水平分布均匀,布局较合理;森林个体分化程度相对较小,但个体与群体的矛盾比较突出;生产周期较短,相对速生丰产。
我国出口的人造板、木地板和家具等为主的木材加工产品,占据了很大的海外市场份额。以木材为主的林产品不仅为生产提供了重要的原材料,而且在很大程度上丰富和满足了生活消费。有力支撑和促进了相关产业发展,带动了生态建设,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近年来,木业发展层次明显提升,形成了以多层板、细木工板为主体,密度板、胶合板等高技术产品迅速跟进的梯度发展态势。与传统木材工业不一样的是,现在的木材工业通过应用高新技术对木材进行多种方式的改性和重组,综合利用人工林,并且能其改善性能,提高木材的利用率。像刨花板、中密度和高密度纤维板等,其原料都是以前人们认为不能用的边边角角的下脚料或原来认为就是废料的枝桠材、小径材,也包括一些木质并不很好的木材,拓宽了木材的利用率。
木材加工业的兴起,促进了经济的发展,生活质量的提高,给社会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但存在的问题也十分突出。
第一是林业产业的森林资源支撑较弱,原料林基地建设缓慢,质量不高,效益较差,人造板原料林基地的保障程度不到30%。
第二是产品层次低,林业产业的整体素质不高,经济增长方式粗放,木材加工业产业链条短,产品层次单一。产品大部分属初中级产品,原材料消耗高,附加值却比较低。由于产品层次低,产业盈利水平也比较低。
第三是林产品科技含量低、品牌意识薄弱,我国林产品国际知名品牌寥寥无几,林业机械制造业水平总体落后,高端林产品的加工机械主要依赖进口。科技投入严重不足,抗风险能力相对较差,规模以上木业企业技术改造支出比率小,技术主要来源于传统工艺和大众技术设备,自主研制或与其他单位联合开发很少。企业产值增长的主要因素是增加产量和降低生产成本,而选择开发新产品的很少。
第四是,人才匮乏,企业瓶颈制约尚未根本解决人是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和核心因素,人才匮乏直接制约企业的发展。一是管理人才匮乏,真正具备高层管理经验的人才很少,因此企业很难做到规范化管理。二是专业技术人员缺乏。科技人员所占比重低,专业技术人员十分紧缺。
首先政府应加大对人工林培育的扶持力度,从政策上给予支持,贷款给予优惠,完善服务。根据《财政部商务部关于印发(对外经济合作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财企
[2005]255号),中央财政对我国企业从事境外投资,境外林业合作等对外经济技术合作业务予以支持。进一步减轻林木生产、经营者负担,提高对林木生产者的补助,降低各项营业税费。地方财政对林业产业扶持力度,给予振兴资金补助也将提高生产、经营着的积极性。
其次,对林业的木材深加工技术做一个总的规划,并将规划落到实处。在人工林木材的深加工方面,要求进行人工林木材和市质纤维祠料的深加工并采用先进的复台、重组及功能性改良等高新技市制造各种高性能市基(或植物纤维物基)复台材料、市基重组材料和多功能木材制品,对于扩大木材的应用领域、开植物纤维利用的新途径、减少我国优质木材的进口量等具有重要意义。
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木材一塑料复台材料、市纤维一台成纤维复台材料、木材一金属复台材料和木材一玻璃纤维复台材料等新型市基复台材料的生产技市以及实沛木材的功能改进和深加工。
再次,发展木材精深加工必须加大科技的投入,提高精深加工水平。引入国外先进技术,如无机纳米材料处理技术,能显著提高类木材的各类力学强度、硬度、耐磨性、阻燃性、稳定性和变形可恢复性等性能,将性能吸收,并掌握核心技术加以变通,自主开发一些木材深加工的新技术和新产品,扭转技术落后的被动不利的局面。另一方面,对已有机械设备进行维修和技术改造,以适应精深加工的需要,这样既节约了资金,又最大限度地发挥机械设备的作用,提高了木材加工的效率。
加大对木材加工系统中的其它领域技术的研究,发挥其带动作用。木材加工已成为一个稳定的工艺系统,专门化程度不断提高。电子计算机的应用,对制材技术的革新,木制品加工工业系统的变革,以至人造板生产工艺和产品设计工程的发展,都产生了重要作用。今后微处理机将更加深入到许多木材加工工艺领域,如原木、锯材的检尺、分等,木材、单板等干燥过程的控制以及热压工艺参量的调节等。同时,生物工程应用于纤维分离过程的可能性也已出现,定向技术的进一步提高,有可能使刨花和纤维按照产品用途性能的要求进行组织和纹理排列,成为木材加工中的最新技术。此外,在新技术革命的影响下,无木芯旋切、无胶胶合、无屑切削,以及木制品工业中应用柔性加工系统等的试验研究,都预示木材加工技术将进一步发生重大的变革。
最后是人才的培训、科研机构的增设与推广。大力开展技术培训。林业企业应积机开展本企业科技人才的培训,革新知识系统,用最新最信用的知识武装技术人员,提高其技能水平,分层次对职工集中培训。吸收新进的管理水平与技术,使科技人员发挥其在木材精深加工中的骨干作用。
加大科研组织、企业的合作。企业内部要建立健全不同形式的科研组织或行业专题攻关小组,进行科技理论研究,解决生产中的技术难题,建立科技人才的激励机制。同时与专门的科研组织的合作与交流能够更快捷、准确地掌握新进的理论与科技方法,有针对性地解决生产中的难题。
作为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振兴林业的重要途径的木材深加工技术,有着良好的基础与有利的扶持政策,在技术的引进与内化推力下,企业与科研机构加快自主创新步伐,革新机械设备,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加大人才培养与科研合作,深加工技术将有光明的前景。
[1]何洪成,胡伟,陈陈泽君.我国人工林木材深加工利用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J].林业经济问题,2005( 6).
[2]耿玉德.发展木材精深加工必须解决好几个问题[J].中国林业企业,1995( 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