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层建筑转换层施工技术

2011-12-30 19:19邹立新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1年20期
关键词:模板裂缝钢筋

邹立新

(贵州建工集团第四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贵州 贵阳 550002)

高层建筑的转换板,一般厚度较大,而且体积较大。除了应满足其强度、刚度、整体性和耐久性要求外,还需制温度变形裂缝的发生和发展。因此如何采取合理的施工技术,保证转换层施工质量达到设计要求,是关系到高层建筑物整体结构质量的重大问题。

一、换层的施工特点

高层建筑将各种使用功能的建筑单元集中布置并上下组合在一起,使用上更方便省时,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和工作条件,适应现代社会高效率、快节奏生活的需要。转换层作为高层建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施工难度大,把握转换层的施工特点,充分论证、分析其施工方案是保证施工顺利进行的前提条件。

1.载荷大因转换层钢筋密集、混凝土与钢筋自重以及施工荷载非常大,必须保证支撑系统的承载力和整体稳定性。因此,如何确定转换层模板的支撑系统为转换层施工的重点。

2.钢筋用量大转换层梁及板的配筋量大,主筋长、布置密,在梁柱节点区域钢筋更是密集交错,因此,如何正确地下料,保证钢筋位置和数量正确是钢筋施工的关键。

3.混凝土宜产生温度裂缝转换层梁柱交叉的核心区域钢筋纵横交错、钢筋间距小,混凝土自由下落困难,且易产生温度及收缩裂缝。对大体积转换层,混凝土施工时应考虑采取减小混凝土水化热的措施,防止新浇混凝土的温度裂缝。因此,如何保证混凝土顺利浇筑和防止裂缝的产生是保证混凝土质量的着力点。

二、层建筑转换层施工技术措施分析

1.选择合理的模板支撑体系是前提模板的支撑体系主要有以下三种:

1.1 一次性支模。转换层底模板的支撑需要从转换层底一直支撑到底层地面或地下室底板,这种方案需要准备大量的模板支撑材料。

1.2 荷载传递法支撑。将转换层的自重和施工荷载通过支撑系统由若干层楼板共同承担,支撑楼板的数量应通过计算来确定。

1.3 叠合浇筑法支撑。利用叠合原理将转换层分2次或3次浇筑叠合成型,这种方案利用第一次浇筑混凝土形成的强度支撑第二次浇筑混凝土的自重及施工荷载,以此类推,支撑系统只考虑承受第一次的混凝土自重及施工荷载,可减小下部钢管支撑的负荷、减少,大量周转材料,施工时应注意叠合面的处理,以保证转换层的整体承载力不降低。

另外,还要从材料上把好关,以确保支模质量。进行模板及支撑系统的配置设计时,要画出模板排列图。必须对模板支承、排列、施工顺序、拆装方法向班组人员作详细交底。对运到现场的模板及配件应按规定、数量逐次清点及检查,不符合质量要求的不得使用。

2.优质运用好钢筋是关键转换梁的含钢量大,主筋长,布置密,在梁柱节点区钢筋"相聚"。因此,正确地翻样和下料,合理安排好钢筋就位次序是钢筋施工的关键。钢筋翻样前必须弄清设计意图,审核、熟悉设计文件及有关说明,有关规定。翻样时考虑好钢筋之间的穿插避让关系,确定制作尺寸和绑扎次序。一般转换层结构主筋接头全部采用闪光对焊或锥螺纹接头连接、冷挤压套筒连接;对于两端做弯头的钢筋,采用可调伸螺纹接头解决钢筋旋转的困难。当转换梁高度或转换板厚度较大时,应采取措施保证钢筋骨架的稳定和便于操作。

2.1 钢筋的安装。转换层钢筋配筋数量大且直径普遍较粗,特别是在梁柱节点处,钢筋更是密集交错,其就位和绑扎难度更大。因此,在下料时须考虑好钢筋的相互关系以及绑扎的排筋次序,以有利于钢筋的顺利就位和绑扎,确保钢筋工程施工的质量。

2.2 转换层上预留插筋的定位控制。转换层上部为标准层住宅,其构件的截面尺寸都比转换层截面尺寸小,预留插筋位置准确是保证上层施工质量的关键,转换层楼面放线时,分别放出剪力墙和柱的定位线和控制线,转换层大梁的投影线和控制线。由测量人员分别通过各种构件的控制线来确定各自的预留插筋位置,按设计要求布置预留插筋。预留插筋完毕后,在通过剪力墙或其它标记用尺量测复核。检查无误后,插筋用点焊固定在原钢筋上,预留钢筋上部必须绑扎三道水平箍筋,并用临时斜撑固定,以增强其整体性。

3.确把握混凝土工程技术是基础

3.1 混凝土强度等级选择。当大梁支撑柱及转换大梁钢筋非常密集,常规混凝土无法浇筑,可采用较小粒径骨料的商品混凝土,掺添加剂,直接泵送至工作面。

3.2 混凝土浇筑。框支梁的钢筋密集,特别是梁与墙、柱交接处密度更大,在混凝土振捣时应注意分层捣实,避免过振、漏振。当钢筋较密、振动棒不能插入振动时,应由工人用钢钎插捣密实,采用两台泵机,从大梁两端同时向中间浇捣,这样使大梁受力均衡。第二次浇捣混凝土时,必须等第一次混凝土强度达到75%时再与楼板一起浇筑,浇筑前需清理干净杂物。

3.3 混凝土养护。在混凝土泵送之前应指派专人对混凝土拌合物的塌落度进行检测。在梁、板混凝土浇筑后,及时采取保温、保湿措施,并由专人进行24小时监控。梁、板混凝土上覆盖麻袋,指派专人经常浇水,湿润养护。

3.4 混凝土的裂缝控制。混凝土的裂缝控制是一个综合性极强的问题,应采用从原材料、外加剂、混凝土的配制、浇筑、养护等一系列措施加以解决。如为防止温度裂缝,在混凝土中加外加剂和优质磨细粉煤灰,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水化热。为防止混凝土沉降而产生的塑性裂缝,在梁柱、梁梁相交的核心区域混凝土浇筑完毕的1~1.5h后在初凝前,用直径35mm的振动棒二次振捣,加强混凝土密实度,提高其抗裂性,表层混凝土应收光,再用硬扫帚刷混凝土表面,以闭合混凝土早期收缩裂缝。控制混凝土坍落度,施工中要求,施工中要求在在满足泵送混凝土的基础上尽量用小值,现场实测混凝土坍落度不大于18cm。控制入模温度控制在25℃左右,避免内外温差过大导致温度裂缝。加强养护措施,确保外加剂充分发挥作用。

4.场安全技术是保障

在施工作业现场要确立转换层施工安全负责任,对施工用电箱必须采用"三级箱",绝缘电缆必须架空,不准在作业层上拖拉,以确保用电安全。对施工班组进行施工前的技术和安全交底,严格按审定的施工方案进行施工,不得修改变更,每道工序前应先检查原材料的质量情况,不合格则不得使用,每道工序完成后要进行自检并通知施工员复检,合格后方能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施工前必须先进行施工外围脚手架,以确保周边环境的安全,施工现场应搭设工作梯和操作台,严禁攀爬支撑系统。作业区内不准吸烟或动火,并适当配置灭火器,以确保防火安全,非作业人员不得进入支模底下,现场配备安全员监护管理。浇筑过程中应派专人负责检查,观察支撑及模板系统的稳定和强度、变形情况,发现问题立即暂停施工,疏散现场人员和排除险情后方能继续施工。另外,要加强安全知识教育,主要内容包括企业的基本生产概况、施工工艺、机械设备、高处作业、脚手架工程、模板工程、临时用电工程、文明施工、消防器材应用等安全基本知识。

结束语:

在钢筋混凝土转换层施工中,必须确保支撑系统的稳定性,模板施工可靠严密,钢筋工程施工合格,位置准确,并按照有关规范和标准进行合理施工,采用充分利用现场资源达到减低施工难度,提高施工质量的目的。

[1]刘杰.高层建筑板式转换层的设计施工[J].现代商贸工业.2007,19(5):167-168.

[2]陈军军.高层建筑转换层的施工技术的探讨[J].中国住宅设施.

[3]邓圣权.高层建筑转换层的施工技术的应用[J].广东科技.2008,(2):26-27.

猜你喜欢
模板裂缝钢筋
D10mm热轧带肋钢筋五切分生产工艺开发
碳酸盐岩裂缝描述七大难点
地球的裂缝
这批没收钢筋该如何处置
铝模板在高层建筑施工中的应用
城市综改 可推广的模板较少
四切分Φ12mm热轧带肋钢筋轧后穿水的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