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娟 刘芎杉
(云南铝业股份有限公司,云南 昆明 650502)
我国电解铝工业质量管理现状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我国电解铝行业的产业结构明显不合理。企业数量多,规模小,且分散,与国外的国际集团化的大公司有差距。
(2)我国电解铝行业的产品结构明显不合理,多数企业生产品种和经营内容单一,产业链脆弱。在产品差别上,普通原铝多、合金铝少。普通铝加工材生产能力过剩,高精度铝板带箔材和军品材生产能力不足,技术含量高的铝加工产品主要依靠进口。
(3)我国铝土矿资源短缺,而且现有的铝土矿90%以上属于高硫、高硅、低铁、难溶的中低品位,冶炼、工艺复杂,生产能耗高,造成国产氧化铝成本相对国外偏高,质量也差。
(4)电解铝产业是一个高能耗产业,电费大约占到电解铝成本的30%至40%,电价的高低,始终决定着电解铝工业的生存与发展,国内国外无不例外。
(5)在针对电解铝行业宏观调控中,税收政策带来了显著的负面冲击。在这些原材料、电价、税收政策的负面因素轮番夹击下,电解铝生产举步维艰。
通过对中国电解铝工业质量管理现状的分析,对比包头铝业的质量管理现状,主要存在以下的问题:
(l)行业集中程度较差。我国的电解铝行业具有生产企业众多、生产规模小、行业集中度低的特点。由于"九五"期间铝市场需求持续增长、电力工业进行结构调整,国内部分地区出现了建设小电解铝厂的热潮。到2004年底,我国电解铝企业为119家,平均产能仅为约6万吨/年。其中,目前年产量超过10万吨的只有23家。而世界其它国家或地区仅有电解铝企业120家左右,平均产能达184万吨,其中不乏规模接近50万吨的超大型企业。
(2)技术装备水平比较落后。我国铝行业的技术结构呈现两极化:一方面,近年来大型铝生产企业通过技术改造,先进的技术装备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生产技术装备水平已经接近国际水平;另一方面,由于"九五"期间众多小型电解铝厂的建成投产,在我国的电解铝产能中,落后的自焙槽电解系列的产能仍占很大比重;电解工艺水平有部分停留在人工化、污染较重的水平上。
(3)产品结构不合理;我国电解铝产量虽然发展较快,但是高附加值产品的开发和生产发展速度缓慢,部分铝产品仍然依赖进口。目前国外电解铝生产企业除了生产标准重熔铝锭外,主要生产压延轧制用铝板锭、挤压用圆锭、电线电缆用线杆、铸造用铝合金等高附加值产品。而我国电解铝生产企业则仍以生产重熔用铝锭为主,产量占总产量的87%,高精度铝板带、A356铸造用铝合金等产品仍依靠进口,我国铝工业的产品结构函待调整。
(4)资源的适应性较差;国内氧化铝产量只能满足国内电解铝生产需求的一半强,其余的由进口补充,由于中国对氧化铝日益增长的巨大需求,使得国际氧化铝价格飞速上涨。又由于我们的企业绝大多数缺乏中长期的战略发展规划,没有或者未保持与海外氧化铝供应商的长期合同关系,氧化铝是通过国外现货市场随机采购,价格相对较高,供货不稳定。
(5)生产成本上升;廉价的人力资源是中国的比较优势,因此在电解铝单项成本的比较中,人工费用中国的电解铝工业占优,可是其余部分如氧化铝、电力、铝用阳极的成本却大大高于西方大企业。据统计,2003年中国的原铝成本远远高于全球五大铝业公司之一的加铝。而现在,我国廉价人力资源的竞争优势正在逐步丧失。
加强设备装备技术,是有效提高电解铝质量的途径之一。我国的大型预焙槽技术已经走上成熟,从物理场的模拟技术、氧化铝超浓相输送技术、烟气干法净化技术、计算机监测和控制技术到配套的大功率供电电源及高性能的多功能天车和碳素技术等都上了一个新台阶,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加强设备装备技术,是提高电解铝质量的可靠保证。通过引进先进的设备装备或通过企业内部的技术改造,加强设备装备技术,来提高电解铝的质量。
加强工艺生产管理,是有效提高电解铝质量的途径之一。具体的措施如下:(1)防止由于技术条件的波动造成电解槽运行不稳定影响原铝质量。(2)根据季节及电流的变化,及时调整槽温等工艺技术条件。(3)做好电解槽炉膛及上口的打补工作,防止原铝质量下降。(4)保持适宜的电解质水平,避免造成原铝质量下降的情况。(5)加强残极情况的检查,根据残极厚度及时调整换极周期,防止阳极底掌化穿。(6)脏料合理添加,专槽专用。(7)及时清理槽四周杂物,防止杂物进入电解槽。(8)做好槽打壳、下料系统的维护检查及多功能天车的维护。(9)做好氧化铝和氟化盐输送过程的管理,防止杂物随原料进入电解槽。(10)做好对氧化铝、氟化盐等原辅料及阳极块质量的监控。
世界发达国家的铝工业是以铝产品延伸加工为主,普通铝锭只占20-25%,而中国的电解铝工业基本维持在只生产普通铝锭的基础上,全行业拿到市场上的东西几乎都是普通铝锭,产品结构不合理,使中国的铝工业只能在低水平的层次上发展。只有通过企业的自主创新,或联合有实力的科研院所,不间断的进行具有前瞻性和先导性的产品开发,拿出市场上最紧缺的中高档铝合金产品,才是中国铝工业健康发展的道路。
众所周知,检验分析是工业生产的"眼睛",在企业中一直占有较重要的地位。从进厂原料、中间过程物料分析,到出厂产品质量控制都离不了理化分析检测。加快分析技术进步,保证并提高电解铝的产品质量,是做大做强做优中国铝工业的保证。
(1)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市场经济的建立,企业要做大做强向国际化迈进,必须保证并且不断提高电解铝产品的质量。其中,分析检测作业作为企业主要的信息源,必须得到重视,并且加快发展,这样才能更加有效地保证并且提高电解铝的产品质量,坚决杜绝不合格的产品出厂。
(2)检验分析技术是企业技术改造创新,提高产品质量,进入高科技领域的重要支撑,是企业要做大做强的主要帮手,是现代企业综合实力的标志之一。因此,必须加快检验分析技术进步。
优化铝产业链是可以取得最大经济效益与资源利用率最高的产业群体。现阶段,针对中国铝工业质量管理的现状,综合考虑经济效益、资源利用率、市场需求、产品结构等多方面的因素,应该建成区域性(地域性)的优化铝产业链,是可操作性较强的做法。建成区域性(地域性)的优化铝产业链,具体是指以电解铝企业为中心,上游有火(水)电与煤矿、下游有初级、中级、最终深加工产品。
结束语:电解铝工业的研究、电解铝工业质量管理情况的研究,能够为国家的宏观调控措施出台提供分析报告,为宏观调控措施的实施提供依据,使宏观调控的政府行为更加具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指导性。从而使电解铝行业更加健康有序的发展。
[1]中国质量管理协会编.《全面质量管理基础知识》.科学普及出版社,1988年版.
[2]王祝堂,田荣璋主编.《铝合金及其加工手册》.中南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3]西莫尔.G.爱泼斯坦主编.《熔铝作业指导书》(第三版).美国铝业协会,2002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