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企业安全文化建设

2011-12-30 15:19:37叶勤兴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1年14期
关键词:生产建设文化

叶勤兴

(浙江省安全生产宣传教育中心,浙江 杭州 310012)

1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企业在生产、经营中主体性地位得到了越来越多的体现,但同时,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一些弊端也日益突出,主要表现在:有些企业只注重短期经济效益,在生产中,忽视安全隐患排查,懈怠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导致重特大安全事故频频发生。如2008年山西省临汾市襄汾县溃坝事故以及三鹿奶粉事件等,给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带来了重大损失。

这些安全事故不断发生所暴露出来的问题,除了企业自身忽视安全生产,不重视自身安全文化建设外,也反映了某些政府职能部门相关工作的不到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虽然政府放松了对企业生产和经营的管理权,但由于企业的生产,涉及到广大职工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所以,它仍然是一个社会性的大问题。因此,在这一过程中,不仅需要企业担当社会责任,而且也需要政府承担一定的监管和教育责任,从健全法律规章制度,加强宣传教育,落实监督等方面强化企业的安全文化生产建设意识,以使企业安全生产理念深入领导和每个员工内心深处,从而最大限度的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2 、企业安全文化的概念和内涵

有专家这样说:5年寿命的企业是靠运气;10年寿命的企业是靠领导;15年寿命的企业是靠管理;20年以上寿命的企业是靠文化。因此,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长期发展、繁荣壮大的内生动力,而安全文化则是整个企业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

安全文化的概念被提出并受到人们的重视,起因于上世纪70年代前苏联切尔诺贝核电站泄漏事故之后。20世纪80年代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的国际核安全咨询组(INSAG)首次提出了安全文化的定义。随后安全文化的定义逐渐演变为狭义安全文化学说和广义安全文化学说。

狭义安全文化学说认为"安全文化是存在于单位和个人中的种种素质和态度的总和 "。广义安全文化学说则对安全文化做了这样的定义:"一个单位的安全文化是个人和集体的价值观、态度、能力和行为方式的综合产物,它决定于安全管理上的承诺,工作作风和精通程度。"

3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文化决定观念,观念决定行为,行为决定结果。笔者认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是企业现代安全管理的核心,是现代化企业得以持续生存并且不断发展壮大的重要保障,是企业外塑形象,内提素质的重要手段,是提升企业知名度和社会认同感的重要支撑。抓好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有助于强化企业的安全生产意识,改善广大企业员工的精神风貌和思想道德水平,有助于形成企业团结一致的核心凝聚力。因此,政府也应该在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

4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途径

政府和企业是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两个主体,其中,企业要承担的主体责任是内因,而政府则承担着监管主体的作用是外因。下面笔者分别从企业和政府两个层面来谈谈如何加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

4.1 企业层面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前提是以人为本,必须以满足广大职工安全与健康的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这是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一个核心内容。

4.1.1 建立企业安全文化责任体系

企业安全文化体现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从安全文化体系的角度来看,分为决策层、管理层和执行层。企业中人的行为总是受到最高层领导支配的,安全文化建设也是如此,只能从最高层领导开始,层层传递,直至最基层。因此,将安全生产责任制作为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最基本的制度,通过安全文化的作用将安全生产责任制在人们的意识中固化、在企业的制度中深化、在员工行为中强化,做到人人有专责,事事有人管,共同承担起安全生产责任,构建起全员全过程的安全文化责任体系。

4.1.2 树立"以人为本"的安全文化核心理念

"以人为本"是安全文化的核心理念,一切为了人的人本观念是安全文化建设的基本准则,企业要搞好安全生产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这也是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的企业安全文化,更是具有先进理念的企业安全文化。

4.1.3 注重企业安全文化的可执行力

一个企业的安全文化如果缺乏执行力,不具备可操作性,自然是难以在企业扎根成长的。如果企业安全文化具备了安全的执行力,做到严密实施,严厉检查,严肃奖惩,严格落实,那么才是合理的、有效的企业安全文化。这种可执行力的培养,必须要加大违章的处罚力度,使员工不敢违章;做到规范管理,使员工标准作业、遵章守纪,最终形成"教育使其不为,制度使其不能,奖励使其不怠,严惩使其不敢"的安全文化氛围。

4.1.4 培育企业不同层次的安全文化

一个企业有着各不尽同的层面,不同层面需要有不同的企业安全文化,绝不可用完全相同的方法进行培育,必须有所区别。

基层单位及职工的安全文化建设,可以选择"三级教育"模式,进行上班前教育、作业过程教育和班后亲情教育等,从而强化员工安全意识、规范操作行为,提高安全技能。

管理层及决策者的安全文化建设,可以通过系统的危害辨识、风险评价、风险控制,建立健全安全责任制体系,促进管理及决策层的安全意识与管理素质的进一步提高。

人文环境的安全文化建设,可以采取张贴安全标语,悬挂安全标志、开展百日安全无事故活动等有效的安全文化建设手段,使职工牢固树立对企业和社会负责的高度责任感。

4.2 政府层面

政府作为企业安全生产的监管者应该综合运用法律的、行政的和经济的手段,充分发挥自己手中的各种资源,引导、指导和推动企业安全生产文化建设。

4.2.1 健立健全有关法律和规章制度

目前,我国有关企业安全生产及其处罚措施的法律规定主要散见于国务院及其各部委制定的规章、标准和条例之中,由于这些条文存在着重复交叉、监管有盲区、可操作性不强、处罚力度较轻、对企业震慑力度不够的问题,因此很难让企业负责人从内心深处提高安全防患意识,所以,政府职能部门应该加强这方面的法律制度和规范的修订、建设和完善工作。

4.2.2 加强宣传教育力度,增强安全文化建设意识

政府应该利用自身掌控舆论动向的优势,动用一切宣传教育媒介资料如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资源做好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宣传工作,使企业负责人和广大员工明确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将安全文化理念重新种植在每个人心间,将有关安全生产的条例贯彻落实到生产和经营的全过程。

4.2.3 建立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考核目标体系

各级政府部门应该指导企业根据本行业特点制定相应的安全文化建设规章制度,并根据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制定的《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导则》的要求制定详细的企业量化考核细则和相应的监督检查机制和处罚制度,然后由政府部门对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具体实施过程的绩效进行考核。

4.2.4 加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指导和监管

政府应该通过广泛的宣传和教育,使企业认识到企业安全生产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引导企业做好安全文化建设的指导和服务工作。比如联系企业和行业协会进行培训、演练等活动,在日常检查中,对企业进行法律法规的宣传等。另外,政府作为企业安全生产文化建设的强制推动者,要运用法律、行政和经济的强制手段扮演好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监管角色,对于违反法律的企业进行严格执法,通过执法来强制企业进行必要的安全文化建设。

总结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是企业长治久安的战略之举,是一项惠及企业职工生命和健康安全的系统工程。因此,需要政府、企业、以及广大职工多方努力,齐抓共管才能做好这项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具有企业特色的企业安全文化景观,在安全生产中发挥其积极的促进作用。

[1]史有刚.《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读本》[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4.

[2]田水承,景国勋.安全管理学[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8.

[3]王炳山.企业安全文化与社会责任[M].北京,工人出版社,2008.10.

[4]徐德蜀.中国安全文化建设研究与探索.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年12月.

[5]徐德蜀.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概论.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年3月.

猜你喜欢
生产建设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金桥(2022年2期)2022-03-02 05:42:50
用旧的生产新的!
“三夏”生产 如火如荼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中国外汇(2019年18期)2019-11-25 01:41:56
谁远谁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电子制作(2018年14期)2018-08-21 01:38:28
S-76D在华首架机实现生产交付
中国军转民(2017年6期)2018-01-31 02:22:28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人大建设(2017年10期)2018-01-23 03:10:17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民生周刊(2017年19期)2017-10-25 10:2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