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郭民生
确定区域知识产权战略的重点
文/郭民生
案例解读:日本是一个根据其经济和科技发展速度适时调整专利策略的国家。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其目标是构筑小型专利网的专利战略;70年代至80年代,向自主专利战略过渡;20世纪90年代,其重点放在了促进原创技术的专利战略上;进入21世纪,则是建立全面的知识产权战略。日本的做法对于我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通过对日本推行知识产权战略的研究,我们可
以看出,国家知识产权战略要致力于开展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保护基本专利,有策略地推动创新型科技的发展;二是充分利用信息基础设施;三是改善国际市场环境,树立领域内的领导角色;四是开展农商工的知识产权合作。
“知识产权富民”是“知识产权强国”的基础,“知识产权强国”是“知识产权富民”的保障。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知识产权已经成为市场经济主体最重要的致富工具、竞争手段和战略资源,这将促使知识产权产业呈现加速发展之势。培育和形成国家、区域知识产权优势,大力发展知识产权经济已经成为国家、区域的战略制高点。本文从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内涵与意义展开论述,探讨如何确定区域(以河南省为例)知识产权战略的特色与重点任务。
2008年,随着《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的颁布,我国开始正式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基本内涵是“富民强国”。“知识产权富民”是指国家坚持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理念,积极创造一种有利于自主创新的知识产权制度、机制和社会氛围,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作用,激励并保护公民在工业、农业、科技、文化、艺术、设计和服务等各个方面的发明创造、智力创作、创新设计的积极性,使公民掌握和
拥有自己的知识产权,并通过传播、转化、许可、应用等方式,获得相应的收益和回报,用知识创造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知识产权强国”是指国家在重大战略机遇期内,按照科学发展观的现实要求,面对知识经济化、经济全球化和规则国际化的国内外市场竞争环境,在研究分析国内外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现状及趋势的基础上,主动地利用现代知识产权制度提供的国际规则,改革管理体制,完善市场机制,健全法律政策,激励保护创新,有目的地优化配置人才、知识、资本和其他各类资源,以求得长期竞争的创新优势——知识产权优势。“知识产权富民”是“知识产权强国”的基础,“知识产权强国”是“知识产权富民”的保障,两者相互依托,互为表里。
知识产权富民强国战略属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总体战略,对实现国家总体和中长期战略目标具有重大意义。众所周知,科教兴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人才强国战略是保证我国经济社会健康快速发展的国家发展战略。但随着形势的发展,为使这“三大战略”取得显著成效,必须把运用知识产权战略放在重要的位置。实施国家知识产权富民强国战略,可使之与科教兴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人才强国战略等国家总体战略形成相互补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效果。
区域知识产权战略是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在地方层面的落实和深化,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紧密衔接,服务于区域中心工作和总体战略,在发展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和特色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区域知识产权战略要以国家知识产权战略为指导,坚持总体发展与突出特色相结合,政府引导与市场机制相结合,统筹兼顾与重点突破相结合,根据地方经济发展水平,考虑区域和产业发展布局,充分发挥本地区科技、知识、文化和人力资源优势,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突出地方特色,确定战略目标、战略重点和战略任务,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和手段,通过示范效应,以点带面,层层推进,大力扶持和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支柱产业、特色产业和优势产业,为本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区域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服务。此外,各个区域知识产权战略应该形成上下互补、东中西互补,行业与企业互补,官产学研互补,成为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的有力支撑。
据国家知识产权局统计,截至2009年8月,全国已经有1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并颁布了区域知识产权战略纲要或相应实施意见。其中,辽宁、上海、江苏、山东、河南、湖南、广东、贵州、陕西、四川等10个省、市出台了地方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北京市、重庆市分别出台了《实施首都知识产权战略的意见》和《创建知识产权保护模范城市的意见》;河北、云南、青海等三省分别出台了贯彻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意见。其他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战略制定工作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
在已出台战略纲要或实施意见的省市中,上海、贵州等开展了战略实施评估工作;陕西、河南、四川、广东等省出台了地方知识产权战略年度推进计划;江苏省开展了知识产权战略示范省的创建活动。
区域知识产权战略大体都按照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制定模式,成立了由省内相关部门组成的,主管省领导为组长的战略制定和实施领导小组。与国家战略不同的是,区域战略在制定中更加关注区域经济的发展特色,注重突出知识产权工作对地方主导产业、特色产业和产业集群的促进作用。例如,北京市的战略以高新技术和高端产业为切入点,依托科教优势,侧重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建设;重庆市的战略突出了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性,通过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创建知识产权保护模范城市,提升重庆招商引资的软实力;河南省的战略以农业、食品工业和传统知识为切入点,通过大力发展知识产权产业,加快河南由经济大省到经济强省的转变;湖南省、辽宁省、陕西省的战略则分别围绕长、株、潭两型社会试验区,环渤海经济圈,关中经济区和陕北能源化工基地等展开,制定出以块带面促进经济发展的区域知识产权战略。
《河南省知识产权战略纲要》(以下简称《战略纲要》)于2008年11月23日由河南省人民政府颁布实施。笔者将在参与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研讨、制定过程中学习、积累的经验都倾注到了《河南省知识产权战略纲要》的研究和制定之中。
《战略纲要》明确提出了以“富民强省”为宗旨,以提高知识产权综合能力和区域核心竞争力为目标,以健全知识产权政策法规体系为保障,以提高政府知识产权管理能力为基础,以提高市场主体知识产权创造和运用能力为重点,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培育知识产权优势,努力建设“知识产权制度体系完善、法制保护有力、专业人才充足、创造机制活跃、实施效果明显”的知识产权强省战略。
《战略纲要》除了在专利、商标和地理标志、版权领域提出明确任务之外,结合农业大省、文化大省的特点,明确了植物新品种、传统知识、民间文艺和遗传资源领域的重点任务。另外,结合河南省的产业特色,《战略纲要》明确了重点产业知识产权战略任务。例如,在战略支撑产业领域,围绕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能源化工、有色金属、食品等产业领域,大力推进自主知识产权创造,提高知识产权产出的数量和质量,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引导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促进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创新成果向企业转移,推动知识产权的应用和产业化;引导企业着力开发知识产权密集型产品,优化产品结构,提高产品附加值,拉长产业链条,提升产业竞争力;引导企业改进竞争模式,加强技术创新,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打造知名品牌,提高企业在国际国内市场上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引导企业研发、运用节能减排和环保新技术、新工艺,实现可持续发展;用知识产权联盟促成集成创新,推进一批食品工业密集区、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铝加工产业集聚区、煤化工产业基地以及石化基地建设,力争使骨干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达到国内乃至国际先进水平,逐步实现“河南制造”向“河南创造”转变。在高新技术产业领域,围绕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工程及制药等产业,积极研发对产业增长有重大带动作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促进高新技术产业从加工装配为主向自主研发制造转变;高度重视国内外各产业领域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专利布局,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在具备比较优势的局部技术领域加强原始创新,形成包括专利权、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和计算机软件版权在内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知识产权;鼓励引进产业发展所必需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强化消化吸收再创新,取得从属专利;围绕相关领域的专利技术或非专利技术,加强集成创新和再创新,实施外围专利策略,力争在一些关键技术领域形成专利保护网,为在知识产权竞争中实施交叉许可、形成专利同盟创造条件。在文化与旅游产业领域,运用知识产权制度和规则,大力发展新闻出版业、广播影视业、音像制品业、计算机软件业等核心版权产业;把握民间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关系,顺应新时期文化产业发展的需求,注重创新,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竞争力较强的文化龙头企业;积极扶持动漫、游戏软件、广告装潢、工业设计等创意产业发展,培育区域经济新的增长点;利用传统知识、民间文艺和遗传资源,丰富旅游产业内涵,培育一批旅游服务著名商标,打造旅游品牌,发展旅游产业;推进传统工艺品实施地理标志保护以及申请外观设计专利权和登记版权。在现代服务业领域,积极拓展以知识产权为引导的现代物流和现代商贸服务业,通过与国内外大型物流、商贸企业的联合,努力培育一批新的现代服务商标;以河南省具有较高知名度的服务商标和老字号流通企业为龙头,组建企业集团,实现品牌共享。在农业领域,发挥农业资源优势,保护动植物种质资源;在农作物、畜禽等新品种选育、农作物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体系、农
作物病虫害及动物重大疫病防控关键技术、农业设施与现代农业技术领域取得自主知识产权的新突破;重点建设以知识产权为支撑的循环农业、生态农业、高效特色农业,持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对具有传统优势和独有地理环境的农产品,积极采取地理标志等知识产权保护措施,打造知名品牌;重视粮食、果品、肉制品等产品的精深加工技术研究与开发,引导和支持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加强商标注册,培育一批驰名和著名商标,形成知识产权优势;把知识产权与农产品标准体系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相衔接,提高全省农产品市场竞争能力。
此外,“战略纲要”还提出组织实施“五大工程”——“知识产权优势培育工程”、“百千万知识产权人才工程”、“知识产权保护工程”、“自主知识产权标准培植工程”和“知识产权产业化推进工程”等,大力发展知识产权产业的具体途径、任务和措施,具有比较鲜明的地方特色。当然,由于实际情况限制、历史发展阶段的客观原因,“战略纲要”也有诸多不足和遗憾,一些问题需要在实施的过程中进行总结、加以弥补。
各个区域知识产权战略应该形成上下互补、东中西互补,行业与企业互补,官产学研互补。
郭民生,河南省知识产权局局长,河南省政协委员,兼任中国知识产权研究会常务理事,河南省知识产权保护协会常务副会长等。主编或翻译《〈河南省知识产权战略纲要〉辅导读本》《区域专利发展战略》《未来知识产权制度的愿景》等6部著作,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10项,并荣获1999年度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