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阳市以专业化园区推动中小企业创新集聚发展

2011-12-30 05:30傅晋华
创新科技 2011年8期
关键词:浏阳生物医药园区

文/傅晋华

浏阳市以专业化园区推动中小企业创新集聚发展

文/傅晋华

目前,占企业总数99%以上,提供城镇就业岗位75%以上的我国中小企业主要分布在县(市)区域。这一分布格局决定了县(市)企业创新主要指的就是中小企业创新,而县(市)创新主体的不完备性特征又决定了中小企业作为县(市)创新主要主体之一的重要地位。因此,如何采取有效措施提升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是关系到县域经济能否实现创新发展的关键环节。本文根据对湖南省浏阳市科技工作的实地调查,以浏阳生物医药园创新发展情况为典型案例,深入剖析了在一个中部欠发达省(区)的县级市,如何以专业化园区为载体,快速促进中小企业创新集聚发展,并从中得出一些可供其他县(市)借鉴的对策建议。

浏阳生物医药园创新发展的基本情况

浏阳市是湖南省长沙市下属的一个县级市,地处长沙、株洲、湘潭三市“金三角”地带。传统上,浏阳的工业产业一直是以花炮生产为主,最高时全县曾有接近一半的劳动力人口从事与烟花生产相关的工作。但是,传统产业固有的生产技术落后、环保和安全等问题始终存在,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县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为了改变花炮行业唱“独角戏”的局面,浏阳市在充分挖掘本地资源的基础上,决定大力发展以生物医药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其中,生物医药园的创建与发展是浏阳县域经济产业转型发展中的“重头戏”。从1998年筹建至今,原来的一片荒山野岭变成了集中50多家制药厂、20多家医药科技企业、30多家医药配套相关企业的现代生物医药特色产业园。2008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00.69亿元,占湖南医药产业的40%以上。目前,园区已经形成八大特色产业群,分别是:现代中药创新及特色中药产业群、高端原料药及制剂产业群、抗肿瘤药物产业群、药用辅料产业、生物诊断试剂产业群、疫苗产业、功能保健及食品产业群和动物保健药产业群。全园有一类新药9个,专利(商标)数294项,其中发明专利56项,已被认定的省著名商标14个。在产业规模上,中药戒毒列全国第一,生物疫苗和抗生素制剂列中南地区第一,减肥类保健品列全国第三,中药标准化提取物成为全国五大基地之一。

如何采取有效措施提升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是关系到县域经济能否实现创新发展的关键环节。

以专业化园区为载体、促进中小企业集聚创新发展的主要做法与经验

设立互助担保基金,以科技金融机制创新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保障。中小企业融资难一直是困扰政府、企业和银行的一个大问题,尤其是对于像生物医药行业这种技术密集型产业,新产品的研发不仅投入大而且投资周期长,对于刚刚起步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来说,资金不足就成了最大难题。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浏阳生物医药园通过创建“互助担保基金”,创新资本运作模式,有效促成了金融与科技的结合,成为园区内中小企业发展的“助推器”。

互助担保基金设立于2006年,是由浏阳生物医药园、浏阳信用投资有限公司、湖南金信担保公司联合搭建的一种产业互助担保基金平台。基金的来源包括园区管委会出资、风投机构出资和园区企业出资三个方面;基金的运作模式采取“机构+机制+项目”的融资模式,由政府发起出资设立,由中小企业自愿认购基金单位(最低认购50万元),主要业务是为中小企业向银行贷款提供信用担保,该基金由专业的基金经理(浏阳信投派员担任)负责投资运营,确保基金能够保值增值。在此基础上,园区管委会2009年出台了一系列针对互助担保模式下园区内中小企业的优惠扶持政策,主要包括:(1)贷款贴息。管委会每年向通过互助担保基金渠道融资的企业(且资金用于园区)提供贴息扶持,贴息率为40%;(2)风险补偿及融资奖励。管委会向生物产业互助担保基金提供年融资额(用于园区部分)7‰的风险补偿,给生物产业互助担保基金理事会3‰的融资奖励;(3)专项扶持捆绑。优先支持参与互助基金的企业申请中小企业发展资金、科技创新资金等上级有关部门的专项资金或奖励。实践表明,互助担保基金在促进技术资本、金融资本和产业资本的有机融合上发挥了重要作用。截止到2009年,共有15家中小企业获得基金贷款扶持,总金额达到6 800万元,有效助推了科技型中小企业提升自身研发能力和增强核心竞争力。

建立创业服务中心,为中小企业创新发展提供专业化技术服务支撑。相对科技资源富集的大城市,县域范围内普遍缺乏科技创新资源。在一个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县级市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必须有效整合资源,以政府为主导搭建企业研发和创新公共服务平台,营造良好创新创业环境,全力为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创新和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专业化服务支撑。

浏阳生物医药园创业服务中心是由园区内的产业化服务中心、中小企业服务中心、留学生创业园、湖南汉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标准厂房)、湖南汉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五家单位整合而成。作为专业化的生物医药孵化器,该中心拥有科

研中试基地、科研实验大楼、实验动物中心、分析检测中心、标准厂房等共享设施,孵

化场地面积达35 000平方米。科研中试基地建有4条现代化制药生产线、GMP标准的胶囊、片剂、颗粒剂中试车间和30万级(洁净度标准)原料药车间,以及基因芯片、诊断试剂GMP中试车间,并与众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了广泛的技术合作关系,解决了中小医药科技企业因资金不足,无力专门建造新药中试线的问题。科研实验大楼内设有化学合成药物实验室、抗体实验室、药物剂型研究实验室、质量控制实验室等专业技术公共服务平台,拥有高效液相色谱仪、遗传分析系统、高效蛋白质层析仪、全自动DNA测序仪等一大批实验、分析设备,为入园孵化企业提供开放式专业技术服务,入孵企业可以低成本共享平台内的设备,为入孵企业节约了大量的实验资金。据统计,目前已有超过100家企业和科研机构在这些实验室开展了科研活动,获取了大量的实验数据,公共服务平台的平均使用率达到95%。此外,创业服务中心在公共服务平台运营管理方面也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主要体现在:实验设备由中心出资购置,然后根据不同情况将设备委托给使用频率较高、具有相应技术人员的企业来维护、管理,其他企业共享使用。这样安排既提高了设备的使用效率,又降低了设备的运营、维护成本,使公共服务平台得以健康、有效地运行。

采取多项措施吸引外部优质创业团队进驻园区,带动产业整体创新能力提升。由于县(市)创新环境与条件所限,县域内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面临的最严重问题之一就是企业发展缺乏创新人才。在和城市的人才“争夺战”中,县(市)往往是科技人才的净流出地。而浏阳生物医药园通过采取一系列有效举措,成功吸引了多位行业技术领军人才来园区设立创业公司,开展科技创业。比如,我国遗传药理学的开拓者和带头人周宏灏院士、著名医学遗传学奠基人夏家辉院士、美国加州大学老年痴呆药物研究中心杨福生教授、世界著名抗人类蛋白单克隆技术专家彭早元博士、德国Bielefeld大学生命学院李鹄鸣博士等先后带领团队在园区设立创业公司,建设产业化基地。调查显示,这些企业在带动产业整体创新能力提升方面起到了明显的示范作用,加快了园区内已有的中小企业集群创新发展速度,技术扩散和溢出效应显著。

吸引如此众多的优质外部团队来园区创新创业,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园区管委会通过制度设计,创造出了一个局部优化、适合技术创新的环境和条件,使得园区成为县(市)域范围内的技术“高地”和人才“高地”。首先,生物医药园为符合条件的创业团队提供每年200万元的专项扶持基金;其次,园区管委会努力为这些外来创业团队提供优质的“软件”和“硬件”服务。其中,“软件”服务包括“综合服务支撑体系”(包括公司注册管理、投资咨询管理等)和“专业化服务支撑体系”(包括医药管理咨询、技术信息管理等);“硬件”服务则包括建设条件一流的专家公寓、专家会所等,为创业专家和技术人员营造一个良好的创业环境氛围。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持久动力,县(市)中小企业要想做大做强,拥有一定数量的创新人才是必不可少的。

对策建议

结合企业实际需求,进一步加强对园区内不同发展阶段中小企业的科技金融扶持力度。在同一园区内,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中小企业对融资的要求不同。目前浏阳生物医药园采取的企业互助担保模式事实上对申请贷款的企业资质要求有一定门槛,不是所有的企业都能获得基金贷款,这客观上限制了一些具有发展潜力的中小企业快速成长。为此,建议根据不同发展阶段中小企业的实际融资能力与需求,综合运用各种融资手段,为不同类型的中小企业提供“量身定做”的融资服务。比如,对于初创中小企业,可以考虑通过设立园区科技小额贷款公司和天使资金等对其加以资金扶持,并鼓励金融机构对这些初创企业加大无质押无担保商业小额贷款、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的力度;对于已经具有一定规模的中小企业,可以通过互助担保基金等形式进一步扩大融资规模。在此基础上,在园区内建立中小企业融资培训辅导中心,开展项目立项、融资等培训,提高园区内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能力。

以国家技术创新工程为重要依托,支持园区内有实力的中小企业进入国家相关产业发展整体布局中。当前,我国正在大力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从国家层面正在加紧实施国家技术创新工程,构建一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加快建设一批企业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大力推进创新型企业建设。对于县(市)基层各类园区中的中小企业来说,目前是加快企业技术革新的重要机遇期,成败的关键是能否真正进入国家相关重点产业发展布局当中去。建议县(市)政府,特别是园区管委会,可以在园区内重点选择几家有实力并且有发展潜力的中小企业集群“领头羊”,着力扶持它们抓住机遇,主动参与到更高层次的技术创新联盟建设中去,加快产业先进技术向基层中小企业辐射和转移。同时,积极利用技术创新服务平台这一载体,为县域内中小企业发展提供专业化技术服务,促进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

构建企业科技特派员长效机制,鼓励科技人员深入基层中小企业开展创业服务。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持久动力,县(市)中小企业要想做大做强,拥有一定数量的创新人才是必不可少的。现在不少园区都在积极创造良好的软硬件环境,希望能够吸引外部优秀创新人才来园区发展。但是,仅仅靠县(市)自身的吸引力量还不够,县级以上政府相关部门都应该根据自身工作范畴,制定相关政策来推动城市创新人才资源向基层地区流动。其中,企业科技特派员机制是有效的制度创新之一,广东省在这方面已经做出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建议今后各个省(区、市)要根据自身发展情况,研究制定推动企业科技特派员制度发展的长效机制,按照国家提出的《关于动员广大科技人员服务企业的意见》等相关指导性意见规定,积极动员广大科技人员深入县(市)基层,服务中小企业,全力帮助和支持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激发创新活力,破解发展难题,增强核心竞争力。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

猜你喜欢
浏阳生物医药园区
湖北恒玖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绿叶(浏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苏州浩欧博生物医药销售有限公司
全球生物医药发明专利 TOP100榜单公布 鲁南制药全球排名59
浏阳“双洞”苏区的历史价值
唐茂才
苏州高新区:加速驶向医疗器械和生物医药产业“两千亿级”新蓝海
苏通园区:激荡开放潮 十年再出发
园区的开放样本
从园区化到国际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