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琳瑶
“看长江,卷起千重浪;望山城,红灯闪闪雾茫茫……”2011年6月14日,张家港市文化中心大剧院的舞台上,根据阎肃同名歌剧移植改编的大型红色经典锡剧《江姐》在这里隆重首演,呈现出这样荡气回肠的革命故事:1948年春,解放军在全国范围内展开了战略反攻。国民党反动派统治下的重庆,已是一派“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景象。江姐带着省委的重要指示,冲破敌人的重重封锁,奔赴川北革命根据地。途中,她惊悉丈夫——华莹山纵队政委彭松涛同志牺牲的噩耗,抑制内心的悲痛,毅然直上华莹山,与纵队司令员双枪老太婆一起率领游击队展开了轰轰烈烈的武装斗争。然而,由于叛徒甫志高的出卖,江姐不幸被捕,在重庆中美合作渣滓洞集中营里,虽受尽酷刑,犹铁骨铮铮,大义凛然,表现出共产党员坚贞不屈的革命气节与崇高精神,最后在敌人覆灭前夕,英勇就义……跌宕起伏的剧情,富有感染力的音乐,激越昂扬的唱腔,精湛绝伦的舞台表演,张家港市艺术团的演员们通过精彩的艺术语言,向观众再次展示了那个热血沸腾、激情荡漾的革命时代。
两个半小时的演出结束,移植锡剧《江姐》的精彩之处一一呈现:
作为戏曲艺术,移植锡剧《江姐》体现出了戏曲特有的表现方式——情节紧凑,戏剧矛盾激烈。这在全剧的第二场《川北某县城门附近》中就表现了出来。《川北某县城门附近》是整部剧的第一个高潮,其中江姐“仰望城楼上人头高挂”的场面可谓是戏剧矛盾最为尖锐的部分。江姐接受任务,到华蓥山搞武装斗争,满怀期待地去见双枪老太婆,去见自己的丈夫,即当时的华莹山纵队政委彭松涛同志,但是在进城时第一个见到的就是丈夫的人头。这一幕悲与喜、期待与悲痛的强烈对比冲突,极大地渲染了全剧的悲剧气氛,也烘托出了江姐作为一名革命工作者临危不惧、化悲痛为力量的坚定的革命意志。
作为一出革命悲剧,第四场《川北某县城郊大石桥边么子店》中的一场抓江队长的“喜剧”插曲尤其引起了观众的注意。国民党特务想抓华莹山游击队的江队长,结果却抓来一个昏庸老朽的国民党员蒋对章,剧中的蒋对章虽然出场时间很短,却成了戏里尤为出彩的人物,蒋对章这一形象代表了当时国民党中的相当一部分人——自以为是、愚蠢糊涂,剧中这一人物使用了四川方言,表现他越自以为聪明,越让大家觉得可笑的舞台效果。这一人物的设置既把主人公江队长的革命功绩介绍出来了,同时也烘托除了敌人的昏庸和愚蠢,更照顾到观众的情绪,调节了整部剧的气氛。从革命悲剧的角度来看,这一场“喜剧”看似与全剧不协调,实则奇峰突起,同全剧的悲剧格调形成强烈而鲜明的对比,这可以说是体现了传统戏曲惯用的的表现手段,用悲喜相辅相成的手段,使得故事情节和人物命运更加跌宕起伏。
作为戏曲艺术,移植锡剧《江姐》充分发挥了锡剧的抒情特色,在全剧各个戏剧冲突激烈的地方设计了大段唱腔,“看长江”、“春蚕到死丝不断”、“绣红旗”等经典的曲调一首接一首,张家港市艺术团团长董红领衔主演的锡剧《江姐》从头演到尾,唱到尾,全剧下来,大段大段的美妙唱段被董红演绎得淋漓尽致,低回处婉转情深,悲痛处张弛有度,激昂处荡气回肠,渲染主人公江姐的思潮起伏、感情激荡,使得舞台表现效果强烈,也极大地带动了观众的情绪。
为观众所熟悉的《红梅赞》在剧中一共出现了四次,分别出现在第一场江姐出场时、第二场江姐看到丈夫彭松涛的人头高挂于城楼后、第七场江姐和姐妹们在渣滓洞集中营女牢中绣红旗时以及结尾处江姐赴刑场时,首尾呼应,贯穿全剧,强化了锡剧主题和人物性格。这首主题歌以“红梅”为歌咏对象,托物言志,以“梅”喻人,表现了江姐等革命人士为了实现崇高的理想,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的高尚情怀。
除了音乐和唱段的设置可圈可点,该剧的舞美空间布置也很突出。全剧场景变幻流畅,舞台设计丰富,最为大胆的莫过于用灯光控制场景变幻、渲染情绪的手法的使用,比如表现江姐看到丈夫彭松涛的人头高挂于城楼时的痛心疾首,比如表现江姐赴刑场时的大义凛然和临危不惧,一束追光,一个聚焦,就使得革命志士的光辉形象瞬间得到了升华。
此外,角色设置的个性化和多样化也是全剧值得关注的亮点。为了保证演出质量,张家港市艺术团30多名实力派演员齐上阵,不仅担纲起了剧中16个主要角色的演出,也同时挑起了众多群众角色的演出任务。两个半小时不间断的演出,不同角色的内涵诠释,这对于演员们来说是个不小的考验,必然要求每个演员都具备较高的技巧,以完成不同具体情境中角色的身份和情绪转换。“《江姐》的阵容十分庞大。”张家港市艺术团团长、剧中江姐的扮演者董红介绍说,“为了保证演出效果,除了要求团里全体实力演员齐上阵,我们采取了强强联合的形式,大力引进专业团队加盟,邀请了曾执导了几十部大型古装戏、现代戏,并多次荣获江苏省锡剧节‘优秀导演奖’等各项荣誉的赵小奎执导,邀请国际一级作曲吴忠良设计唱腔,邀请著名戏曲作曲家、国家一级作曲汝金山进行音乐配器,邀请中国舞台美术家协会会员李俊洪设计舞美,邀请国家一级舞台美术设计(服装化妆造型)、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徐霞英担纲服装设计,力争在配器、舞台表现、灯光等舞台呈现上体现新意。”
从《江姐》首演现场频频赢得观众掌声,不难看出锡剧《江姐》强大的艺术感染力。首演的过程中,不时有观众悄悄地抹眼泪,现场一位老“江姐迷”在观看演出的时候数次落泪,她无比激动地表示,她看到了一个更立体、更丰满的革命女英雄江姐,也看到了更深刻的革命情怀。
张家港市艺术团团长、领衔主演董红说,排演经典剧目《江姐》,在基本忠实于原剧、完整保留观众喜闻乐见的精华唱段的基础上,张家港市艺术团力求使新剧显示出更旺盛的生命力,从而经久不衰地传承下去,为此,必须使该剧达到艺术价值和时代价值的完美结合。
革命人物形象的塑造成为达到这一艺术效果的至关重要点。移植锡剧《江姐》在人物塑造上显然更加人性化,淡化了传统红色剧目中人物脸谱化的特征,女主人公江姐显得更加生动和具有立体感,这种生动和立体感化作了环绕在“江姐”这一人物形象周围的种种美感:她那齐耳的乌黑短发、红色的毛衣、蓝色的旗袍所营造的朴素天然美,她把对丈夫、孩子、对同志、对人民的真情热爱化作对革命信仰的无限忠诚,她那为理想而战斗、为信仰而捐躯的风骨。这使得剧中江姐的革命者形象表现得更加丰满鲜活,表现出女性的娇柔和革命者的刚强两种风貌兼具的完美结合,这样的塑造使人物显得更真实,更有深度和感染力。
除了表现革命斗士的刚强勇敢之外,该剧对革命者之间“发不同青恨同深,甘未同尝苦同受”的深厚友谊,对革命前辈身上的人性之光也刻画得入木三分,如华蓥山上双枪老太婆几度阻挡儿子华为开口提及彭松涛,还有最后江姐说出自己已经知道老彭的不幸后和双枪老太婆相拥痛哭的场面,还有江姐满怀深情叫出的那声“妈妈”,都加大了革命情怀和感染力。
而所有这些对革命情怀的浓墨重彩的刻画,在新的时代里,显得尤为意义深远。移植锡剧《江姐》充分发挥了戏曲艺术“寓教于乐”的独特功能,引导人们在潜移默化中滋养心灵、陶冶情操,特别是有助于引导年轻一代领悟当今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从而更加懂得珍惜和感恩。
大型移植锡剧《江姐》犹如一部波澜壮阔、激越悲壮的革命乐章。观众们看到的是,在今天的时代背景下,戏曲艺术怎样阐释理想主义、英雄主义和伟大的献身精神;在流行文化主宰的今天,充满生命力的戏曲艺术人向我们展示怎样的声音和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