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

2011-12-29 08:00
祝你幸福·知心 2011年10期
关键词:好汉少林太行山

作家余华曾做过牙医,每天8小时的工作,就是探着脑袋研究别人的嘴巴。这段经历成就了他的一句名言:口腔是世界上最没有风景的地方。

我相信,任何一个《水浒传》迷初到济宁梁山,都会忍不住套用这个句式,把名言中的“口腔”改为“梁山”。

当我站在山脚,仰望梁山,但见:花不香,乌不语,几匹老马,一座荒山。

《水浒传》固然是虚构的,但宋江确有其人,宋江起义也确有其事。照理说,起义之地梁山也确有其地才对。怎么会是这么一个破落山丘?

我带着一腔郁闷翻资料,发现,竞没有任何一条史料能证明宋江曾经在山东梁山泊安营扎寨。

正如《三国演义》脱胎于《三国志>,《水浒传》其实脱胎于《大宋宣和遗事》。是《大宋宣和遗事》第一次提到“梁山泊”。但它提的不是山东梁山泊,它一提就是太行山梁山泊。而太行山并不在山东。也就是说,宋江起事的地点不在山东境内。

《大宋宣和遗事》这一派水浒故事开始流行是在南宋,也就是在南方流传。南宋期间,南方是南宋、北边是金,两国对峙。南方的老百姓,南方的说书人,南方的水浒作者,对北方的地理形势不了解,只听到传闻,说北方太行山是个好汉出没的地方,山东梁山泊也是好汉集中营,于是就把他们捏合在一块儿混为一谈了。

后来《水浒传》故事的集大成者在写作的时候就干脆摒弃太行山,把起事地点搬到了山东梁山。

作者能把小说最重要的场景移到此处,也足以证明:自古以来,梁山就是个出好汉的地方。

有一日,编辑部一大早在梁山问路,竟然一下子围过来5位男女争相比画。梁山遗风,至今犹在。

在采访中,同事们更是感叹:梁山这座山,花不香,乌不语;但梁山人,男有情,女有意。

翻地方志的时候,我翻到了一位和我们有相似经历的清朝粉丝,是位姓曹的官员。他到山东寿章(今天的阳谷某镇)去做知县,一听说梁山泊就在附近,便兴致勃勃地跑去旅游观光。结果发现梁山泊就是个高点的土堆,一点儿水都没有。老百姓喝水得靠打井,无一泉一溪。山贼若在这里造反,根本无险可守。曹官员败兴而归。

我没考证出这位官员一生政绩如何。但为了那一刻的心灵共鸣,穿越悠悠百年时光,我仍想跑过去拥抱一下他。

去年在庐山,我多花了一张百元大钞,为的是坐索道一睹庐山瀑布的风采。到了观景处,远远望去,我看到的庐山瀑布狭长如线,气势不比一泡尿雄壮多少。今年去嵩山少林,我见到少林的松柏也不比干佛山的苍翠,外国游人如织,少林武僧在跟游人拌嘴、起争执。

每每遭遇失望的风景,我就想起一句话:世界上有很多风景是值得看,但不值得跑过去看。其实,人生的趣味在于保留了很多想象的空间。跑过去容易把这份美好干掉。

有一次采访(非济宁之行),我们开车路过一个村子。行经之地,正好有户人家办喜事,锣鼓喧天,好不热闹。

我看到这样一幅画面:一位40多岁的红衣妇女背朝马路、面冲门口呆呆地站着。画面中的其他人都是流动的,只有这位妇女是静止的。在人群中特扎眼。

猜你喜欢
好汉少林太行山
《太行山写生》
好汉一个半
像好汉一样
少林小罗汉拳(十)
少林小罗汉拳(五)
少林小罗汉拳茵(四)
少林武术之技术体系
50年后仍是一条“好汉”!
《水浒传》所反映的酒俗及其对人物塑造的作用
在太行山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