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重庆正按照中央要求,如火如荼地深入开展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主题,以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服务人民群众、加强基层组织为目标的创先争优活动。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成效如何,群众最有评判权。紧紧围绕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社会保障问题开展创先争优活动,能够有效地推动党的惠民利民政策真正落到实处,努力把创先争优的过程变成不断为民服务的过程,变成不断为民造福的过程。通过建设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服务广大群众,并将其作为实现创先争优目标的重要途径,这样,党的自身建设也能在这个过程中得到加强。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这表明党中央从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战略全局出发,通盘考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并从“微观”着手,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着力发展社会保障事业,着手建立“全民社保”,促进社会公平,走共同富裕道路。
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建设统筹城乡社会保障体系,首先要教育党员干部树立正确观念。
一是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是党践行为人民服务宗旨的必然要求,是进一步增强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宗旨意识、群众观念的重要载体。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保障体系不是少数人的或者个别群体的社会保障事业,而是为整个社会成员、所有社会主义建设者所建立的大保障体系,是广大人民群众以社会主人的身份共享改革和建设成果的重要方面。“以人为本”落实到建设统筹城乡社会保障体系中有两层含义:在发展过程中人应当具有主体的意义,发展的根本目的在于使发展成果人人共享、普遍受益。现阶段,重点在优先解决快速城镇化过程中被征地农民、三峡库区移民、农民工、城镇老龄居民、重庆市边远地区居民的社会保障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是政府履行责任的底线,是必须的,不能含糊的。这也是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必须沉下去完成的任务。
二是要避免依据体面性公平理念建设统筹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社会保障建设也是如此。有的人片面地理解社会保障的公平基础,希望马上建立一个项目齐全、覆盖城乡所有社会成员、人人享有相同水平的社会保障制度,甚至推崇西方国家的体面性公平。事实上,当前的条件不可能建立起体现绝对公平或体面性公平的社会保障体系,只能探索构建一种与重庆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实现相对公平的社会保障体系。
三是要避免在理念上割裂短期利益和长效机制的联系。在社会保障事业方面,个别部门和地方过分追求眼前功利性问题的解决,忽视远期目标和长效机制的通盘考虑,表现出社会保障统筹层次低、各项政策呈“碎片化”状态,制约社会保障制度体系的可持续发展。虽然一定情况下现实目标和长效机制有冲突,但绝对不能忽视建立长效机制的重要性,要把长期目标和长效机制作为现实目标的基础。这也是在创先争优活动中,需要真下功夫研究和思考的地方。
(作者单位:重庆市人民政府研究室机关党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