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辽宁省朝阳县于1997年大量引种107、108速生杨,目前栽植面积已达6717.7hm2,现在有大部分生长不良,经过调查研究,对107、108速生杨生长情况进行了分析,调查结果是我县不适合大量栽植107、108速生杨。同时对现有林分提出了改造的建议。
[关键词] 朝阳县;引种;107、108速生杨;建议
107杨(p.euramericanacl.“74/76”)108杨(p .euramericanacl.“108”),107、108速生杨均由意大利萨列·蒙费拉托杨树栽培研究所在七十年代通过人工控制、杂交、授粉、选育而成,母本是美州黑杨,父本是欧州黑杨。生长条件要求温暖的气候和充足的雨量,土壤以湿润、肥沃、深厚、排水良好为宜,最适宜在土层厚度1米以上,地下水位在1.5~2m之间,酸碱度为5.5~8.5,含盐量低于0.1%的冲积河滩地和丘土上生长。笔者对其在朝阳县5年生的107、108速生杨林分生长情况进行了大量调查研究。
一、试验地概况
朝阳县地处辽宁省西部,地理坐标东经119°52′~120°47′,北纬40°55′~41°54′,气候干旱少雨多风,年平均降雨量450mm,年平均气温8.4℃、≥10℃积温3250~3550℃,年平均蒸发量2119.7mm,是降雨量的4.5倍,林木生长活跃期175d,全年日照时数2861.7h,幅射总量140.4千卡/cm2,山地植被稀疏,土质瘠薄,地下水位较高。
二、试验内容与调查方法
1.试验内容
试验地选择在朝阳县王营子乡八家子村,A试验区为2005年春季栽植的107速生杨,土层厚度0.8m,地下水位在3.5m,酸碱度为7.1,试验区面积12.7 hm2;B试验区2005年春季栽植的108速生杨,土层厚度0.8m,地下水位在3.1米,酸碱度为7.1,试验区面积18.1hm2。
2.调查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设置标准地,在A试验区设置2个固定标准地,在B试验区设置2个固定标准地,试验地为20m×50m矩形标准地。试验时间为2006-2010年的雨季。
三、调查结果
据调查,截止目前朝阳县栽植面积已达6717.7 hm2,现在有绝大部分生长不良。A试验区内107速生杨有94.3%受冻害,死亡率达到80.9%;B试验区内108速生杨有90.2%受冻害,死亡率达到75.1%。详见表1和表2。
表1 107速生杨生长现状表
项目 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
冻害率(%)2.7 8.3 29.6 53.794.3
死亡率(%)2.4 5.9 24.1 48.580.9
表2 108速生杨生长现状表
项目 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
冻害率(%)2.1 7.6 27.3 53.290.2
死亡率(%)1.75.322.4 45.775.1
表3 解析林分生长特征表
树种 年龄(a)平均树高(m)平均胸径(㎝)带皮材积(m³)
107杨68.7 12.30.0813
108杨69.1 12.70.0883
107、108速生杨在我县生长发育差的主要原因是立地条件和树种生物学特性差距太大:
(1)气温:朝阳县年平均气温8.4℃,而107、108速生杨在年平均温度不小于9.5℃条件下生长良好;在最低气温-30℃地区可安全过冬,而我县最低气温达到-33℃,日最大温差达到±21℃。
(2)物候学特性:朝阳县林木生长期为175d,而107、108速生杨整个生长期为250d。
(3)地下水位:朝阳县地下水位平均为3.5m,而107、108速生杨在地下水位 1.5~2m之间最好。
(4)土壤:朝阳县河滩地多为沙土和草甸土,大部分土壤有效土层为10~30cm,而107、108杨树在土壤有效土层在40~100cm条件下生长良好。
四、结论
1.朝阳县的立地条件不适合107、108速生杨的生物学特性的要求,必须立即停止用107、108速生杨进行造林。
2.加强林业技术培训、专业知识教育和宣传力度,使广大林农提高对造林树种的识别能力。
3.加强林业种苗管理,造林苗木必须经过种苗站的品种鉴定和森防站的病虫害检疫鉴定。
4.为了提高林地生产力,建议对现有107、108杨树林分保留少量地块作为试验、改良和驯化研究外,其余的更新采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