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为解决核桃传统育苗方法成活率低的问题,对核桃营养袋育苗的进行了尝试,初步掌握了核桃营养袋育苗主要技术。
[关键词] 核桃;营养袋育苗;技术
核桃是近年来建园的主要树种之一,具有经济价值高、根系发达,便于管理的特点。但是,由于南疆春季气候干旱,核桃壳厚,发芽率较低等原因,再加上核桃种源不足,种子成本高,造成核桃传统育苗方式效果不明显,给建园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经过对核桃营养袋育苗初步尝试,采取营养袋容器育苗技术,可以大大提高核桃育苗成活率,同时,也节约了种源,降低了建园成本。为核桃育苗技术和建园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
一、核桃营养袋育苗的意义
核桃采用营养袋育苗能充分利用土地、季节、温度、光照等自然资源,节约用种、用水、用肥等生产成本投入;可以缩短育苗苗期,提高育苗成活率,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明显提高育苗效率;苗木移栽后长势好,可提高建园成活率,有利于幼树生长;不受季节限制,可以有效避开早春低温、风沙等自然灾害。
二、前期准备工作
1.采种
9月下旬,选择适应性强,无病虫害、果实饱满、生长健壮的盛果期树作为采种母树。采种时间应把握在果皮变黄、全树约一半果实的果皮裂口、充分成熟时采收。用水浮去空壳和不饱满种子,并用500倍高锰酸钾溶液消毒后摊在窒内通风处3~4d,即可催芽。
2.温棚及营养袋选择
核桃抗旱、抗寒、喜光,主根深而侧根弱。温棚应选择背风、向阳、保温、灌排水畅通的地块,点种前,利用熏蒸类杀菌剂将温棚进行全面熏蒸消毒处理;营养袋要质地厚、袋体上有排水洞眼,可用报纸、牛皮纸、塑料薄膜制作而成(下部打4~5个直径为0.4~0.6cm的小孔,小孔间距2~3cm)。由于核桃种子颗粒较大,一般要求营养袋20~25cm高,直径8~10cm。
3.作床
在温棚内作床,为了便于管理,采用低床形式做床,苗床宽1m,深0.25m,具体长度根据温棚长度确定,划分好苗床与步道,步道宽40~50cm。底整平。
4.营养土配比
按照温棚大小以及营养袋需土情况,计算好需配土量,营养土可用肥沃壤土、粪肥及通气介质(如草炭土、细炉渣、河沙等)配制,配比为壤土:粪肥:炉渣为1:0.6:1.2,充分搅拌,搅拌的同时施入微量肥料,并用高锰酸钾或蓝矾对土壤进行常规消毒处理。。
5.营养袋装土及浇水
营养袋装土要求既松疏又紧密,分层震实。上部留出3~4cm空间,利于点种和浇水。将营养袋垂直整齐地摆放在苗床上,袋与袋之间要用细木填实。苗床周围用土培扶。每平方米摆放100个左右。以适于播种、管理为宜。
三、主要技术措施
1.催芽
点种前一个星期,将种子取出置于催芽室催芽床上,芽床离地面高40cm。首先在芽床上铺双层消过毒的湿麻袋,再放种子,种子上面再用消过毒的湿麻袋覆盖好,注意观察麻袋的干湿情况,随时用温水喷洒麻袋,尽量保持种子湿润。应注意温度不能过高,控制30℃左右。
2.点种
观察催芽情况,待胚芽长到合适长度(不能将胚芽催得太长,一般不超过3cm,否则将影响出土),将发芽的核桃取出,用150~200mg/kg的赤霉素溶液进行浸泡3~5min,然后给营养袋松土,厚度5cm左右,将挑出的发芽种子点种,点种深度3~4cm,芽朝下,后覆土,用手轻轻压一下。表层铺一层湿锯末。5~6d后,种子可破土出芽。
播种后及时淋水,应坚持“少而勤”的浇水原则,经常保持湿润。注意观察苗的露土情况,如果10d后不露土的应做好补种工作。
3.苗期管理
(1)肥水管理:幼苗出土后,及时做好除草、施肥、防治病虫等工作,拔草时,要一手压住苗木根部,以防将苗带出。施肥应做到勤施薄施。在苗木生长初期需钾肥为主,磷肥为辅,发现病虫及时防治。幼苗长到3~5cm时,及时除去锯末。
(2)温度:白天室内温度应控制在20~24℃,最高不超过30℃,如果温度过高,要打开通风口;晚上控制在17~20℃。
(3)光照:每天应保证至少8个小时的采光,11时至20时将棉被卷起,即使阴天也要进行人工采光。可用50~100W的白炽灯作为补充光源进行采光。
(4)叶面肥:幼苗长出3~4片真叶时就可追施叶面肥,前期使用喷施宝5000倍液,后期以0.2~0.25%的尿素进行叶面施肥,每次间隔10天。
(5)炼苗:核桃苗张出5~6片真叶后,苗木地上部分及地下根系生长加快,应适当控制温度、湿度;加强水、肥、光、热的管理;控制苗的高度,防止出现苗木倒伏现象,尽量促进苗木根茎木质化。后期应逐步加强对外界不良环境的抵抗力,进行炼苗。在苗木出圃前10d应逐步适当进行揭膜、放风,以适应外界露天环境。4月25日至5月10日,苗高约25~30cm左右,就可出圃移栽大田。
四、注意事项
1.苗期管理要特别注意控制好温度和水分,温度和水分过高,易出现疯长,造成苗木倒伏,抗性差,移栽不易成活。
2.由于温棚内温度过高,要特别注意材料的消毒工作,一是种子的消毒,二是土壤的消毒,三是温棚的消毒。同时,一经发现病虫害,立即进行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