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申嗪霉素防治黄瓜枯萎病试验报告

2011-12-29 00:00:00张忠文
新农民 2011年3期


  一、试验目的
  明确1%申嗪霉素对温室黄瓜枯萎病的防治效果,为保护地防治土传病害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二、试验条件
  1.试验地点:凌源市小城子镇小城子村三组许国文家温室内。
  2.试验条件:温室长110m,宽7.5m,土壤为壤土,往年黄瓜枯萎病不同程度发生。
  3.供试作物及品种
  作物:黄瓜。品种:中荷6M12。
  4.防治对象:黄瓜枯萎病
  三、试验设计
  1.试验药剂
  (1)药剂:1%申嗪霉素(上海农乐生产)
  (2)对照:空白
  2.处理编号与药剂用量
  处理编号药剂施药剂量施药液量
  Ⅰ11%申嗪霉素2g/m2
  Ⅰ21%申嗪霉素4g/m2
  Ⅰ31%申嗪霉素300倍液每株300mL
   ⅠCk空白--
  Ⅰ41%申嗪霉素600倍液每株300mL
  Ⅱ31%申嗪霉素300倍液每株300mL
  Ⅱ11%申嗪霉素2g/m2
   Ⅱck空白--
  Ⅱ41%申嗪霉素600倍液每株300mL
  Ⅱ21%申嗪霉素4g/m2
  
  3.小区面积和重复
  小区面积:试验设10个小区,5个处理,小区面积53m2
  小区重复:两次重复。
  四、施药方法
  1.使用方法
  (1)土壤处理区:移栽前10天,清除病残体,施足基肥,翻耕平整。浇透水,使其自然渗透湿润达土壤10cm以下,保持渗透7天后,申嗪霉素兑水喷淋(兑水量根据浓度决定),使药液充分渗入土层。
  (2)灌根处理区:定植缓苗后,将申嗪霉素分别稀释成300倍或600倍,灌在相应的处理区内,每株灌药液300mL。
  2.施药时间和次数
  施药时间:本实验于2009年11月10日对泼浇区用喷壶进行喷淋施药,12月2日对灌根区进行灌根施药。
  施药次数:每个小区均施药一次。
  五、调查
  1.调查方法
  (1)调查小区栽植株数、发病株数、计算发病率;。
  (2)调查小区产量,计算增产率;
  2.调查时间和次数
  调查时间:从定植后30d开始调查,每30d调查一次。
  3.对作物的安全性调查
  施药后用目测对比法观察,各处理对黄瓜均无不利影响
  六、结果与分析
  1.结果
  
  表1 发病情况调查表
  处理2g/m24g/m2300倍液600倍液CK
  小区株数(株)340340340340341
  发病株数(株)131081220
  发病率(%)3.82.92.353.535.9
  防治效果35.650.860.240.2--
  表2 产量调查表
  处理小区平均产量(kg)折亩产(kg)亩增产(kg)增产率(%)
  120872626519388
  2219326919259210.7
  3217527372304512.5
  420972639020638.4
  CK193324327----
  2.结论
  从植株发病情况看,1%申嗪霉素各处理区的发病率都不同程度低于对照区,300倍液灌根区、4g/m2喷淋区、600倍液灌根区和2g/m2喷淋区发病率分别比对照区低3.55%、3.0%、2.37%和2.1%。
  从产量调查看,1%申嗪霉素各处理区均高于对照区,300倍液灌根区、4g/m2喷淋区、600倍液灌根区和2g/m2喷淋区分别比对照区增产12.5%、10.7%、8.4%和8%,
  综合发病情况和产量情况分析,1%申嗪霉素处理土壤,对黄瓜枯萎病防治效果比较明显,300倍液灌根区最好,防效为60.2%,4g/m2喷淋区次之,防效为50.8%,600倍液灌根区第三,防效为40.2%,2g/m2喷淋区第四,防效为35.6%。
  建议生产上药剂用量为:300倍液灌根或4g/m2喷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