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下水

2011-12-29 00:00:00马水娟


  摘要:许多科学课教师认为小学科学课程教学内容比较简单,没有在学生探究之前先行“下水”预演,致使课堂教学中意外频发。为了顺利地开展课堂教学,教师的探究应在学生之前,以了解探究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教学难点,更好地把握探究教学,提高探究教学效果。
  关键词:探究;材料;预设;思维
  中图分类号:G6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1)05-0053-02
  
  所谓“下水”,即教师在学生探究之前,先在实验室里进行一次预演,了解探究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教学难点,为顺利地开展课堂教学作好准备。
  可是,在实际教学中,许多教师认为小学科学课程教学内容简单,都是些常识性的内容,教师没有必要先“下水”探究,致使课堂教学中意外频发。
  五年级下册《沉和浮》单元的第5课《浮力》里,有一个典型的实验,测量上浮的泡沫塑料块受到的浮力大小。在教学中,我想当然地认为,五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探究能力,做这个实验应该难度不大。于是,简单地介绍了一下实验装置,分组实验就开始了。
  可是,学生的实验出乎我的意料,三分钟过去了,五分钟过去了,甚至十分钟过去了,有的小组甚至连实验装置也没有组装好。我仔细观察了几个组:
  镜头一:这个小组先往水槽中装了许多水,试图将小滑轮底部的吸盘固定在水槽底部,可是,这个“讨厌”的吸盘很难固定,组内两位大力士共同把吸盘紧紧地按下去,水槽中的水已经悄悄地流到了实验桌上,他们全然没有发觉……
  镜头二:这个小组好不容易装好了实验装置,其中一个学生迫不及待地往水槽中倒入水,可是,水一倒进去,嵌在小滑轮槽中的线马上就脱了出来,由于摩擦力的影响,弹簧秤的拉力格外大,他们可不管这个,照样进行测量。
  镜头三:这个小组加到水槽中的水约有三分之一,给测量泡沫塑料块全部浸入水中产生的浮力带来了难题,塑料块怎么也不能全部浸没在水中,测量的学生显然比较急,他使劲一拉,得出了一个数字——2.5N,这个数字让站在旁边的我吓了一跳,于是,我建议他们再测一次,可是,这一拉不要紧,整个小滑轮都从水中拉了出来,实验只好重新开始。
  ……可想而知,本课的教学只能有始无终。
  课后,我嗅恼不已,看似简单的实验,实际做起来竟然是困难重重。试想,如果课前自己先“下水”实验,摸清了实验的难点所在,这节课还会这样吗?
  科学实验是一种实践活动,教师不先“下水”做,就难以真切了解实验的难点所在。坚持在学生实验之前教师先实验,可保障实验的顺利进行。
  
  一、下水——材料合理取舍的前提
  
  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不进行实验和探究就无法学到技能和知识,无法体会到探究的乐趣,也无法真正理解科学。而实验材料的有效选择对实验和探究的成效起着重要的作用,有结构的材料是学生进行探究的前提,可是,有时候看起来非常简单的材料,也有可能因为一时的疏忽而发生意外。
  如五年级下册《沉和浮》单元的第一课《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教材选取了一些生活中常见的材料,让学生观察它们的沉浮。小石块、泡沫塑料块、回形针、蜡烛、胡萝卜……看着这些熟悉的材料,我简单地准备了一下就上课了。可是在实验中发现,那几根来自于菜市场的胡萝卜竟然出现了不一致的情况,全班15个小组有9个组是浮的,另6个组是沉的。这下,我傻在那里,一下子不知所措了。这样的事情,又岂能用“教学机智”轻易搪塞过去!
  课后,我查了相关资料,原来胡萝卜由于生长时间段不同,密度也不同。早期的胡萝卜密度大,在水中容易沉。而生长时间长了,老了的胡萝卜密度小,在水中就容易浮了,显然,它是不太适合的实验材料。因为我课前的自以为是,没有先进行实验,才会让教学出现本可以避免的意外。后几个班级上课时,我舍弃了胡萝卜而选用了土豆,材料准备比较简便,实验效果也较好。
  
  二、下水——教学合理预设的保障
  
  科学课堂教学需要进行合理的预设。这是有效教学的保障,而教师先下水则是成功预设的一个保障。
  如五年级下册《沉和浮》单元的第5课《浮力》里引导学生测量上浮的泡沫塑料块受到的浮力大小的实验,我归纳了一下,学生在操作中出现的问题有以下几个:
  1.小滑轮底部的吸盘可以帮助吸住水槽的底部,可是如果水槽的底部是湿的,就难以固定。用橡皮泥也难固定。
  2.实验时的线应穿过小滑轮中间的凹槽,特别是在倒水的一刹那,线很容易从凹槽中脱出。
  3.由于要分别测量泡沫塑料块小部分浸入水中、大部分浸入水中和全部浸入水中时受到的浮力大小,因而,一定要选用较深的水槽,同时实验用的线要足够长。部分学生在实验时为了让泡沫塑料块全部浸入水中,猛用力拉线,致使测量不准确。
  4.拉线时,弹簧秤最好能接近垂直,如果歪斜的话,有可能出现较大的误差。
  针对以上分析,我采用了以下对策:
  1.实验装置的组装过程通过教师演示与学生演示相结合进行展示,把组装过程进行局部分解,降低难度;
  2.对装置中比较小、难以直接观察到的部分——小滑轮,则采用课件局部放大并结合学校的国旗旗杆顶端的滑轮,使学生真正明白小滑轮在实验装置中所起到的改变力的方向的作用;
  3.实验中泡沫塑料块受到的向上的拉力大小的测量,请一位同学上台演示,同时请全班同学做小评委,评价这位同学的实验做得怎么样。
  通过这样一个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过程,使全班同学真正地将这个实验的方法做到胸有成竹。虽然这个步骤的教学花了较多的时间,可是我认为是值得的。在实际教学中发现,通过前面的讲解,学生分组实验过程中,15个组在5分钟内有13个组就完成了实验装置。
  
  三、下水——思维探究的同步展开
  
  教师在学生之前先下水,并不仅仅是动手进行实验操作,更重要的是把自己作为学习者,作为探究活动的先行者,先于学生去经历、体验和发现,以探知水之深浅、路之难易。
  例如四年级的《一杯水能溶解多少盐》一课,教学前,我就以一个学习者的身份先于学生进行了实验。
  1.我作为一名学习者,猜测一杯100mI。的水大概能溶解多少食盐,可此时我的脑海中出现的不是一个数字如20克食盐,而是一堆食盐。我想,这是因为我们在生活中往往对于一定质量的物体缺乏感知经验,1克盐大概有多少呢?2克,5克,10克,甚至20克食盐又有多少呢?对此,我们缺乏经验。因而在教学中,我设计了一个环节,先让学生观察5克、10克食盐具体有多少,这有利于学生开展合理的猜测。
  2.如果我作为一名学习者,这个实验会如何操作呢?为什么开始几包盐,比如1克,2克,5克我会毫不犹豫地放入水中,而后续的实验我则谨慎了许多呢?这是因为我的经验告诉我,100mL的水大概能溶解20多克食盐。因而,我在教学中设计了一个问题:你认为先放几克的食盐比较合适?这对于学生的思维是一个提升。
  在这个过程中,我将自己放在了学生的位置,先于学生作一名学习者进行了思维与探究,在经历该探究活动的全过程中,对学生的探究活动就有了一个整体把握。包括这个探究活动需要多少时间,有些什么现象,可能会遇到什么问题,可以获得哪些数据或证据,可以推断出什么结论等。从而在对自身“下水”探究的反思中去寻求有效的策略,促进学生的探究。如学生进行探究时,可能需要得到哪些帮助,什么时候教师介入是适时、必要的,哪些材料要作改进,等等。对探究活动应怎样合理组合、有机取舍,体现探究活动的层次性,以贴近学生最近发展区,把握教学指导的关键点。
  总之,我认为先于学生进行下水探究应该成为科学教师的习惯。通过下水探究沉下我们的心,通过下水探究完善教学设计,提高课堂效率,提升我们对科学课堂教学的新理解。
  
  [责任编辑 张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