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学习起点是影响学生学习新知识的一个重要因素。学习起点包括逻辑起点和现实起点。教学中要正确理解和把握学生的学习起点。认清几种不当的“关注学习起点”教学现状,准确把握学生的学习起点,合理组织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才能使数学课堂真正彰显生命的活力。
关键词:数学课堂;学习起点;误区分析;有效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1)04-0045-02
数学教学的理念是“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新课标同时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学必须立足学生、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包括学生的原有的认知发展水平、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展开教学,这样才能使我们的教育教学面向全体、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也认为:学生在知识的建构过程中,其已有知识经验与新知识的距离将极大地影响学生学习的有效性。教学实践证明: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是构筑新知识的平台,在数学教学中只有把握了学生的学习起点,才能找准教学的切入点,我们的教学才能做到有的放矢、省时高效。由此可见,有效的教学活动需要教师准确地把握教学起点,在学生原有认知水平上组织及展开学习活动。
一、正确理解和把握学生的学习起点
学生的学习起点指的是:学生在学习此知识前已有的思想认识、行动、水平。教学目标固然重要,学习起点也不可忽视。要把学生带到哪里,就要知道学生现在在哪里。学生的学习起点有逻辑起点和现实起点之分。逻辑起点是指学生按照教材学习的进度应该具有的知识基础和能力水平;现实起点是指学生在多种学习资源的共同作用下,实际具备的相关知识、学习能力、思维水平等,它的主体是学生,是动态的、开放的。
因此,执教者在备课和教学中要做到如下两点:
1.钻研教材,了解学生的逻辑起点。逻辑起点是教材的编写者根据教材的逻辑结构和大多数学牛的学习状况而预设的一种标准,是静态的、封闭的。
2.了解学生,关注学生的现实起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数学现实”,要根据学生的“数学现实”来进行教学。需要注意的是以往我们对学生已有知识的分析只是来自于按教材的编排体系认为学生应该具有,至于学生是否真正具有却很少考虑,有时只考虑了学生的“应该的状态”。而忽视了学生的“数学现实”,使分析学生流于形式。
二、几种不当的“关注学习起点”教学现状透视
从目前课堂教学的现状来看,关注学生的学习起点来组织教学已经成为数学课堂中常见的教学行为。那种无视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而只顾演教案剧的现象已不多见了。但由于一些教师对“学习起点”认识和把握不够准确,而导致实际教学行为的偏差,影响了学生对新知识的建构,使教学的有效性大打折扣。
1.起点过低——忠实于教材。
由于教材本身具有系统性和连贯性,教师往往会忽视或低估学生本身所掌握的潜在的学习资源,完全从逻辑起点出发,依据教材进度分析学生应该具有的知识和技能,然后进行教学预设并展开教学活动。
如教学“9+7”时一位老师是这样处理的:当学生根据情景图列出算式“9+7”后,就有很多学生随口说出了得数,但教师选择了回避,接着引导学生:“请大家先用小棒摆一摆,数一数吧!”在老师的指令下,学生便若有其事地开始操作,最后得出16。继而,老师又问:“能不能不摆小棒,先想办法把9凑成10,很快算出9+7的得数?”生答:“把7分成1和6,9加1得10,10加6得16。”师惊讶道:“真聪明!”接着便开始让学生一遍又一遍地复述这一“妙方”。有部分学生不耐烦了:“老师,这种方法我们早就会了!”从课堂现场看,学生对于9加几的加法已经有良好的认知基础和生活经验,教师完全可以把这个问题抛给学生,让他们自主解决。很明显,老师对学生学习起点的把握是“偏低”的。“跟着老师重复”,这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无奈的选择,没有教学的价值,也不利于学生的发展。
2.起点过高——拘泥于教案。
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教师以自己为中心的倾向还相当明显,在进行教学预设时总是以成人的视角思考教学活动应该怎么组织开展,然后为完成既定的预设思路安置各个教学环节。
如在教学“最小公倍数”时,在学生找到5和7的最小公倍数是35,6和12的最小公倍数是12后,马上问学生:“你们能从中发现什么规律吗?”这时学生一头雾水,感到很茫然。老师引导:“5和7有什么关系?6和12又有什么关系?35是5和7的什么数?12是6和12的什么数?”教师要求学生发言时,有的学生在思考,有的学生在等待,大多数学生不敢举手,教学现场的情况很是尴尬。好不容易有两个同学回答出了老师的问题,老师长舒了一口气,马上表扬,按预设的程序最终“引导”学生“探究”出了规律:互质的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是它们的乘积,有倍数关系的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是它们中较大的数。对于这个内容,这位老师可能考虑到问题很简单,寻找规律对学生来说应该不会出现太大的问题,殊不知仅靠一个例子让学生发现规律,对学生来说并不容易,况且一个例子得WDl9Pk3/4pW/h0r6Aq2rAg==出的结论存在一定的偶然性。教师这种目的过于明显的“引导”和学生的一脸茫然足以说明,他对学生学习起点的把握是“偏高”的。有些教学内容,教师不能单纯从教材的逻辑角度和教师的理解水平出发去进行教学设计,而应该站在学生的角度多思考、多体验,起点定得过高,学生会找不到继续前进的方向和陡然产生无能为力的挫败感,严重挫伤了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3.回避生成——无视学生差异。
教师在进行教学预设时,虽然从多方面考虑了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但由于学生是具有鲜活思想的个体,在相互交流和探索中,课堂上总会出现让人始料不及的情况。因此,每教一个知识点,教师必须要搞清楚学生在此之前学过哪些相关的知识,以后还有哪些知识与此相关。所以,建议每一位数学教师对小学阶段的所有教学内容脉络分布都应该有大致的了解,同时,还要详尽地了解自己所教年级、所教单元、所教内容在整个教材体系中的地位,从整体的角度考虑学生的数学学习。特别是一直从事低年级或者高年级教学,没有经历大循环的教学(1-6年级的教学)的老师,在数学教材几经修订,不同版本教材变化很大的情况下,更应该加强对新的课程标准和整个教材体系的钻研。只有找准新旧知识的联结点,把握好新知识的生长点,才能顺利帮助学生实现认知迁移。
三、准确把握学生的学习起点。合理组织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说过:“影响学习的最重要的原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应当根据学生的原有的知识状况进行教学。”
在面对学生参差不齐的学习起点和统一的数学教材,如何把学生形式不一、层次不同的学习起点进行系统的整理、分类,合理的组织有效的数学教学?我们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
1.深层估计学生学习的现实起点。数学课堂教学的设计与实施,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做到关注学情,以学定教。比如,考虑知识内容本身的特点;考虑学生的家庭背景;考虑社会文化对数学学习产生的影响……
2.准确把握学生学习的现实起点。如果说估计起点只是教师在备课过程中的一种内在的思维意识,那么把握学习起点则必须借助外在的教学行为来实现。课前我们先弄清楚如下一些问题:学生是否具备了进行新的学习所必需的知识与技能?学生是否已经掌握了或部分掌握目标中要求学会的知识与技能?有多少人掌握了?掌握的程度怎样?学生间的差异如何?学生在学习某一内容前的起点能力是什么?哪些知识学生自己能够独立完成学习?哪些可以通过学生问的合作能够学会?哪些需要教师的传授?哪些需要教师的点拨和引导……
3.根据学生的学习起点调整教学策略。教师在深入钻研教材、全面准确地理解教材与把握教材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现实学习起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在研究学生学情的基础上,充分预设课堂上的生成情况,并把学生现场生成的学习资源转化为可利用的学习资源,让学生在观察、思考、分析、讨论中最终获取新知。必要时适度整合教学内容,适度调整教学程序。
好的课堂教学应做到教师的教要为学生的学服务,教师教的过程要顺应学生学的过程,教师教的效果要体现为学生学的效果。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数学现实”,找准教学的起点;只有正确把握学生数学学习的起点,有效的加以利用,才能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才能使数学课堂真正彰显生命的活力。
[责任编辑 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