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教师要针对小学语文语言品味教学的现状,努力探索适合、有效的教学策略。可以采取:紧扣文本——弥补随意选点的不足;情意相融——摆脱训练单调的乏味;细嚼慢咽——避免浅尝辄止的尴尬等对策。
关键词:小学语文;语言品味;紧扣文本;情谊相融;细嚼慢咽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1)05-0024-04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借助文本中的言语,引领学生推敲不同的言语形式所带来的不同表达效果,思考作者这样写的原因,推开“语言秘密”之窗,使学生充分感受语言表达的魅力。“得意”又“得言”,这是目前的语文教学努力追求的目标,也是语文课堂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但是,细观语文课堂,在语言品味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有的语言品味点偏离或游离于文本主题,使文本丢失了应有的教学价值;有的语言品味点选准了,但品味的方法有所偏颇,导致学生所得有限;有的把语言品味简单地等同于词语理解、朗读,缺少应有的层次、深度。因此,教师要针对语言品味教学的现状,努力探索适合、有效的教学策略,不断提升语言品味教学的实效。
一、紧扣文本,弥补随意选点的不足
现状:选点随意,游离于文本之外。
“作者思有路,遵者识斯真。”每一篇文本都有自己既定的价值取向。学生在阅读教学中既要领悟文本的价值所在,又要读出自己独特的个性体验,这才是阅读的正确轨道。作为教师,教学中要维护文本的价值取向,引领学生深入文本,抓关键词句,合理想象,体会情感,使语言形式与语言内容兼顾,内化与外化兼收,从而引领学生进行丰富的、灵动的、有效的语言训练。在现时的课堂中,很多教师动辄“迁移拓展”,选择的语言品味点没有对准文本的主题,偏离甚至游离于主题,从而给课文教学附加上大量非语文的“教学内容”。
请看有位教师的《窗前的气球》设计思路:(1)科利亚为什么住院?(2)什么是传染病?你知道哪些传染病?如果你得了传染病怎么办?(3)同学们为什么把气球放到窗El?这说明了什么?第一问是一个不问自明的问题。第二问教师花了15分钟,收集了传染病的具体解释让学生读,读后让学生说传染病的危险,又联系生活中曾经的“非典”和手足口病等。笔者认为花这15分钟是没有意义的,完全偏离了文本的主题。传染病只是故事的引子:因传染病隔离治疗而孤独,渴望有人看望他才是主要的。这样的教学设计表明教师对教材没有进行深入的解读,没有发现教材中潜藏的教学价值点,安排了不合理的语言品味点对学生进行训练。
对策:精心选点,把握文本个性。
要克服上述弊端,提高教师研究和处理文本的能力尤为重要。教材处理的最为基本的要求是尊重文本,尊重文本的教学价值,并采用一定的教学手段使学生深入到课文的字里行间。教师在研读文本时,要关注和挖掘文本中蕴含的人文内涵,着力疏通学生与文本间的渠道,还文本应有的魅力。课文是教材,是语言的海洋,是精选语言的展示,是教学设计的开端。教师要精心地、潜心地、耐心地研读教材,欣赏课文,发现其中精华的读写训练材料,运用于有读有写的课堂教学。教师要从“有趣、有用、有效”的角度去对课文进行发现,从而让读写活动的内容更加有趣,有味,有效。
选人教材的文体是丰富的,不管是哪一类文章都会有吸引我们的“动情点”,即值得品味的语言。文本的体裁不同,语言形式的着力点也不同,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体裁决定了教师的教法。读说理性的文章,要把精力集中在说理的过程,关注它的条理性、层次性、逻辑性。读散文,要把精力集中在品词析句、感受语言的节律与精妙上。因此,“顺木之天,以致其性。”按文本的自然纹理去细读,就容易到位。下面以三类课文为例加以说明:
1.记叙文,抓住文本主旨的意蕴文眼。
记叙文的主旨往往隐藏在文字的背后,需要发现、提炼。这个过程充满了思考性和探索性。提炼出作品主旨的关键词,就是解读作品。分析文章的思维脉络能让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得到锻炼。
再看《窗前的气球》的另一种教学思路:(1)科利亚得了传染病而住院,大家都不能去看他,你猜他的心情会怎样?此时他最渴望的是什么?(2)窗口飘来了一个红气球,他的心情又会有怎样的改变?从课文中哪些语句可以看出来?(3)看着红气球,他好像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4)究竟是谁给他带来了快乐?你从窗前飘动的红气球懂得了什么?第一问找准了切入口,“他最渴望的是什么?”以承载着同学间互相关心温情的红气球为引子,为顺利进入主题敞开了大门。教师抓住故事情节的发展变化,让它成为学生知识、感情、能力发展的关键处。教师以科利亚心情变化为主线,对文中的重点语句、语段作深度解读,让学生感悟语言的魅力。在此过程中,教师运用朗读、放飞想象、激励评价等策略叩开了学生的情感之门,使其语言能力得到相应的发展。只有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触动学生心灵,在与文本的亲密接触中实现教师、同学、文本的相互对话,学生才能获得语文能力的发展。
2.童话故事,抓住情感发展的语言因素。,
《小鹿的玫瑰花》是一篇能够引起学生思考、感悟的童话故事。“惋惜”一词可以说是本文心情的“中间站”:辛苦栽种玫瑰,却因跌伤了脚错过看盛开的玫瑰花而感到惋惜,因听到黄莺和微风称赞玫瑰花的话而感到高兴。《语文,课程标准》中第一学段的阅读目标,重在培养学生在阅读中积累词语,结合上下文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教学中笔者曾以“惋惜”切入课文学习,结合文本,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使学生不仅理解而且学会运用这个词,在层层品读中领悟了“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道理。同时引领学生感受了童话带来的情和趣,使知识寓于童话故事中,道理渗透于丰富的情感体验中。
3.神话故事,抓住想象画面的语言文字。
在神话故事教学中,教师要引领学生一次次地深入文本,在阅读中想象,在想象中感悟,在想象中读出最“神”的力量,读出最“神”的幻想,从而在将人物读得“神”起来的同时,感悟语言、习得语言,让“神”的形象和语感同在学生的心中驻足。
张祖庆老师上的《盘古开天地》一课为神话教学开启了一条新路,他让学生在朗读中把文字想象成一组画面:“宇宙混沌、巨人沉睡、抡斧猛劈、顶天蹬地、天升地沉、身体巨变、创造宇宙。”然后,要求学生看着标题把这组画面用自己的话讲出来。这其实是把课文语言内化为学生个性语言的过程,是吸收后外吐的过程,也是促使学生参与神话故事二度创作的过程。因此,笔者认为凭借语言的通道把文字想象成一幅幅画面,是品味神话故事语言的有效方法。
二、情意相融——摆脱训练单调的乏昧
现状:过于注重技巧,带来情感失落。
教学中,内容的理解、情感的体验和形式的揣摩结合得好,可以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而结合不恰当,则会生拉硬扯,索然无味。句子是言语表达形式中的重要部分。尤其是一些情感型言语,就如一面魔镜,能够借助独特的句子表达形式,向读者传达特殊的情感意味,吸引读者一步步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如《慈母情深》中有这样的句子:“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作者运用了后置和排比的形式,表达了“我”走进车间乍见母亲的一刹那,内心那种由“不可置信”所带出的震惊、心酸、无奈,甚至还有几分愧疚的复杂情感。有一位教师安排了以下环节:
师:请大家自由地读读这段话,看看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生:结构相似,每句都有“我的母亲”,是排比手法。
师:你的眼睛真亮,找得真准,是排比手法。再仔细看看,还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生:几个“我的母亲”都放在后面。
师:真能干。这是老师要告诉大家的新的知识点。这是后置写法。再读读课文。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生:写出了我的不敢相信。
师:你体会得很深刻,谁还有其它体会?
生:还有吃惊。
师:你们体会得真好,能抓住课文的写作手法来理解儿子的吃惊,那么能不能通过朗读将儿子的吃惊读出来呢?
这样的教学,对于后置、排比等言语形式,教师的确已经关注了,可对于其中所蕴含的语言韵味却没有让学生深刻体会,学生获得的仅仅是一个概念化的形式名称。教学片面地只定位于“训练”上,当抽象的理性认识过早取代生动具体的感性体悟时,当血肉丰满、情文并茂的课文成了支离破碎、韵味全无的“零部件”时,训练就成了游离于人文精神之外的文字游戏。这种淡化形象、冷却感情的语言文字技巧的训练,失落了人文精神、审美情趣。
对策:情意相融,走进文本意境。
通过诊断,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教师片面理解语文学科的“工具性”,片面理解语文教材的“例子”功能。在引导学生学习课文语言时,往往出现急功近利的偏向,简单孤立、刻板机械、枯燥乏味地进行纯技术性的训练,忽视了语文是一门情感性很强的学科,舍弃了学生阅读过程中体验、感悟、品味课文人文内涵的过程。对于这个句子,笔者曾这样教学:
师:这句话很特别,特别在哪里?
生:出现了三次“我的母亲”,分别放在句子后面。
师:按常理来说,三次“我的母亲”说成一次就够了,“我的母亲”应放在句子的前面。你感觉课文中这样写好吗?
生:这样就像电影中的慢镜头一样,每个动作都让我们看得那么清楚,那么细致!
师:是啊,闭上眼睛,(师读)你看到了什么样的背?
生:瘦弱的、弯曲的背!
师:在你的记忆中,母亲应该拥有什么样的背?
生:挺直的、坚实的背!
师:母亲转过身,你看到了一张怎样的脸?
生:布满皱纹!蜡黄的脸!
师:在你的记忆中,母亲应该拥有什么样的脸?
生:白净!有光泽!充溢神情的脸!
师:你看到了一双怎样的眼睛?
生:布满血丝!疲惫不堪!
师:在你的记忆中,母亲应该拥有什么样的眼睛?
生:炯炯有神,清澈的,会说话的眼睛。
师:如今,这些都到哪里去了?
生:都消失在生活的重担下了!
师:是啊,那是我的母亲吗?那分明就是我的母亲啊!读着作者这样的描写,你的心里是什么样的感受?
生:非常难过。(心酸、伤心、痛苦、不敢相信又不得不相信、自责……)
师:作者用这样特殊的写法,正是要倾诉他心中这份复杂的感受啊!我们一起来读读吧。
师:母亲还有哪些地方让作者鼻子一酸,也深深地打动了你呢?你能不能仿照上面的句式,也来写一写这些冲击着你心灵的一言一行呢?
生1:那背,又弯曲了,我的母亲;那头,又低头缝补衣服,我的母亲;那身影,又开始忙碌了,我的母亲……
生2:我的母亲,用龟裂的手指数着那一张张皱皱的毛票;我的母亲,将钱不由分说地塞在了我的手心;我的母亲,大声地对那个女人说:‘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
师:你为什么要把“我的母亲”放在前面了呢?
生:母亲的这些动作,就像敲打在我心上似的,我很难受啊!我想告诉大家,这就是我的母亲,一个多么伟大的母亲啊!所以我把它放在前面了。
整个教学过程笔者借助特殊的表达形式激荡起学生的内心情感,使之与作者的情感和谐共振,让学生体悟到情感抒发往往需要借助特殊的表达形式。前面借助句子形式铺陈作者的情感,使干巴巴的句子浸润了作者浓浓的情昧,也漾起了学生情感的涟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但触摸到了这种特殊的语言形式,而且感悟到这种言语形式所饱含的深情。后面的练笔实际上是学生“意”与“言”的转换过程,可以看到。学生完全能够借言达意,懂得了“我的母亲”在句中位置的“秘密”,能够活学活用,为自己的表达需要服务。这是语言纳入后的应用,是情意领会后的倾吐。课堂上学生“用笔思维”,于说写中表达情意,经历语言实践,将情感抒发与语言表达完全融合在了一起。
“训练不是单纯地做习题,不是琐碎地问答,真正的训练是能够促进三维目标的达成。”因此,训练的目的不是就语言学语言,孤立地进行单纯的语言技巧的演练,而应以理解内容、领悟情感为经线,以语言训练为纬线,使语言形式的掌握与内容的感悟、情感的体验相互交织,有机结合,融为一体。在训练中应把握课文情感的纽带,引导学生人情悟情,去体验、去发现、去感悟语言文字之美,作者情感之美,文章意境之美,促进自读自悟能力的提高。
三、细嚼慢咽——避免浅尝辄止的尴尬
现状:浅尝辄止,导致语言架空。
朱熹说过:“读书如饮食,从容咀嚼,其味必长;大嚼大咽,终不知味也。”综观小学语文的课本,大多文质兼美、音韵和谐、情文并茂:在语文课堂上,要反复去体察、推敲、品味的语言点比比皆是。如能引导学生细细咀嚼、慢慢品味、听其声、辨其形、掂其分量、触其心跳,必能使学生领略到汉语言文字本身的独特魅力,从而激活阅读内动力,于无形中把握语意、内化语感,享受品之乐趣。但当今课堂中,语言感悟平面化现象却比比皆是。教师引导学生对语言文字进行感悟时浅尝辄止,导致学生的感悟层次和理解水平只停留在原有层次,语言能力未能在感悟中得到有效训练。请看一位老师《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人教版小语六册)一文关于句子连接方式的教学:
步骤一:初步认识。
找到介绍电脑网络作用的句子,这里介绍了哪几种作用?是用哪些词将这三种作用连接起来的?(可以……可以……还可以……)
步骤二:综合运用。
用上“可以……可以……还可以……”进行说话训练。
这位教师也注重引导学生进行语言形式的感悟,其引导感悟的过程是这样的:在学生自由读文后感受用“可以……可以……还可以……”连接三种作用,随后组织朗读运用这段文字。学生只能粗浅地感知“可以……可以……还可以……”表层意思,而文章语言文字的表达方式、语言特色、值得借鉴与思考等语言文字承载的更深广的内涵却未能呈现,未能实施有效教学,导致学生的感悟和理解只能停留在原有的水平上,语言感悟未能得到有效训练,表达方式也未能得到有序积累。
对策:细嚼慢咽,展开揣摩过程。
通过诊断,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其一是由于教师的过程目标不明确,导致引导感悟过程的缺失,即知道应该引导关注文本语言却不知道怎样进行引导。引导缺乏方法,引导的过程是“眉毛胡子一把抓”造成“模模糊糊一大片”的现象。为此,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语言感悟的过程中要有梯度、分层次地对学生进行扎实而有效的感悟能力训练。
再看另一位老师《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一文关于句子连接方式的教学:
步骤一:初步认识。
找到介绍电脑网络作用的句子,这里介绍了哪几种作用?是用哪些词将这三种作用连接起来的?(可以……可以……还可以……)
步骤二:联系比较。
关于能迅速找到各种信息,课文举了哪些例子?
A.我找到了哪些卡通人物?你能不能用上“可以……可以……还可以……”来说一说?可是,作者是怎么把它们排起队来的?(用顿号)
师强调:明明可以像上面一样,用“可以……可以……还可以……”来连接,但作者却用顿号。这样就不重复了,读起来也好听。
B.妈妈带我找到了哪些信息?你觉得可以怎么把它们连起来?课文里用了哪个关联词?(有……有……还有……)你觉得这样好吗?为什么?
步骤三:综合运用。
除了课文里说的,通过网络还能找到哪些信息?选用下面的一个句式说一说。
“在电脑网络中,我们可以(
),可以(
),还可以(
)。”
“网络里的内容太丰富了:有(
),有(
),还有(
)……K2zjtztFD0D9rHx6zMcLJX0HJcZ2O7VoOqAW9jjy2qo=真是应有尽有。”
“网络里的内容太丰富了,(
)、(
)、(
),都能够找到,真是应有尽有。”
学生对于言语形式的领悟需要一个细致的过程。教师不能操之过急,不能以自己的讲授代替学生的品味感悟,要让学生亲历学习过程,在充分的品味感悟过程中慢慢会意、领悟、掌握。
1.语言形象些。
教学中要考虑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尽量运用儿童化的语言,少讲文学术语,努力使教学形象化,感性化,趣味化,贴近学生生活,如上文“作者是怎么把他们排起队来的”、“这样跟上面不重复,读起来也好听”这些浅显形象的语言,三年级学生很容易接受。
2.感悟充分些。
学习不是一蹴而就的。在上述案例中,教师没有让学生直接运用三种连接句式说话,而是通过初步发现、尝试模仿、联系比较、综合运用的步骤来展开学习过程,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去比较,去尝试运用,最后达到融会贯通。这样的学习是充分的,感悟是深刻的。
3.层次清楚些。
教学过程要有一定的层次,每个层次要达成什么目标教师心里要清楚。这些层次就像一级级台阶,引领着学生一步步迈向学习的目标。这样的学习过程,教学目标清晰,阶梯性明显,学生学得轻松,收获丰富。
关注文本的言语形式,学习表情达意的方式、方法,进行积累、运用语言的训练是教学的重点。这种训练不能脱离文本内容,要将内容把握和情感领悟水乳交融,和谐运行。既不能完全凭教师个人喜好随意选点进行训练,也不宜在课堂上专门给学生总结、概括写作方法,机械地“告诉”,更不能步履匆匆,浅尝辄止。教师应该根据文本特点,精心选择训练点,把有益的、有趣的、能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言语训练放在恰当的情景中,放慢品味的脚步,充分展开揣摩过程,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披文悟情,人情人境,与作者灵犀相通,产生情感共鸣;与此同时,让学生既习得表达形式,又提升情感体悟,一举多得。只有这样,内容和形式才能相得益彰,让学会生充分享受文本,提升语文综合素质。
[责任编辑 王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