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的学习大多以无意注意和形象思维为主,注意的稳定性与持久性较差。但是处于小学阶段的孩子具有好奇、好胜、好探究的特点,这种旺盛的求知兴趣需要教师发现、保护和引导。在小学阶段,教师如能设计多样化的活动,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探究欲,在尝试、探讨、练习、操作中获得的种种体验,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大有裨益,同时又可以训练学生的学习能力。
一、创设情境激发趣
情境教学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都已经到了相对成熟的阶段,其教学法成为比较经典的常用方法。数学教学中创设情境同样可行有效。教师可运用猜谜语、讲故事、做游戏等方法引领学生进入情境,也可用多媒体材料或肢体语言吸引学生,使所有学生积极主动地投身其中。
如教学“统计”一课时,上课伊始,教师播放了小动物在森林里进行投篮比赛的画面,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被吸引住了。教师问学生:“有哪些小动物参加了比赛?它们分别投进去几只球?谁最有可能成为优秀的裁判?”学生们迫不及待地对着画面指点猜测,用心琢磨可能的结果,统计的思想不知不觉便渗透进他们的脑海中。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无须教师组织教学,无须反复讲解,学生已经全身心地融入了课堂学习。
当然,情境创设是为教学服务的,形式一定要为内容而服务,万万不可喧宾夺主或本末倒置。
二、联系生活添兴趣
数学来源于实际生活,但又比生活凝练抽象。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把数学和儿童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数学是鲜活的、有用的学科。
如教学“5的认识”一课时,教师先出示5枝铅笔、5个文具盒、5本书这些学生们非常熟悉的物品,让学生细致地观察实物并准确计数。接着用5辆自行车、5只兔子、5张卡通画等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图形后数数,并指出“第5辆自行车、第5只兔子、第5张卡通图”各是什么颜色。再次,要求学生动手摆小棒、听教师的击掌声,让学生眼、耳、口、舌等多种感官参与活动,从直观到抽象,逐步领悟“5”的实际意义,形成“5”的基数概念和序数概念。最后,教师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同桌之间彼此用“5”说一句话。学生的思维一下子被打开了,毫无障碍地畅所欲言。这样的教学,将抽象的数学与现实的生活紧密结合,让学生体会到:只要留心观察,原来生活中处处是数学。
三、加强操作固兴趣
杜威之所以强调“做中学”,是因为个人习得的经验更容易被主动建构。对于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小学生而言,操作练习是有效简便的学习方式。根据学生的这种天性,在教学中引导他们动手操作,诸如看一看、动一动、摸一摸、拼一拼、做一做等,能够巩固他们已经形成的学习兴趣。
如教学“加与减”这一课时,加减是比较抽象的浓缩符号,要学生形成清晰具体的概念,需要从实践经验中积累归纳后再上升到符号阶段。教师让学生在对熟悉的情境图进行观察后提出问题,让学生联系实际情境和生活经验探索算法并进行交流,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为了巩固概念,教师组织学生用小棒、小圆片摆一摆,反复操练后明晰加和减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学生有了探索问题的机会,有了操作实践的经验,自己会主动寻找解决问题的可能途径。教师在此基础上进行引导归纳,加减的难点便轻松突破了。
四、设计游戏护兴趣
游戏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学习形式,是教师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有效手段。教师在新课导入时设计游戏,可以起到激趣、生疑的效果;而在练习时设计游戏,则可使枯燥单调的练习变得生动有趣,于无形处保护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了他们的学习能力。
如教学“可能性”一课时,“可能性”三个字的抽象性对小学生而言,是难以用语言描述到位并被他们加以理解接受的。教师于是组织学生进行摸球游戏,在三个盒子里分别放了红球、蓝球和绿球、黄球和红球,让学生从不同的盒子里任意摸出一个球,并讨论:“摸出的一定是红球吗?”学生在多次的反复尝试中逐渐发现了事件发生的必然性和可能性的规律,并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举一反三。教师组织和指导了活动,学生在操作中发现并理解了新的定律,那种由探究得到真理的快乐体验,会促进他们在今后学习中不断尝试这种方法,逐步形成自己的学习方式和技能。
又如,在教学“9加几”时,教师设计了“钻山洞”游戏。课前教师用吹塑纸做了一个山洞,在山洞上贴上卡片“9+( )”,再给每个学生发一张0到9的数字卡片,让学生用9加上自己手中卡片上的数,谁算对了谁就能钻过山洞,钻不过去的学生就回座位摆小棒或请教他人。除了以上这个玩法,还可以比赛谁钻的山洞次数最多。即给每个学生发一套0到9的数字卡片,当学生钻过山洞后,可拿出另一张数字卡片继续钻山洞,在规定的时间内谁钻过的山洞最多,谁就是赢家。学生们都积极思考,在游戏中,训练了他们快速准确计算的能力。
除以上方法外,在教学中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做“小鸽子送信”“小蜜蜂采蜜”“小燕子找家”“赶大车”“搭积木”等游戏。长期的教学实践表明:游戏教学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能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快乐地学会数学知识、掌握数学技能,同时在此过程中还学会了灵活运用知识,学会了与人合作分享,这对于数学教学而言,是值得尝试和追求的境界。
(责编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