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小微博 党建大平台

2011-12-29 00:00:00
当代党员 2011年5期


  随着微博的兴起,一些地方的党政机关和干部开始尝试利用微博听取民意、汇集民智、为民办事。“微博问政”不仅仅是传播渠道和宣传手段的更新,更是执政透明化的生动体现。
  
  广西贺州:微博助推“阳光组工”
  “大家好!我们是广西贺州组工……在这里,我们将倾听民意、汇聚民智、与民交流,欢迎您的关注与交流!”2月28日,许多网民惊喜地发现,一个ID为“广西贺州组工”的微博平台,在腾讯微博上闪亮登场。
  一向严肃威严的组织部也“织围脖”?还没等网民回过神来,很快,“广西贺州组工”又连续“广播”了数条博文,迅速引来网民围观。其中网民“轻舞飞扬”在介绍整治用人不正之风情况的博文后点评说:“看来,整治用人不正之风,贺州正在下真功夫!”
  贺州市委组织部的微博以“贺州组工”四个印鉴状的红底黄字为头像,以“党建”、“干部”、“人才”、“阳光组工”等为标签,在“个人介绍”里写着:“阳光组工,真情互动!这里是广西贺州组织工作网络问政微博平台,欢迎来访。”开播仅两天,就发布了五条博文,内容涵盖组织工作满意度、干部监督、换届纪律等,并与网民进行了数次对话。
  
  浙江:“先锋微博”汇聚民意
  3月15日21时40分,温州市民袁立明在微博上向浙江省委组织部反映温州某村有人贿选的情况,19分钟后就得到直接回复。但当时,仍有许多博友对事情的后续处理持怀疑态度。
  没想到,第二天下午17时40分,省委组织部官方微博“之江先锋”就向袁立明答复处理结果:“目前已取消此人参选资格。现在纪委、公安部门已介入调查。”此时,距离他发微博举报还不到24小时。
  这是今年3月11日浙江省委组织部和全省11个市委组织部开通官方微博以来取得实效的一个缩影。
  这些微博都以“先锋”为后缀,前称则具有明显地方特色。如浙江省委组织部的微博是“之江先锋”,杭州市委组织部的微博叫“西湖先锋”,嘉兴市委组织部的微博是“红船先锋”。
  浙江省委组织部称,开通组织部门官方微博,是组织部门与党员群众沟通的一个互动平台,是推进“阳光组工”建设的一项重要探索。
  目前,浙江组织部门的微博发稿量已超过7000条,其中大量微博内容是组工干部下基层的所见所闻。
  一位博友评论说:“以前觉得干部下基层是走形式,听听看看就走了,现在看来他们是干实事的,这样的干部下基层老百姓欢迎。”
  
  四川广元:市委书记微博“掏心窝”
  “真诚希望网民朋友为广元发展给力,为改进工作拍砖,为宣传广元灌水,你的发言和来信就是对我们的信任,更是对我们的极大支持和帮助!”2010年12月31日上午11点,广元市政府的腾讯微博首页上,一条以广元市委书记罗强、市长马华致辞的贺岁微博发布。
  不久,罗强更是通过微博向网民“掏心窝”:“2010年我个人信箱就收到来信9035封。在网民的积极参与和监督下,我们上网访民意,下网解民忧,群众反映的合理合法诉求已经或正在得到有效解决,也推动了我市各级党委、政府科学民主决策……”对于罗强发布的将近千字的“工作汇报”,网民们“顶”声一片。
  
  江苏盱眙:微博搭桥 “草根”议政
  1月20日上午,网民小冬打开江苏省盱眙县人民政府网站官方微博,位置最为醒目也最能反映人气的“听众”栏后显示的数字,着实令他惊讶,微博的粉丝人数迅速飙升至十万。
  这个官方微博不仅实时传递国家政策,发布与民生息息相关的实用信息,更特别的是,它还通过现场直播方式引导“草根”议政。
  在盱眙县委组织的公开选拔乡科级领导干部面试答辩现场,官方微博第一时间直播现场情况,与广大网民互动,网民不但可以及时了解现场的最新信息,还可以对参赛的选手进行投票和点评。
  盱眙县官方微博正是抓住了微博的特点,适应了网民的心理,让网民通过微博关注时政并参政议政。
  (综合摘编自《浙江日报》、《华西都市报》、《淮安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