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别人的失败中成功/只留七只香蕉/摸错

2011-12-29 00:00:00
当代党员 2011年5期


  从别人的失败中成功
  20世纪中期,美国一家濒临倒闭的玩具厂低价出售,来自匈牙利的青年罗·道密尔买了下来。
  道密尔经过研究后,作出两项决定:一是凡是制作玩具所用的工具、材料,一定要放在顺手的地方,这样一来,操作机器的工人就不必再为等材料、找工具而耽误时间,工作效率因此提高了许多。而另一个规定则是:在工作的时候,工人们不允许吸烟,但是每隔两个小时,准许工人们休息15分钟,工人们对这个规定也很欢迎。这是因为罗·道密尔发现好多工人在工作的时候叼着烟,这样不但工作进度慢,更麻烦的是好多带火星的烟灰掉在玩具上,这样就生产出了很多废品。这两项规定执行以后,在机器没有增加、工人没有增加的情况下,玩具的产量增加了近50%,整个玩具厂扭亏为盈。
  20年后,道密尔成了千万富翁。有人问他当初为什么要收购这家失败的企业。他说:“别人经营失败1E74i0QYnAnf/T9achsCrA==的生意,很容易看出失败在哪里,这样的风险是最小的,只要把缺点改正过来,自然就赚钱了。”
  (摘自《芝麻开门·益智阅读》郭 龙/文)
  
  只留七只香蕉
  一串香蕉一般有十一二只。广西有个叫卢义贞的蕉农,在香蕉开始挂果的时候,总是把多出的割掉,只保留七只。出人意料的是,别人家的香蕉还没成熟时,他的香蕉已经开始收获了,而且每只香蕉长得更均匀、更壮硕,整体重量与原来几无差别。
  每串香蕉为什么只留七只?他说出了其中的奥秘。香蕉每减少一只,就能早上市一个星期,那么,只留七只,就能早上市一个月。而且,在一般香蕉收获的季节,如果遭遇冰冻,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早上市一个月,不但抢在严寒到来之前,还是市场上独一份,怎能不卖出好价钱?
  没有舍就没有得。很多人都懂得这个道理,可往往做起来难。舍,只有具备了舍的胸怀、舍的胆识和舍的底气的人才能做到。
  (摘自《意林》赵盛基/文)
  
  摸错门,赚对钱
  河南洛阳小伙子刘传涛原本在一家大酒店当厨师。后来,他想自己开一家饭店,家人提出了反对意见:放弃高薪辞职,你是不是搞错了?刘传涛却说:“我就是要错一回。”话音刚落,刘传涛豁然开朗:饭店干脆就叫“摸错门”!
  说干就干,刘传涛在青岛租了一间店面装修起来。他叫人立了一面墙,推开门就可以看见一个斗大的“错”字;店里的四个包间也分别以“推错门”、“走错门”、“开错门”、“进错门”命名。这四间包间共有16扇门,其中只有八扇门能打开。客人们在“摸错”和“寻找”过程中,真切体会到了休闲的乐趣。
  一天,店里来了两位中年男女,奇怪的是,他们点了餐后却并不怎么吃,而是互相对望着,最后两个人都流下了眼泪。离开时,男子说了这样一句话:“有时候,错了一次,就错了这一生!”
  刘传涛被这句话深深地打动了,他立刻把这句话刻在墙上。谁也没想到,就这一句话,不仅使一对对年轻恋人慕名而来,就连一些婚姻处于崩溃边缘的夫妻也来“思错”。有时候,在前进的方向上来个“掉头”,反其道而为之,也是一种创新。
  (摘自《莫愁》祝师基/文)
  
  把瓶口开大一点
  日本人爱吃番茄酱,而“可果美”与“森永”是占有番茄酱市场份额较高的两家。其中,“可果美”的销售量是“森永”的两倍以上。
  “森永”尽管多方推销,仍无法与之匹敌。后来,“森永”的一位推销员向公司建议,将番茄酱的瓶口开大一点,让汤匙可以伸进去。
  “森永”采用了这一建议,销售量果然超过了“可果美”。
  成功有时的确十分简单,那就是只要你把瓶口开大一点!
  (摘自《领导文萃》张 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