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强被突来的礼遇惊呆了!六位年过八旬的老红军战士同时起立,颤巍巍地举起右手,向他致以崇高的军礼……
故事,还得从奉节县外出创业群体荆州党支部说起。
异地建“家”
在繁华的湖北省荆州市荆江大堤边,有条远近闻名的“奉节街”。数百个店铺,从老板到伙计,几乎都是清一色的奉节人。
40岁的袁强是荆州党支部的书记,干过泥瓦匠、建筑工,做过钟点工、合同工,现已是拥有上亿元资产的建筑老板。
同袁强一样,一批批奉节创业者从夔门顺江而下,在荆州扎下根,主要经营干菜、干果及调味品。在“奉节街”从业的奉节人已近两万,固定资产上千万元的创业者上百户。
“没建立党支部的时候,我们形同一盘散沙,处处被人‘穿小鞋’。”现年55岁的党员代世付回忆说。每每遇到老乡与当地人发生矛盾纠纷时,总是袁强等党员主动出面协调。“有时,打我的电话比打110都管用。”袁强笑着说。
没有党支部,个别党员认为出面为大家做事情名不正言不顺,甚至不愿亮出党员身份。一些创业人士想向党组织靠拢,却不知向谁递交入党申请书。袁强和十多名党员迫切希望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家”。
在奉节县委及荆州市委的指导下,2009年12月1日,奉节县外出创业群体荆州党支部正式成立。袁强当选为党支部书记,“干菜王”刘范平和“粉丝王”李仁学当选为支部副书记。
党旗飘飘
“老乡的事,就是我们支部的事。”袁强总爱把这句话挂在嘴上。支部现有15名正式党员,18名预备党员,25名入党积极分子,各自都有明确的“责任田”。
党支部成立后的第三天,一个叫罗应华的老乡找上门来,称他带的四五十个民工在一工地务工后,工程老板拖欠其80多万元工资,老乡们回不了家。
袁强带着罗应华,找到荆州市工商联,工商联立即将情况上报给荆州市政府。当天,副市长朱惠明批示工程所在的开发区出面协调此事。在政府的协调下,工程方在春节前支付了70多万元现金,余下的钱在春节后兑现。
今年初,陈发俊与冉明存两个老乡因个人纠纷打架结下“梁子”。袁强、李仁学和刘范平三个支部领导及时出面,通过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终于让双方握手言和。
…………
像这样的矛盾,党支部每月都要处理好几起。
爱洒荆楚
“奉节人都是优秀的荆州市民,是全市人民学习的榜样。”在2010年的一次全市工作大会上,荆州市委书记应代明对荆州的奉节人作了如此的评价。
去年8月,在一次茶余闲话中,袁强听说一庞姓奉节籍农民工的五岁孩子不慎被火烧伤,无钱治疗。袁强立即拿出一万元钱,赶到庞家,驱车将孩子送到医院。
党支部副书记李仁学,从媒体上了解到重庆一女孩患白血病,急需救治,他立即捐款两万元。甘肃舟曲泥石流发生后,李仁学组织全体党员当场捐款六万元……仅2010年,通过荆州党支部倡议组织向社会捐助的资金达200余万元。
今年春节前夕,袁强等六名支部成员一致决定,每人捐助5000元钱,以一对一的形式,帮助荆州市六名健在的老红军战士,让这些老红军战士感受到荆州党支部的温暖。
当袁强代表其他党员将钱送到六名老红军战士手中时,他们以军礼相谢。老红军战士付明清说:“我们都好几十年没行过军礼了,奉节来的这些党员就是我们最好的亲人。”
“老红军战士的军礼是我这辈子最崇高的荣誉。”袁强感慨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