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曲靖市政府新闻办8月13日晚向媒体通报“云南省陆良化工实业有限公司剧毒工业废料铬渣非法倾倒致污”事件前期处置经过及下步工作措施。通报称,此次因铬渣非法倾倒导致的污染,共造成倾倒地附近农村77头牲畜死亡。因距当地群众饮用自来水水源地很远,未对群众饮用水安全造成影响,未造成人员伤亡。对南盘江的水质情况,据环保部门今年的监测,至今未发现六价铬超标。(8月14日新华社)
当地环保局接报有山羊因饮水中毒死亡。并发现多处铬渣废料倾倒点,是在6月12日;网爆有总量5000余吨的重毒化工废料铬渣非法丢放,毒水被直接排放南盘江中污染珠江源。这个时间间隔是整整两个月,而倘若没有网上爆料和媒体报道“倒逼”公开,这起剧毒污染事件想必将永远不为人知,就像从来没有发生过一样。当初康菲石油漏油半月才无奈回应已经很牛,如今曲靖剧毒污染两月才被逼公开则是更牛。
即便纸没包住火,云南环保厅第一时间对《羊城晚报》记者的回应,也只是“偷倒了1000吨铬渣,一个死水塘100立方米的水受污染”;13日晚通报新华社才终于改口,倾倒剧毒工业废料铬渣共计5222.38吨,受污染的水体则是“4万立方米的又冲水库里的水和拦蓄下来的近3000立方米水”,而且,对受污染水体进行还原、解毒处理之后确实排放进了南盘江——这一切,和网上的爆料几乎完全一致。也正因为如此,虽然当地官方至今仍否认有人员伤亡,否认污染了珠江源,鉴于其“前科”,这种自说自话公众难免会“反正我不信”。
发现非法倾倒剧毒污染物之后,地方环保部门虽然第一时间确实进行了积极处理,但最后在对被污染水体进行解毒处理后直接排入珠江源,却存在着不小的安全性质疑,因为六价铬还原为三价铬尽管毒性降低100倍,终究可能还是有毒的,对下游用水安全仍留隐患。更何况,不能你当地环保部门说水质安全,然后想怎么排就怎么排,为逃避承担责任,人们完全有理由怀疑当地环保部门故意将情况往好了说;比如,渤海湾漏油事故曝光的时候石油公司就说“已基本处理完毕”,可直Fx2X+p8r/bO5wbyEArEohImYK+VBkH1owNvwcw6c8XM=到如今旧的溢油非但未能控制,新的溢油反而日益增多。
将污水排入珠江源留下安全隐患已经很可恶,然而更为可恶的却是,当地政府居然对污染事件进行了全面新闻封锁,既不通知下游政府参与水质鉴定,也不通报社会公众相关讯息,到公众知道的时候已经整整过去了两个月。在知情权被剥夺的情况下,很多有问题的水可能早已被喝进了肚子里,潜在的健康危害已经真实产生而根本无法回避。这在某种程度上简直无异于一种危害公共安全的投毒行为。
尽管1987年出台的《报告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的暂行办法》中,并未对污染事故向社会公开做出要求;但是2008年施行的《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却明确规定,涉及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切身利益的、需要社会公众广泛知晓或者参与的政府信息,应该主动向社会公开。曲靖政府对剧毒污染事故,只悄悄处理却对外秘而不宜,显然违反了这一要求。尤其是在这个过程中,还发生了公众对康菲公司瞒报渤海湾漏油的全民声讨,曲靖政府依然继续对剧毒污染事故“将瞒报进行到底”,更是罪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