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期间,富县财政局在富县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为民聚财、为公理财”的理念,不断加大依法理财力度,埋头苦干,顽强拼搏,强化征管,严控支出,实现财政收入稳步增长,为县域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2010年富县财政总收入达到2.2亿元,较2006年的1.16亿元将近翻了一番;地方财政收入达到1.18亿元,较2006年翻了两番。
2011年9月底,全县财政总收入实现2亿元,占年预算2.6亿元的76%,较上年同期增长25.6%。地方财政收入完成1.18亿元,占年预算1.6亿元的76%,较上年同期增长60.8%。
坚持三不放松 收入稳步攀升
一是坚持培植财源不放松。近年来,富县财政局一直把培植财源作为财政工作的重中之重,紧紧围绕“油煤强县、果菜富民、开放带动、项目支撑”的发展思路,积极研究国家有关税收政策,为石油、煤炭、化工等产业的做大做强参好谋、服好务,促使其早日成为县财政增收新的增长点。
二是坚持完善机制不放松。为确保财政收入稳步增长,富县财政局立足当前,放眼长远,探索建立了确保财政收入稳步增长的长效机制。充分运用财政补助、财政贴息、注入资本金等财政引导功能,大力拓宽融资渠道,最大限度地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到县域经济建设上来。积极研究财政政策,建立财政收入档案,建成财政收入的预测评估机制。每年在对各项财政收入进行科学细致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国家税收政策的走向,认真分析收入的增减趋势,实现财政收入的科学预测。建立协税护税管理制度,完善协税护税成员单位定期联席会议制度和税源信息共享制度,夯实成员单位的工作责任,有效杜绝税源“跑、冒、滴、漏”现象的发生。
三是坚持强化征管不放松。实行目标责任管理,每年年初与各征收单位负责人签订《目标责任书》,将收入任务落实到具体单位,夯实了征管责任。推行局领导包联制度,由分管领导分别包联国税、地税、农税等征管部门。加强对征管部门的日常督促和检查,积极协调解决税收征管工作中存在的实际困难和问题。
通过坚持三个“不放松”,2007年以来,圆满完成了县委县政府确定的年度收入任务。
严把监管关口 提升资金效益
强化监管工作力度,规范资金监管,严把支出关口,有效杜绝了资金紧缺与资金浪费现象并存的问题,节约了大量的财政资金,提升了资金的使用效益。
一是严把预算拨付关。依照县人代会通过的财政预算,严格支出管理,按照公共财政的要求和“保工资、保稳定、保重点、促发展”的理财思路,优化支出结构,合理调度资金,科学安排支出。既保障了各项社会事业健康发展,也保障了县上重点项目建设。
二是严把非税收入关。认真贯彻落实非税收入管理的各项方针政策,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严格执行“以票征费、以票管费”制度,确保非税收入管理工作规范运行。2007年至2010年,统管非税收入资金12244万元。其中、行政性收费1613万元,事业性收费4626万元,专项资金1613万元,罚没收入4087万元,其他非税收入305万元。
三是严把财务报账关。严管会计集中核算业务,规范报账凭证审核程序,严明财经纪律,严把报账关口,规范报账行为,县乡会计结算中心共拒绝受理各类不合理开支919笔,涉及金额558万元,纠正报账差错887笔,涉及资金727万元。
四是严把政府采购关。坚持“公开、公正、公平”的采购原则,采取“采管分离”的管理模式,充分发挥政府集中采购,既能保证采购质量、节约财政资金,又能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重要作用。2007年至2010年,通过严把政府采购关口,节约财政资金1384万元。
五是严把国有资产处置关。严格执行国有资产管理的法规、制度和办法,采取切实措施,规范资产处置行为,有效防止了国有资产的流失。从2009年开始,严格按照“先交旧车、后购新车”的工作原则,严把车辆采购与处置两个关口,责令购车单位先将旧车交回财政后,方可按标准采购新车。交回的旧车经价格认证后,公开处置,所得资金全部缴入财政专户。2010年,加快国有资产管理软件运用步伐,把全县所有国有资产信息全部录入国有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了国有资产的动态监管。
深化财政改革 完善理财制度
适应新形势的发展要求,以财政管理精细化为目标,不断深化财政改革。
一是推进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准确把握财政收支分类改革精神,周密安排部署,从2007年开始,运用新科目编制政府预算,建立起科学规范的政府收支分类体系,提高了财政预算的透明度,方便了社会各界的监督。
二是推行财政投资评审。定制度、搞培训,成立投资评审中心,充实工作人员,财政投资的各类项目,均由评审中心审定,既控制了项目投资规模、保证了工程质量,又节约了大量的财政资金。从2007年至2010年,通过财政投资评审节约财政资金1亿多元。
三是推行“乡财乡用县监管”试点改革。合并了乡镇财政所、结算组,实行“预算共编、账户统设、资金统调、采购统办、票据统管、集中收付”,理顺了乡镇财政管理体制,加强了对乡镇财政的监管。
四是推行会务统管。成立会务后勤股,统管全县会务工作,有效杜绝铺张浪费行为。从2007年至2010年,共统管大中型会议155次,节约会议资金52万多元。
五是推行“五笔会签”制度。在全县范围内,推行“五笔会签”制度,强化了财政监督制约机制。
六是推行财政管理信息化精细化。加大“金财工程”建设步伐,实现了县乡财政联网,建成财政系统信息平台,加快财政业务软件的运用步伐,提升了财政管理信息化、精细化水平和工作效率。
七是推行专项资金报账制。在对全县行政事业单位的银行账户清理的基础上,把符合集中核算的资金账户全部纳入会计结算中心集中统管,实行县级报账制,既杜绝了预算单位多头开户、设置账外账等违规行为,又保障了资金安全、规范了资金使用和管理。
八是推进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根据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的需要,把预算、国库分设,对所有财政性支出由国库直接拨付,既减少资金运行环节、保障资金安全,又促进财政支出达到早、准、快的目标。
九是推行惠农补贴兑付方式改革。将全县所有农户的基本信息录入“惠农补贴一折通”系统,建成“一折通”补贴平台,并把粮食综合直补、良种补贴、退耕还林补贴等涉农补贴资金全部纳入“一折通”兑付范畴,由金融部门将各项补贴资金直接兑付到农户持有的专用存折中,彻底杜绝了惠农补贴资金的截留挪用现象。
十是推行非税收入收缴分离管理制度改革。努力推进非税收入收缴分离制度改革步伐,草拟《富县非税收入收缴分离管理办法》,于2011年5月在全县范围内全面实行。从制度层面规范了非税收入征管。
十一是完善制度强管理。先后制定《政府采购管理办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住房公积金归集和使用管理办法》、《财政监督检查办法》等二十多项制度和办法,细化操作规程,堵塞管理漏洞,更重要的是增强了财政管理工作的透明度,最大限度地发挥财政资金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