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镇的“减法”和“加法”

2011-12-29 00:00:00李熔
新西部 2011年12期


  “周庄掌门人跳槽乌镇!”,2005年3月1日,一起特殊的人事变动被媒体炒得沸沸扬扬。时隔多年,周庄掌门人韩俭康谈起当年的“跳槽风波”,哑然失笑。“我当时真的是很欣赏他们的理念。”这个被韩俭康看好的理念,后来演变成了名动江湖的“乌镇模式”。
  草帽,墨镜,棉布衬衫。乌镇旅游公司的高级顾问邵云,一身江南打扮出现在记者面前。
  邵云是土生土长的乌镇人。乌镇刚开发时,他曾到周庄去考察过,那时乌镇的旅游还是镇政府在打造。
  1999年,乌镇旅游开发公司董事长陈向宏开始恢复乌镇本来的面貌,一点一点剥离掉繁杂的痕迹,并严格控制着过度商业化的泛滥,拉开了乌镇保护与开发的大幕。
  整体搬迁 整体规划
  “周庄当时的万山蹄太多了,乌镇在商业开发这块进行了有效的控制,一店一品,这么一来就恢复了过去那种原生态。”邵云并不讳言乌镇对周庄的“学习”与“超越”。他所说的万山蹄,是周庄最出名的美味,
  乌镇开始搞旅游时的背景是:口味越来越挑剔的游客对面目雷同的古镇开始不满。若没有自己的个性,新景区很难在竞争白热化的市场中立足,更别提存活下去了。
  “我是从景区旁五层楼高的百货大楼拆起的,当时骂声一片。”乌镇掌门人陈向宏说。东栅开发时,他提出“建新镇,保老镇”的思路,在新镇建成近6万平方米的建筑及配套设施,所有的现代化商业都放到新镇区去。而在老镇,则进行有针对性的搬迁及产权置换,共搬迁和拆除了1.6万平方米面积的不协调建筑,搬迁了7个工厂,同时对保护区域内所有商店都进行了产权置换。这种“减法”,使古镇的外围整体风貌得到了有效的恢复。
  陈向宏对西栅的改造则更加彻底。他采取“先整体搬迁,后规划返迁”的办法,将所有居民都迁了出去,对民居内居住格局和居住功能进行改造。
  “在西栅你可以看到,没有YPryeeUJ9hZ1No9LnOXpwcxG9SGuvPVGk4366Agokug=一根电线,我们地下埋下了22种管道和线路,包括无线网络覆盖,可以完全满足现代人的生活需求。它是这样的现代生活,但在街面上又看不到现代生活的痕迹,这就是我们乌镇的保护模式。”邵云说。
  乌镇是历史上江南富庶之地,留下许多古代生产场所的遗迹。西栅景区的改造抓住了这一特点,重点恢复展示乌镇的古代生产方式。一些水上市场和老店根据镇志的记载得以复建:按照一张100年前的乌镇照片,一个直径长达一米多的大铁锅仿制出来陈列在古铁锅厂:乌镇历史上有个有名的“酱园”,也修复开张了,按古法布置,几百只大酱缸整齐地排列在那里,乡下老师傅被请进酱园,专做手工酱菜和酱油,卖给游客的手工酱油贵至20元一瓶。老酒坊也开张了,古中药铺也开张了,古邮局也恢复了原貌。
  为了做到以旧修旧,修旧如故,陈向宏时时翻阅镇志,每个到旅游公司工作的员工,第一堂课学习的就是镇志。恢复原貌要按镇志上的记载,许多老房子改造参考的是《江南民宅》图片集。乌镇居民们看见建设者们把新木板熏黑,用来修复老建筑物,也看见把外乡的石桥拆来装在河上,而建于明清的昭明太子读书处的牌坊也从北栅搬到了西栅。
  “如果没有有序的保护和开发,也不可能有今天的乌镇。”邵云说道。
  如今在乌镇,无论是白天还是夜晚,都让人宛如梦境。沿河连绵起伏的“水阁”,古朴干净的街道,石拱桥,老牌坊,老作坊,西栅的每一个角落都散发出恒静之美,让人生出似水流年恍惚之感。
  “我们的目标是打造一个休闲度假的家园,让游客从繁杂的快节奏的生活中解脱出来,让人到了这里,能够住下来,休息下来。”邵云说。
  为老乌镇添加韵味
  对邵云来说,干净古朴的老街、石拱桥,沿河连绵起伏的老屋,这些还不是乌镇的全部。“构成这个古镇的应该是一种独特的韵味。”他说。
  邵云是西栅人,老邮局对面就是他原来的家。“所以我对当时历史的回忆,包括从母亲口里了解的香市的情况,把它融入到我们景区的建设中。这么一来,它就有一定的韵味。”
  乌镇在不断完善和充实景区内涵上有新突破,在向世人展示乌镇特有的民居水阁、老宅深巷、船拳皮影和民间作坊以外,还深层次地挖掘了民间传统文化,把许多鲜为人知的民间节俗、寿俗、礼俗、婚俗、衣俗等和丰富多彩的“蚕文化”推向旅游前沿,让茅盾笔下的“老通宝家乡风情”走出千百年尘封的古镇。
  “一个古镇如果没有民俗文化,那是—个没有灵魂的躯壳。”邵云说:“必须一丝不苟地挖掘一些民间的民俗的东西。”
  据邵云介绍,他们让民间童玩节在乌镇得到了“再生”,“过去我们称它为节很难说,只是民间的童玩活动,因为过去,到这段时间小孩子不读书了,农村孩子大家凑一块踢踢毽子,滚滚铁圈,我们因势利导地把这些东西进行了汇集,在暑期里面淋漓尽致地体现出来。”
  邵云还在乌镇恢复了一个船寮,也就是旧时修木船的工棚:打造了一个舟楫文化长廊,恢复了民俗风情浓郁的“乌镇香市”,并着手水乡婚礼习俗方面的搜集整理。
  “一定要挖掘它根深蒂固的、历史渊源比较长的、来自民间的,而且是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一些民俗文化和民俗活动。这样与这么一个古色古香的古镇相配套,就是一个完整的旅游景点。这样一个旅游景点,无论是西部,还是东部,游客都会喜欢的。”邵云认为这正是乌镇模式最值得借鉴的地方。
  乌镇掌门人陈向宏认为: “不能因为有旅游的影响而禁止旅游的发展,也不能把所有的民情、民俗封闭起来,成为标本。”乌镇选择了一个既使游客能够体验,又使当地居民能够独立生活的模式。
  “周庄掌门人跳槽乌镇!”2005年3月1日,一起特殊的人事变动被媒体炒得沸沸扬扬。时隔多年,周庄掌门人韩俭康谈起当年的“跳槽风波”,哑然失笑。“我当时真的是很欣赏他们的理念。”
  古镇的现代化管理
  “下午两点半以前,15间房要全部整理出来,到现在一间还没退出来。周日早上,乌镇西栅民宿的管理员姚国华刚给游客供应完早饭,看看时间,快10点钟了,他习惯性地焦虑起来。
  姚国华是西栅景区的返迁居民,如今在自己的老屋里以换工的形式做起了餐饮生意。2003年搬迁后,老屋的产权已经属于政府。“我们负责24小时管理,包括客房的清扫,公司则给我们这个经营场所,两张桌子做餐饮。”
  “现在的房子跟老早的不一样了。”虽然从外面看上去没变,但里面早已装修一新,现代化的设施一应俱全,甚至连直饮水都接到了房间里。过去的小窗子改成大窗,木板墙也改造成白墙。破破烂烂的老房子摇身一变,成了豪华舒适的临水客房,并打出了“西栅民宿”统一品牌。
  和姚国华一样以换工的形式返迁回来的还有三十几家居民。除了自己有意愿,还要经过公司的审核,然后考试、培训,才能上岗。他们基本上都能分到自己老宅当时的位置,姚国华一家五口负责管理15间客房,每天12点以后到下午两点以前,一家人忙得就跟打仗一样。
  “一过12点,总台的电话就催个不停了,跟抢房似的。有时前面的客人还没退,后面的客人已经到了。有时整好的房间客人还没来,没整好的房间客人却先来了。”姚国华说时,窗边的河道上,载满游客行李的船只正轻轻划过。
  陈向宏去美国考察时,发现那些古堡里的挤奶女工、手艺人都是旅游公司的工人,上班时穿着19世纪的衣服,下班后恢复真身,开汽车回家。在他看来,乌镇的开发应该保持原生态的古朴风格,但在管理上却完全应该借鉴和运用现代化的方法和手段。
  风景里的风景
  走到西栅大街的尽头,是乌镇景区的志愿者之家。这里每天免费供应凉茶,并由当地老人值班为游客提供服务。来自乌镇旅游公司的管理干部高昱萍用软糯亲切的乌镇话赞美着老人们的工作:“你们是我们景区里一道风景里的风景。这道风景能够让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感受到更加浓烈的生活气息。”
  志愿者协会的创始人冯培祥老人是乌镇当地乡绅,也是桐乡市政协委员,家在乌镇中市,自己有一个羊毛衫加工厂。“现在厂子不管了,叫我女儿管了。自己出来搞一些公益事业。”冯培祥老人说。
  2006年,乌镇西栅景区开始试营业,管理上有很多地方还不到位,冯培祥就把一些问题挑出来,给旅游公司提建议。“旅游公司的老总看了以后很重视,就鼓励我多动员几个人,帮助他们管理,所以我就组织了这个志愿者协会。”
  如今,志愿者协会成立5年,已经发展了100多位当地的老人加入。冯培祥还成立了好几个小组。写作组负责把乌镇过去的面貌用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来,音乐组则着手整理本地的音乐。“像这个景区里面,小桥流水,再有个音乐是很美好的。”
  陈向宏曾问冯培祥,你怎么想出来这个免费供应茶水?冯培祥回答:“服务要服务到游客心里去,那才叫服务呀。”他回想自己走过的许多地方,有时候吃力了,想休息一下或者想喝杯茶,走到哪里都要掏钱,心里很不舒服。“如果有个人叫我坐一下,不花钱,心里那种滋味是不能用钱来衡量的。”
  出于这种切身的感受,冯培祥在志愿者之家开设了一个免费供应凉茶的地方。这个小小的举措,颇得游客的心,这些老人也成了乌镇的另一个窗口。
  不难看出,无论是乌镇返迁的居民,还是志愿者协会的老乌镇人,他们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守护着被旅游改变的家乡古镇。
  他们心中珍藏的记忆,是水乡古镇的灵魂所在。
  他们融入到古镇的身影,是最美丽的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