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中国伦理学会慈孝文化专业委员会开展的中华小孝子培养工程在北京启动。该工程“旨在通过培养孩子孝心,在青少年中开展孝文化普及教育,引领青少年从小养成孝亲敬老美德”,工程计划通过5年时间培养百万孝子。
人心不古,孝道受损,社会风气普遍欠佳,这并非出自幻境,而是社会现实的写照。拿着国家俸禄的知识阶层,试图扭转改变这种状况,其用心之良苦,亦不应否认。只是抛出所谓的“中华小孝子培养工程”,实在过于荒谬。
小孝子工程,基于一种想当然的假设,即我们的青少年的孝道水准不合格。也许,慈孝文化专业委员会的专家们不以为然。那我要问了:你们这个工程,培养的对象倘若不是孝道不及格的孩子,那么,敢问小孝子工程还有大张旗鼓开展的合法性吗?假若孩子在家庭内受到良好的孝道熏陶,懂得敬重长辈,怀有爱心,你们的培养显然属于重复劳动。假若你们只招收孝道不达标的孩子专门培养,敢问你们这个工程如何招生呢?有哪个家长和孩子敢于承认自己的孝道心不够,到了需要把孩子送出去专门培养的地步?小孝子工程的预设是否成立,需要有令人信服的数据。不能用几个不着边际的调查结论,炮制这个轰轰烈烈的庞大工程。
即便我国的小孝子真的凤毛麟角,小孝子工程具备开工建设的合法性依据,该项目则不得不冒险行事。孝道不是科学,不是技术,没有标准的理论,没有法定的国家标准。孝道,只是心与行向善的完美融合,是个体依据具体情境的具体表现。没有哪个机构可以为孝道制定规章制度,或者传授给每个社会成员。孝道更多是对家庭行为的模仿。格林童话里那个木碗的故事,就是孩子观察父母言行的随机反应,无须旁人的说教。身教,是孝道一脉相承的重要载体。小孝子工程,其规模宏大,张口5年培养百万小孝子。我很纳闷,课堂性的教师言传,听众心里无法把你视作爹娘,你也无法给他们具体的恩爱,孝心怎能通过你们的培训来获得?不可言传性知识,必须由人们在生活实践中自学成才。
从这个意义上说,小孝子工程违背了教育规律。一个班级违背教育规律,笑话只是局部的。全国性的荒唐工程,难免成为世界性的笑柄,恐怕连后人也嗤之以鼻。
小孝子工程的倡导者,不自量力,以娱乐的形式启动这样的工程,作秀有余,以为孝道可以“量产”,不是闹剧又是什么?可偏偏这样的闹剧此起彼伏一乔布斯谢世,中国有机构声称要培养千名乔布斯,网友戏谑道:有中华小清官培养工程吗?
病态的社会,病态的工程,却以拯救中国的名义上演。如此闹剧,还是赶快收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