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有部分地区的空气监测引发关注和热议。PM2.5和PM10这两种空气监测标准也进入公众视野。11月15日,著名大气环境专家张远航称,若将PM2,5纳入评价,全国空气质量达标的城市会从现在的80%下降到20%。(据11月16日《中国青年报》)
据悉,我国目前使用的空气质量标准是在1982年发布实施的《大气环境质量标准》基础上,于1996年修改实施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其中将PM10和总悬浮微粒TSP列入“强制性”监测。可以确定地说,这样的评估体系早已落后许多年,而新闻中提到的将PM2.5纳入评价体系,也并不是新兴的呼声,中科院专家称,近10年“PM2.5浓度逐年在上升”。
PM2.5(指颗粒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由于颗粒更小、主要以气态存在,不容易被呼吸道所阻挡,进入人体内部更深,对人体健康危害极大,又被称为“可入肺颗粒物”,可以说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隐患杀手。
若将PM2.5纳入评价体系,全国空气质量达标的城市会从现在的80%下降到20%。面对如此让人难以接受的“指标刑罚”,谁也不能坦然了。是接受这20%,还是继续研究研究?
我们从来就不缺少这样的两难抉择。三聚氰胺事情发生后,我们面临是选择三聚氰胺还是选择低标准奶的问题。思念水饺出了问题,是选择拒绝问题水饺,还是继续吃符合新国标要求的思念水饺?面对四处肆虐的地沟油,是相信其符合9项检验标准,还是相信冰冷的现实?
问题是明摆着的,但各地环保局监测站对此却有不同的意见。他们认为,目前在花很大力气的情况下,才在治理PM10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如果突然加入PM2.5标准,环保部门的前期工作将“前功尽弃”,空气质量又会回到前些年的水平。另外,现有监测设备需要更新,投资将巨大。这不但会引起群众的忧虑,阻碍一些工厂的建设,还会损害当地的城市形象,影响招商引资工作。
但是,全国各地接连不断的大雾以及不断增加的灰霾天气,考验的不仅是民众的呼吸系统和肺,也同样考量着政府有关部门的态度。我们在举杯庆贺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包括土地、空气、河水等在内的环境污染也正在为我们敲响警钟。
前车之覆,后车可鉴,正如地沟油成了互害型社会的典型,从寻常百姓家的餐桌流向了机关食堂。PM2.5危害我们每一个人的健康,不能因为没有列入统计而忽视其危害性。空气质量不是靠欺瞒哄骗,更不是靠捂盖子,明白了这些道理,空气质量到底由谁说了算?就不是一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