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年,他累计出诊5000多次,步行60多万公里,诊治患者13万余人次,从未出现过一起医疗事故和医患纠纷。位于怒江西岸的害扎村民小组,没有桥,只能以传统的溜索方式渡江。为了替病人看病,他学会了溜索,因而被称为“索道医生”。
邓前堆又得奖了
11月16日,邓前堆从北京载誉归来。这一次陪伴他一起回到家乡的,是一张“全国职工职业道德建设个人标兵”奖状。
而在今年9月下旬,他才刚刚在北京参加了另一场颁奖典礼,那一次他获得的是“全国敬业奉献模范”荣誉称号。
在云南怒江州福贡县石月亮乡拉马底村干了28年的乡村医生,邓前堆从来没有像今年这样风光过。28年间,他一直靠溜索行走在怒江两岸,默默无闻地给村民看病,直到今年年初被媒体记者的镜头偶然“捕获”。
初中生拜师学医
邓前堆今年9月到北京领奖的那几天,每天最少要接到五、六个村民打来的电话。村民们都知道邓前堆到北京领奖去了,他们最怕的是,出了名的邓前堆会被调到城里工作,再也不回拉马底村了。
领了奖的邓前堆,立马就往村里赶,他说,“要当一辈子乡村医生。”
邓前堆与乡村医生结缘,要追溯到1983年。
那一年,从福贡县第二中学初中毕业的邓前堆,随哥哥一起到缅甸做生意。所谓的生意就是从怒江背一些油、米等日用品到缅甸去贩卖。
“走三天三夜就能到缅甸。”邓前堆这样概略地描述他的经商经历。
钱没赚到多少,路途的艰辛也自不必说。更不幸的是,在返回途中,他还染上了严重的痢疾。“怎样回来的都不知道,感觉自己快要死掉时,一个背着红十字药箱的人出现了。”邓前堆回忆说。
4天后,邓前堆康复了。是当时的村医友向叶给他看的病。这次经历,让他切身感受到乡村医生的重要与神圣。
友向叶医生想找一个助手,知道邓前堆初中毕业,就问他想不想当医生?邓前堆没有一点犹豫就答应了。于是,经过乡卫生院批准,邓前堆成为了友医生的学徒。
“对病人要温柔。”邓医生回忆,师傅在教授他医术的同时,还时常教诲他要耐心地对待病人。
除了跟友医生在工作中学医外,邓前堆还在乡卫生院学习过半年。几年后,友向叶医生当了村干部,邓前堆就成了拉马底村的骨干乡村医生。
拉马底,怒族语的意思就是“拉马平整出来的土地”。拉马底村有6个村民小组,除位于怒江江边的拉马底小组位于省道瓦贡公路边上,其他5个小组都不通公路。全村60%以上的群众散居分布于50度坡以上的怒江峡谷两岸的半山腰上,其中有3个组还被隔在了怒江西岸。
怒江大峡谷及其两岸的碧罗雪山、高黎贡山层峦叠嶂、危岩耸立、悬崖陡峭,谷中水流湍急、汹涌澎湃。自古以来,这里的交通就十分不便,正所谓“岩羊无路走,猴子也发愁”。整个怒江只有几处水势稍缓的渡口可用木船摆渡,除此而外,其他地方既无法架桥,又不能涉渡,两岸的怒族人只有依靠溜索这种古老的渡江工具,保持与外界的交往和联系。
因为行医,邓前堆也学会了溜索。溜索28年
今年春节,拉马底村搞了一次特别的比赛——溜索比赛。邓前堆39秒滑完全程,夺得了冠军。
“我平均每个月都要到对岸出诊七、八次,溜索溜熟了,有经验。”邓前堆说。
拉马底村位于怒江西岸的3个组,有两个组通人马吊桥,而害扎村民小组则需要通过溜索渡江。 “若不能溜索过江,就需要绕一天的山路才能走到公路上,所以,一般小病他们不会去医院看,需要我走村入户为他们打针送药。”最多的时候,邓前堆一个月得去对岸十几次。
每次溜索过江时,邓前堆就会将两根拇指粗的麻绳对折,分别勒住腰部和臀部,仔细地打好绳结,扣住滑轮挂钩,整个身体就悬挂在了钢索上。在滑向对面之前,他还不忘再检查一遍斜挎在身上的药箱是否稳当。一切妥当后,他才会使劲用脚一蹬,让滑轮带着他向对岸滑去。
邓前堆来回往返的这条索道长120米,钢索距江面高30米左右。当地村民说,从索道上掉下去,要么摔伤,要么摔死。在邓前堆记忆中,这里已掉下去20多个人,最近一次是3年前,害扎村一个村民喝醉了,绳子没扣好掉了下去。
“我过溜出过事,胆子很小,根本不敢太快。”邓前堆回忆说。
有一次,他从高处俯冲滑向对面时,因速度太快,没刹住,一下子撞到了对岸固定溜索的柱子上。“差点就撞死了,伤得路都走不了。”
从那之后,邓前堆格外小心,还总结出一套溜索经验:一过江心,左手就开始暗暗加力控制速度,离对岸还有三、四米时就可松力,凭最后一丝惯性冲过去。
一个仲夏之夜,害扎村民小组普阿扎、害阿巧夫妻两人吵着吵着就打了起来,普阿扎的大拇指给砍伤了。邓前堆接到电话已经10点多了,他背上药箱就走。站在只听得到水声的夜幕里,邓前堆鼓足勇气,左手握住溜索,右手持手电筒,在暗夜中溜索过江。
“我一年总要有七、八次都是半夜到对岸出急诊,天黑不见五指,打着手电筒溜索最危险。”邓前堆说,“老百姓如果不是病痛严重到没法过江,一般是不会轻易开口叫我过去的。”
2009年春节前夕,害扎村民小组一户人家房屋起火,邓前堆听说后就背上药箱,赶到着火的开扒俄老人家,发现老人头皮被烧伤。邓前堆替老人清创、上药后,又开始输液,输液瓶就挂在一旁的树枝上。
开扒俄是村里的孤寡户,下山、溜索前来村卫生室换药不方便。邓前堆连续一周每天都溜索过江,赶到老人身边为他换药打针,直到老人痊愈。
“全日制”大夫
邓前堆有一个习惯,无论走到哪儿,即便是走亲戚,都会随身带着医药箱。这样,一旦碰到有急诊,他就能以最快的速度赶到病人那儿。
医药箱里的必备物品是血管钳、注射器、酒精和肾上腺素药品。“如果有人突然昏倒或者病人输液有反应,往往就靠这个急救,这是我们乡村医生救命的‘法宝’。”邓前堆解释说。
7年前,邓前堆患急性胰腺炎,乡卫生院派人把他送到县医院治疗。1000元的住院费把他吓住了,他只让医生开了400元的针剂,带回家让媳妇帮他打。
“我是医生,还会打个针,这个病如果换其他人得,那不得急死啊!”说起看病贵,邓前堆深有感触。
拉马底村卫生室的药品柜,仅有50多种药品,价格最贵的药品是宫血宁胶囊,25元一盒:用量最大的药品是青霉素,几毛钱一支。
“到县上和乡上看病,医院开药都是一盒一盒地开,价钱很贵。邓医生给我们看病,就是几粒几粒地开,吃完了,病也好了,不会浪费。”培见组的打立叶看病就只认邓前堆。
邓前堆坚持每月上山巡诊一次。巡诊前,他先打电话告诉村民小组长,通知有病、需药的村民到指定地点集中。如果哪位病人没来“集中报到”,他就“送医上门”,亲自看了才放心。有的村民不识字,邓前堆就在药包包上用笔涂圈圈,涂几个圈,就代表一次吃几片。
每3个月,他还会给全村儿童做体检,走完全村6个小组,要花七、八天的时间。
去年雨季的一天,邓前堆在睡梦中接到电话,说老娃当村民小组的此友生在山中采石耳时不慎摔下悬崖。邓前堆急忙背上药箱,爬了3个小时的山路,才赶到病人家里。他对病人进行了检查,未发现骨折、脱位现象。等他对暴露的伤口进行止血、消炎等常规处理后,天已经亮了。
尽管第二天病人家属说病人情况很好,他还是又爬了3个多小时山路前去查看,见病人确实没有危险,才放下心来。
余秀花是马吉乡旺基独村的村民,患有胆结石,差不多每个月都要打消炎针。“邓医生好着呢,你只要打个电话给他,他很快就过来帮你看病,就是再晚都会来,不会诓人。”余秀花说。
不管跑多远的山路,邓前堆仅按照规定收取医药费,从未收过一分钱的出诊费。
2009年夏天,邓前堆的妻子达付恒干农活时摔断了3根肋骨,但身为医生的邓前堆却没有时间照顾妻子。在广东打工的儿子只好放弃了工作,回家照顾生病的母亲。
提起这事,邓前堆的眼睛也不由得红了。
三个心愿
邓前堆回忆说,28年前他当上乡村医生时,每个月工资有8元,每年全村还给他凑150公斤粮食,很多人都羡慕这份工作。但是,这些年,乡村医生已很少有人愿意做了,因为收入实在是太低。2010年7月之前,邓前堆每月只有120元的工资,此后,因为要负责计划生育工作,工资才提高到400元。
乡村医生不仅收入低,购买药品还要先行垫付。到2010年底,邓前堆用于购买药品的个人贷款已达2.5万多元。
福贡县是国家级贫困县,拉马底村是贫困村,村民一年的纯收入只有1480元。遇到病人一时拿不出治疗费,邓前堆就让他们先欠着。 “如果因为付不出钱就不给人家看病,我开不了这个口,我也是穷老百姓,我知道他们的苦。”
邓前堆手里积攒了1000多元的欠账条。今年1月,当地政府从石月亮乡民政办医疗救助款中拿出钱来,替乡亲们还上了拖欠邓前堆的部分医药费。
由于待遇太低,有3名曾与邓前堆一起工作的乡村医生都先后离开了,但邓前堆坚持了下来。
“我不干,这么贫穷的村寨,谁愿意来干医生呢?”邓前堆觉得为村民减轻病痛,远比自己赚钱重要。
不过,最令邓前堆难过的是,因交通不便只能眼看着病人与亲人阴阳两隔。
去年夏天,邓前堆接到电话,得知老娃当村民小组副组长此永生被石头砸伤了,他背着药箱就往害扎溜索跑。没多久,电话又打过来说:“来不及了,人已经不行了!”
这种情况,在邓前堆行医过程中遇到过不止一次。
“如果有座桥,有公路,他们就能及时得到救治。”修桥,成了邓前堆最大的心愿。
2011年11月23日,也就是邓前堆从北京领奖回到家乡一个星期之后,他的心愿变成了现实——怒江拉马底索改桥工程“连心桥”正式建成通车。
拉马底索改桥工程是今年年初媒体报道邓前堆事迹后,交通部和云南省决定共同出资修建的,7月1日正式开工。在通车仪式现场,邓前堆代表拉马底村民与交通部、云南省有关领导一起,揭开了“连心桥”的红绸子。他还用大家叫他“索道医生”的谐音开玩笑地说,“我现在是真正的‘随叫随到’医生了。”
最大的心愿实现了,邓前堆还有另外两个心愿。
2008年,邓前堆开始到怒江卫校乡村医生专业就读,2009年又参加了云南省“兴边富民”工程乡村医生在岗培训。生活在深山的乡亲,一不小心就会摔伤,需要更专业的治疗。邓前堆的心愿之一,就是有机会多学一些接骨方面的知识。
今年夏天,邓前堆有机会到云南省中医医院骨伤科和针灸科进修了20天。省中医院免去了他的学费和饮食起居费,还授予他“云南省中医医院荣誉职工”称号。
“希望我们这批乡村医生老了,没有力气看病的时候,国家能够出一些政策解决我们将来的生活问题。”这是邓前堆的最后一个心愿。
应当说,这个愿望,是邓前堆的,也是全国100万乡村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