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中日之间必有一战,你站在哪一方?”在中国待了8年的日本人加藤嘉一,已经不知道是第几次面对这个问题了。2011年8月23日晚,广州华乐路唐宁书店二层的昏黄灯光下,一个“90后”女读者向加藤嘉一提出一个敏感话题。
“我只回答两句话:第一,我是日本人;第二,我永远为日本的国家利益服务。”说完,全场安静了大约三四秒钟,此后就响起了掌声。
书店拥挤的空间里站满了百余位读者,基本都是“80后”、“90后”,无论他们是否真的懂得何为“国家利益”,但他们并不吝惜将掌声献给这个敢于言说“永远为国家利益服务”的日本人。
“我是日本人”
然而就在今年7月的香港书展上,加藤嘉一高调地宣传他的繁体字版新书《爱国贼》,此书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在中国内地出版。
那么,“爱国”和“永远为国家利益服务”有什么区别呢?
他在该书中写道:“日本人不可能那么轻易放弃自己的国籍,因为你换国籍,本身意味着对自己和祖国的背叛。”
他如此高调地强调自己的“日本人身份”,也给他带来了麻烦,自从他给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版写专栏以来,他的电子邮箱地址就附在每篇文后,结果,他每天平均都会收到将近300封邮件,“90%以上都是骂我的”,也有理性探讨的邮件,加藤嘉一觉得这些可以让他更深入地了解中国人的心态机制。
无论面对怎样的指责和谩骂,他总是很沉得住气,就像他在演讲时经常安抚台下听众时说的:“别激动。”
他俘获了年轻人的心
如今在日本书店的显眼位置上,都可以看到加藤嘉一新书的日文版,以及印有如此句子的宣传海报:在中国最有名的日本人。
加藤嘉一却不以为然,因为在他看来,中国最有名气的日本人其实是AV女优苍井空,他曾经开玩笑地说,日本的很多对华政策,应该让苍井空来宣传,那至少一半的人(男人)就会闭嘴了。他的观点几乎和日本主流媒体不谋而合,日本公立电视台NHK旗下的面对中国读者的中文电子杂志《新鲜日本》就请来了苍井空作为封面人物。
从这个玩笑中可以看到加藤嘉一的观点:怎么说比说什么更重要。如何用那些接受度最好、影响力最广、亲和力最高的方式来说,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用他们喜欢的方式取得他们的接受,加藤嘉一做到了。他在中国高校的巡回演讲,更是让他写作的《中国的逻辑》一书顺利地登上了畅销书榜。截至本刊记者发稿时,他的新浪微博粉丝有77万,尽管他只发了789条微博。
他已经被接受,无论在唐宁书店还是广州南国书香节的演讲现场,“80后”、“90后”成了他读者群的基本构成,加藤嘉一英俊的外表、高大的身材和从容的笑脸,让很多读者不但觉得他是畅销书作家,还是自己眼中的明星和偶像。
一个广州执信中学的学生,在自己的新浪微博中为加藤嘉一辩护道:“老爸说加藤嘉一的书在批评中国人的素质低下,但我不这么认为!他仅仅是在很客观地分析两国之间的文化差异!”很多排队拿到加藤嘉一亲笔签名新书的80、90后读者,都会在自己的微博上拍照“秀”一下;在唐宁书店的演讲现场,本刊记者身旁的一位中学生就一边听,一边把精彩的句子发在自己班级的QQ群中,并且炫耀地说:我见到加藤嘉一了。
女粉丝在百度贴吧“加藤嘉一吧”中写道:“加藤君太令我佩服了!同样是青年,差别太大了!相当理性,文质彬彬,分析力、承受能力太强了!智商、情商、逆境商都高啊,不愧是金牛座的榜样!”
对于加藤嘉一的质疑声音也从未停止。曾写作《歌舞伎町案内人》、《日本有病》等书的旅日华人李小牧,在日文版的《新闻周刊》上发表了一篇指责加藤嘉一“在中国就说日本的坏话”,李小牧写道:“年纪轻轻的日本人单枪匹马在中国打拼,要取得这样的成功肯定吃了不少苦吧。但这并不等于你就可以利用日本,利用日本人。你很了解中国一般读者的心理,他们喜欢听日本的坏话。不过,中国的有识之士早就觉察到了这种欺瞒性。新浪微博上有人指出了这个问题,你应该也有所觉察,但你却装着不知道。”
对此,加藤嘉一并未回应。
穷孩子的“政治家梦”
2005年4月10日,加藤嘉一清晰地记得,那是他第一次出现在中国的电视媒体上,凤凰卫视台由胡一虎主持的新闻节目《全球连线》,请身在北京的加藤嘉一分析当时中国的反日游行示威。
胡一虎问:你觉得责任在中国还是日本?加藤嘉一忽然顿住了,因为这是一道两难的选择题,无论选哪个后果都是毁灭性的。他巧妙地化解了这个问题,说中日之间应该跨越历史障碍,保持理智的关系。
那时,很少有人知道他生于1984年,是个十足的日本80后。13岁时,父亲破产被黑帮逼债,他经常作为家庭的代表和黑帮谈判,那些人会对他拳打脚踢,甚至他的脖颈部位至今还留有被打火机烧伤的痕迹,但他从不还手,“因为我们欠了债,这是基本礼仪”。
此后,加藤嘉一一家不断地为了躲债而迁移,4年中搬家20多次。但父亲的经济状况并未好转,所以加藤嘉一开始早上3点半起床送报纸,送完回家吃饭后继续去上学。“有一次,我们家只剩了500日元(大约30元人民币),那时候,我带着弟弟和妹妹去附近的大超市品尝摆着的食品,日本几乎所有的超市都有‘试食角’。我不能让他们俩饿死。”加藤嘉一一家还住过日本的“廉租房”,“三室一厅,月租折合人民币大概2000元,那在日本是非常便宜的房子,而且地理位置还不错。”
他考上了日本最好,甚至也是亚洲最好的大学——东京大学法学部,但他在那里结识了一位来自北大的老师,所以在完全不识中文的情况下,他从东京大学退学,来到北大国际关系学院就读。
很多人以为加藤嘉一来北大是源于北大的名声,但显然东京大学在国际上的排名比北大更靠前,加藤嘉一坦言,来北大是因为有奖学金,这样省下的钱就可以帮助弟弟妹妹读大学。刚来到北大时,他身无分文,怎么办?他想到了北大对面的肯德基,在那里打工,每小时赚8块钱,还供饭,这就是他在中国的“第一桶金”。
加藤嘉一2003年来到北大,2005年在《全球连线》节目中出镜走红,此后,《金融时报》等多家媒体邀请他开设专栏,他也经常出现在凤凰卫视《锵锵三人行》或是中央电视台的《每日关注》等节目中,以一个日本在华留学生的视角来审视中国和中日关系。他还连续出版了《从伊豆到北京有多远》、《中国,我误解你了吗?》、《中国的逻辑》等6本书。
可能是有过少年时面对黑帮的经历,他还在中日合拍电视剧《滴泪痣》中演了一名黑帮成员,给了黄圣依一巴掌。
加藤嘉一在中国的生活状态,可以用“孤独”来形容。他不玩游戏,不去酒吧,不交女朋友,几乎没有娱乐,每天就是读书、写作,然后结交一些中国的精英人士,要么行走于中国城市之间,了解这个日本一衣带水的邻邦。
“本来我住在北大,但是我发现那样我根本没法看书,因为总有人来找我,所以我就每月花2000元去校外租了房子,这样,每天在地铁上的3个小时我就可以专心看书了。”加藤嘉一说,他身边的北大中国同学都在忙着“找工作、找房子、找对象”,“大家都太忙了,‘忙’字怎么写,‘心’和‘亡’,忙就是心死啊。所以很多人都不太关心国家或者社会问题,因为太忙了,幸好有微博。”在他看来,中国政府也是世界上最忙的政府,他和从中央到地方的很多官员吃过饭,加藤嘉一觉得他们都很急,“我总是对日本人说,别以为中国政府什么都不做,他们做的非常多。”
而且他发现,北大的同学毕业后去了世界500强的外企,可是他们却不看书了,“他们更爱买时尚杂志了,喜欢把自己打扮得更漂亮,但是很少看书了。”
加藤嘉一也很忙,经常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在演讲中,由于缺乏睡眠而浮现的眼袋和疲惫挂在他的脸上,但丝毫没有影响他的思维能力和敏捷度。在听到每个问题不超过3秒钟之后,他就可以明确地告诉提问者:这个问题,我可以回答你几点:第一、第二、第三……
他最崇拜的政治人物是奥巴马。“开放的思想、清晰的头脑和帅气的外表,他都具有,我也基本具备,但还在提升中。”他想做一个奥巴马一样来自草根阶层的政治家,所以在来到中国8年之后,他已经在考虑前往美国,把每个重要国家都经历一遍。
通过跑步了解中国
2008年5月,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北大接见了作为留学生代表的加藤嘉一。这个画面在日本电视台播出时曾经引发电视机前的惊叹声一片。
加藤嘉一觉得中国人都很适合做记者,“因为他们对什么都怀疑”。有一次,加藤嘉一回到日本,去外务省(外交部)去见一名官员,门卫只问了句“您是加藤先生吗”,就放他进去了,入住酒店也是,只问了句“您是加藤先生吗”,连身份证件都不看,这让他感到很震惊,“日本人对什么都很信任”。日本政界在就对华政策等问题做决策咨询时,加藤嘉一也作为青年代表出席了,他成了日本人眼中最了解中国的人。
而在中国,这位被胡锦涛主席接见的日本留学生的影响力也与日俱增。某日,他写了一篇有关民族问题的文章,第二日,中央办公厅领导就通过电话找到加藤嘉一,想听取他对某些问题的看法。加藤嘉一觉得十分惊讶,“如此开放的政府,没有任何一个国家会如此重视一个留学生的意见。”
加藤嘉一甚至成了日本人了解中国的一个特殊渠道。在日本的电视节目中,加藤嘉一的身份是“在中国最有名气的日本新闻工作者”。在原NHK著名主持人池上彰主持的一档时事论坛节目中,加藤嘉一作为“了解中国的人”侃侃而谈,他说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姜瑜在公共视野中看似很强悍,但生活中人很温厚。很多看过那期节目的人都觉得,那是日本电视节目中出现过的对中国最为客观公正的评价,出自加藤嘉一之口。
如今的加藤嘉一,把几大本中日两国政商精英人士的名片锁在自己的柜子里,这是他未来发展的必要条件。日本的电视节目主持人就赞赏加藤嘉一“将来可以做日本的外交大臣(外交部长)”。
那么,加藤嘉一是如何了解中国的呢?
来到广州,加藤嘉一就会到珠江边跑步,和随处可见的大爷、大妈聊天,跑步、聊天的方式几乎被他推广到了每一个他去过的中国城市。加藤嘉一到深圳时,在街上随机问了100个人:你是深圳人吗?结果,没有一个人回答说:我是深圳人。加藤嘉一由此觉得,这座移民城市的归属感还并未真正深入人心。
加藤嘉一对于中国同龄人的弱点也了如指掌。“中国大学生总有一种乌托邦式的逻辑,所以一旦遇上工作环境不佳、同事不好相处、领导要求苛刻,他们就立刻辞职不做。”在加藤嘉一眼里中国大学生缺乏生存和社交能力。
他说:“我们读大学无非就是寻找自己和社会的关系,弄清自己跟社会的契合点在哪里。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在麦当劳打工比去高盛实习实用多了。”他也对中国学生优点赞赏有加。“中国学生的英语太好了,我经常以此来批评日本学生。”
至于中国的80、90后把自己视作明星和偶像,加藤嘉一对此的认识异常清醒:“我喜欢和中国的80、90后打交道,并非因为同龄人好沟通,而是因为他们是中国的未来,当80后登上中国的政治舞台时,中国的变化会很大。”
加藤嘉一曾犹豫是否要接受时尚杂志的专访,因为他觉得自己是搞时政的,完全不时尚,但是考虑到可以让自己过于严肃的形象得到缓和,他还是答应了。
同样是讲“维护国家利益”,为何日本人加藤嘉一比中国的“爱国愤青”得到了更多中国80、90后的支持和追捧呢,这也许就是他的“怎么说比说什么更重要”的哲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