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因为匿

2011-12-29 00:00:00刘润生
看世界 2011年18期


  一提到“暴力”,人们想到的一般都是流血、有肉体接触的暴力。但随着“和平与发展”日益成为国际社会的主题,也随着人类交流逐渐广泛并虚拟化,各种“隐暴力”慢慢显现,并引起人们的重视。“慈善暴力”、“语言暴力”等都是“隐暴力”的不同形式,而“网络暴力”在近年来更成为一个被广泛热议的问题。
  
  当人肉搜索过了火
  
  在中国,“网络暴力”开始引起公众的注意,可以说源自于2006年初的“高跟鞋虐猫”事件,而2个月后的“铜须门”事件推波助澜,引起了网民铺天盖地的指责,在围观网民一道道“网络通缉令”的强烈攻势下,事件主角的个人隐私和祖宗十八代都被公开示众,正常生活受到了莫大的影响,这就是网民戏称的“人肉搜索”。
  一开始,虽然被“人肉”的当事人在心理上受到了剧烈的冲击,但是相对于网络为人们提供发挥正义舆论力量作用这一平台来说,人们更为后者的神奇感到欢欣鼓舞。在此之前,人们对很多“非正义”、“不道德”之事,经常都是知之而无能为之,现在只需要坐在电脑前,敲一敲键盘,点一点鼠标就可以让引起公愤者原形毕露,实在大快人心。
  然而,还不到两年,一句“很黄很暴力”所带来的问题,让人们提出并开始反思“网络暴力”这一现象。2007年底,陈冠希和张柏芝的“艳照门”事件在网络上引发了阵阵热浪。北京一名13岁的女中学生,因为在接受某电视台采访时对事件点评了一句“很黄很暴力”,随即成为“网络暴力”的受害者,她的生日、所在学校、家庭地址,甚至电话号码都在极短的时间内被网友曝光,网上随后出现的海量恶搞视频、漫画、段子更是让这个尚未成年的女孩身心受到严重伤害,直到最后,她的父母出面写稿发文章,谴责这种“人肉”暴行。
  “人肉搜索”的动机源自于网民的公共道德意识,而这种意识一旦被利用也容易滋生“网络暴力”。2007年的“丁香小慧受虐事件”便是一宗典型的利用网民公共道德博取同情,随后“人肉搜索”而产生的“网络暴力事件”。
  2007年7月中旬,一位名叫丁香小慧的女孩遭后妈虐待的事件经某电视台曝光之后,一些网站和知名论坛以《史上最恶毒后妈把女儿打得狂吐鲜血》等有罪推定式的标题加以夸大报道,随后立即被疯狂转载。这一“史上之最”系列的帖子一经转载不久,就有网民“人肉”出女儿丁香小慧的继母陈彩诗的住址,并上门谩骂她为“最恶毒的后妈”。一波又一波的责骂和污蔑让这名年轻的后妈承受不住巨大的压力,最后只能求助媒体,跪地喊冤。后来,为了陈彩诗的安全,当地公安机关不得不把陈保护起来,以防止“网络暴力”发展成“现实暴力”。经过公安机关的调查和网民的后续确认,“丁香小慧事件”最终以“善意的谎言”逐渐平息。
  事实是,6岁的丁香小慧从未遭到后母的毒打,而是因为丁香小慧患病,家庭无法承担医疗费用。因而有“网络高人”毛遂自荐,说他可以利用网民的同情心和道德感,通过网络炒作让八方支援,达到一劳永逸的效果。
  “网络高人”深知如果单单炒作小女孩得重病,肯定难以奏效,因为网络上类似事件太多,网民已经产生了“心有余而力不足”的麻木。只有制造一系列的谜团,揭露所谓人性的丑恶,网友才会震惊和关注。于是,“网络高人”用几天的时间,酝酿出了整个“丁香小慧被后妈毒打事件”。
  “网络高人”对网民们描述了这么一个善意的谎言之后,在“史上最毒的继母”、“史上最冤的继母”和“史上最可耻的新闻”的网络口水战中,也是因为网络,一场由多家网站发起的“救救丁香小慧”捐助活动也在悄悄进行。
  “网络高人”的目的达到了,但是,在这个带有戏剧色彩的事件中,被“网络暴力”伤害最深的可能要算丁香小慧的继母了。在“网络暴力”这种不对称的暴力中,一个人在虚拟世界里无数人的攻击之下难以有招架之力,就像丁香小慧的继母一样,这些网络事件还未得到证实,网民就轮番猛炸,发表无根无据的侮辱性言论,使她在来不及借助网络以澄清真相之前,就被暴力口水淹没。
  现在,网上越来越多的网民似乎也认识到了这个问题。在丁香小慧事件的真相昭然于世之后,一位网友说,在真相出来之前,那位后妈就被骂得狗血淋头,甚至被众多正义之士威胁要索取性命,这不能不说是“网络暴力”的最好反映。
  今年8月中旬,一篇《陕西安康市宁陕县副县长唐新成与女干部艳照遭曝光》的帖子出现华商网论坛,又是随即被各大论坛转载,又是网友在微博里疯狂转发。
  原来,被疯传的“艳照”是一名叫“网络特工”的发帖人弄虚作假移植出来并传到网上的裸照。自8月9日起,“网络特工”便在网上多次联系宁陕县政府办,要求当事人向其汇款2万元,要是不汇款,就将唐新成的“艳照”发到网上晒晒。8月25日,陕西省宁陕县外宣传办公室通过调查证实这些裸照属移植照片,随后对嫌疑人“网络特工”进行抓捕。唐新成所遭受到的“网络暴力”,其恶劣程度似乎已经不亚于在光天化日之下真刀实枪的抢劫。
  8月21日晚,一条名为“史上最牛的超速拍照取证图”的配图微博在网上流传蔓延,图片中是一位司机,这名司机技术似乎已经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他一边驾驶一边摸向副驾驶座位女孩的胸部。图为画面为电子眼所拍,时间为2011年7月29日14点56分30秒。拍摄地点为四川绵阳s205线0356km+180m路段。随后,又是“人肉搜索”,以接近360°的视角把这名司机的私人信息揪了出来。该“摸奶门”事件一出现,又迅速引来一波波关于“网络暴力”的讨论。
  
  匿名:以键盘为武器
  
  在网络上,大多数网民并没有对事件进行真实全面的了解,一般只是以一颗同情心和道德意识,根据自己单一片面的信息来源,夹杂着主观臆断,对信息进行复制、修改并转播。中国青少年心理化教育中心实践基地总督导应力教授认为,“良好的动机一般情况下会引发正面的行为,但在一些情况下,动机和行为结果却会出现偏差甚至相悖的情况”。这种情况一旦出现,“网络暴力”便产生了。
  虽然复制、修改和转播都发生在虚拟的网络,然而,“网络是虚拟的,伤害却是真实的。”江西省社科院教授李云龙认为,所谓的“网络暴力”,简而言之就是在虚拟的网络中,“以键盘为武器”群体攻击他人,仗着网友的匿名身份肆无忌惮地对事件当事人进行抨击,却不用为自己的行为负任何责任。
  随着网络的日益普及,“以键盘为武器”的人群越来越庞大,因而“网络暴力”问题也越发明显,正因为如此,几年来,如何减少网络暴力的讨论就从细水长流汇成一股潮流。其中,最大的争议或许就是是否采用实名制这个问题了。
  支持网络匿名的人认为,通过实名制解决“网络暴力”问题是十分不现实的想法,在当今私有财产明显增多、公民自由要求强烈的形势下,网民更关注的已经不是生存和小概率的人身安全问题,而是自由,他们更多需要的是私密受到保护。而“匿名身份”便能给了网民一个自由表达的环境,即使由此产生了一些违法违规的“网络暴力”事件,也是追求言论自由必然付出的代价。也有人认为,网络的魅力就在于匿名,用实名发帖,没有安全感,无法施展手脚,难以完全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在网上将很难看到精彩的文章。
  
  “实名制”是大势所趋
  
  支持“实名制”的人认为,“网络暴力”之所以不断发生,正是因为网民的“匿名身份”让他们随心所欲地发表言论,而不必因责任而担忧,现实世界中的正人君子和贤妻良母,在网络上套上一个模糊并统一了身份的匿名面具,立即华丽变身为“隐形人”。而网民一旦无所顾虑,便带来了污言秽语、恶意的谣言或煽动性言论,使网络成为一种伤人的平台,俨然一个粗野、偏执、刻薄和低级趣味的天堂。
  
  日本名古屋大学的心理研究小组对于网络上的“匿名现象”也是颇为忧虑,该小组认为,通常人们会遵守社会规范,但如果匿名的方式确定自己不会受到惩罚或责备,他就更倾向于违反规则来保全自己。
  正是有这样的忧虑,早在2008年,率先提出网络进入“Web2.0”时代概念的蒂姆·奥莱利和维基百科创始人吉米·威尔斯就曾先后推出七条“博客行为准则”,都强烈主张网民必须“实名制”注册和评论。
  现在,《华盛顿邮报》和《纽约时报》以及其他一些美国主流媒体也已开始考虑要求评论者先注册,提供某些特定的个人信息之后再发表评论。美国政府最近发布的《网络空间国际战略》报告也说“数字世界将不再是一个没有法律约束的疆域”。报告认为,现在已经是时候给网民一个有所约束的自由网络了。
  支持“实名制”的还有Facebook市场部经理兰迪·扎克伯格,她说:“实名制下的网络游民表现得更加文明……我认为人们通过匿名隐藏自己的身份,使他们感觉像藏身紧闭的门后,可以言无所忌。”因而她也呼吁:“我想是时候驱逐那些游荡在网络各处的假面舞者了。”
  虽然“实名制”有诸多不合理之处,但是,正如美国主流媒体所做的那样,越来越多的网络专家指出,网络实行“实名制”似乎已是大势所趋,这一制度也将逐渐得到广泛认同。只是,目前在中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中国互联网络信NiNRX7aedmisTcE2JWhdzg==息中心互联网发展研究部主任刘冰便认为,想在国内一步到位实行“实名制”是很难的,但是可以让网民在“实名”和“匿名”之间有所选择,然后鼓励并引导大家实名上网、诚信上网。比如让“实名制”上网的网民比匿名上网的网民在浏览网站和使用即时通讯工具给予便利等等。
  
  关键还是网民
  
  不过,对于防止或减少“网络暴力”的努力,也有不少人认为:“实名制”最终对解决“网络暴力”问题没有实质性效果,而网络匿名身份也不是“网络暴力”产生的主要原因。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陈力丹便认为,“网络暴力”产生的主要原因并不在于匿名性,而是在于网络发言者的素质不高。在现有的技术手段下,如果一个人在网上言论不当,有关部门想追查,很快就能查到这个人的真实身份,只是在目前,很多网络暴力事件并未上升到司法程序。
  清华大学教授金兼斌也认为实名制和匿名制只是网民上网身份的不同形式,最终在解决“网络暴力”问题上并不会起到多大作用,“只要你在网上活动过,就留下了蛛丝马迹,要找是肯定能找到的。未来当人们逐渐认识到这个情况后,实名和匿名之间的落差会越来越小”。因而金教授认为,只有让越来越多的网民认识到“匿名身份”并不能保证自己在网络上横冲直撞依然高枕无忧,从而谨慎约束自己在网络上的行为,才能最终逐渐消除越来越多的网络暴力事件。
  从近几年的网络状况来看,应力教授认为,假如不遏制这种打破道德底线的“网络暴力”现象,也许有一天,可能诱发群体性恐慌,会使人减弱对网络的信任感。实际上,至少在目前,网络暴力还是无处不在,很多人在不知不觉中参与了暴力的实施,也在无意间,可能成为下一个网络暴力的受害者。这些人中,有我,也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