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中国市场有风险
中国的增长神话很容易受到追捧:一个崛起的中产阶级、一个日益现代化的国民经济和一个5年跑赢过标准普尔500指数的股市。但正如最近一系列丑闻所显示的,中国市场仍有很多风险,就连美国国内共同基金投资者都可能遇到比他们自己所意识到的更大的风险。
由于渴望搭上中国经济增长的顺风车,各种共同基金都投资了中国公司。过去3年里,普通国际股票基金对中国公司的敞口已增加了一倍,占总资产的比例达2.6%。甚至美国国内股票型基金也把约1.5%的资产比例分配给了中国。有些基金下的赌注更大。截至去年底,多空股票型基金Wegener适应成长型基金投资中国的资产比例是22%,不过该基金的投资组合经理韦格纳说,去年底以来他已减少了部分头寸。
截至今年第一季度,骏利环球科技基金9.47亿美元的资产中有1.3%投资了东南融通金融技术有限公司,这是一家最近遭停牌的中国公司。
就投资中国等新兴市场而言,密西西比大学法学院副教授、股东权益拥护组织基金民主创始人布拉德说,一只基金若要投资中国公司,就应在某种程度上提高审查力度,这是一个最低标准。布拉德说,中国的监管体系弱于美国,这一点应该让所有投资者更加谨慎,说到底,这是基金经理的责任。
这并不是说投资者应避免投资中国或其他新兴市场。李伯公司研究分析师托内霍伊说,我不会就此放手。他说,那些有着10年或更长时间投资经验的人可能会将5%至15%的资产投资于新兴市场的股票。无论是哪种情况,精明的投资者要知道,不能光看基金名称,还要关注它实际持有的资产情况。否则,投资者最终面临的风险会远远高于预期。(Sarah Morgan)
卖地收入下降威胁地方财政
根据瑞信发布的政府数据,4月份全国土地出让均价比前一月下降32%,比今年初下降51%。在一些地方,地方政府的土地拍卖因出价未达拍卖底价而流拍。以土地出让金为收入主要来源的地方政府,地价暴跌可能意味着一场灾难。政府数据显示,尽管4月份的住房销售套数同比下降了10%,但同月的房地产投资额却同比增长了41%。( 汉妮•桑德尔)
中国成全球最大能源消费国
英国石油的《世界能源统计年鉴》显示,去年中国能源消费量占全球的20.3%,超过了占全球19%的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费国,而全球能源消费增速也达到1973年以来的最高水平。去年全球能源消费增长5.6%,各种能源的需求量均增长强劲。(西尔维亚•普法伊费尔)
中小企业遭遇“钱荒”
中国中小企业正感受到政府收紧货币政策措施的影响,现在面临的现金周转困难可能比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期间更严重。从上海到香港,中小企业过去20年来一直推动着中国经济增长,占国内生产总值的大约60%。这些企业的活动如果急剧下滑,将给全球经济带来沉重压力。中国央行已将基准贷款利率上调100个基点,至6.31%,但小型企业面临更加陡峭的利率上升。(欧阳德)
中朝计划在朝建经济特区
中国商务部表示,中朝两国将在朝鲜境内靠近中朝边境的地方建设两个“政府引导、企业为主、市场运作”的经济区。两个经济区一个将设在朝鲜边境城市罗先,另一个将建在未开发的黄金坪和威化岛。相关项目包括:已规划的重修中国至罗先的道路,一家新水泥厂,电力基础设施等。(克里斯蒂安•奥利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