窃听风波背后的共犯构造

2011-12-29 00:00:00丁果
南方人物周刊 2011年25期


  如果没有读者和政客的怂恿和姑息,这样的窃听丑闻早就可以刹车
  
  《世界新闻报》的窃听风波犯了英国人的众怒,7月16日,传媒大亨默多克在英国各大媒体上刊登了言辞谦卑的道歉信。说是窃听丑闻,其实在某种程度上这已是公开的秘密。否则,发行量达数百万份的《世界新闻报》哪会常有猛料,以满足英国读者的集体偷窥心理?同样,哪个政客不知道,小报上的某些追踪报道,就是通过歪门邪道搞来的?但是,有失必有得,这些政客的政治利益又何尝不是在默多克媒体的呼风唤雨下得来的?
  《世界新闻报》关门是一种危机处理,但也许在很短的时间里,默多克就会在英国创办一份新报来填补空缺,防止竞争对手坐大。
  窃听的主导者当然是新闻集团,但是为此买单的是英国读者。如果没有读者和政客的怂恿和姑息,这样的窃听丑闻早LpWZjkhGCawPkrpqPAn6rNbomrdSUu+/1AnTGyH5lH8=就可以刹车,《世界新闻报》也不至于关门。2007年,《世界新闻报》窃听王室电话的丑闻曝光,警方如果按图索骥深入调查,也许就能让集团的窃听内幕暴露。同样,政客们如果严词追究,新闻集团也可能就此罢手,调整取材手段。但是,默多克新闻集团的英镑、政商关系、媒体利益交换,总能够让这家报纸安然过关。
  更离谱的是,因为丑闻而辞去《世界新闻报》主编的安迪•库尔森,依然官运亨通。当时还是在野党领袖的卡梅伦力排众议,将库尔森任命为他的新闻主管兼发言人。理由何在?当然是因为卡梅伦与默多克的关系,也因为库尔森深知如何打击卡梅伦的政治对手,如何吸引英国老百姓关注卡梅伦这个政治新贵。
  由此可见,对于窃听王室成员的私生活,英国社会已经发出了“道德许可证”。王室与媒体的周旋,王室、媒体、百姓之间,就和今天所有的娱乐事业一样,形成了一种微妙的共生关系,也是英国经济内需和文化输出的重要组成部分。王室如果被锁在深宫里默默无闻,那么英国人对王室的关心就会荡然无存,王室的存续就有危机。但王室成员的双重面目,私生活与公众生活的对比恰恰就是民众集体偷窥心理的最好目标。《世界新闻报》等八卦小报,在传统纸媒面临新媒体挑战而江河日下的情况下,仍然能够销售数百万份,靠的就是这些窃听来的消息。
  同样,对于政治人物的窃听,也和针对其他名人的窃听一样,在某种程度上得到老百姓的认可。这不但是因为英国的政治人物花边新闻很多,几近娱乐化的程度,同时也因为人们对政治人物的道貌岸然已经没有任何信任。当这些窃听的内容改头换面出现在媒体上的时候,人们的焦点集中在当事人的身上,而无暇顾及这些新闻的来源到底是否可靠,说得再透彻一点,人们在心理上,是支持对政治人物窃听的,认为这是一种极端但有效的监督制约。
  由于这种共生关系或者共犯构造,导致默多克错判形势,坚持到最后才让新闻国际公司首席执行官丽贝卡•布鲁克斯辞职。这个女强人曾经被视为默多克的女儿。在默多克看来,这次事件应该像以往各种事件一样事过境迁。但他不知道,当媒体集团成为“帝国”的时候,内部的制约就会失控,四千多人受害,窃听的范围就超出了民众需要“消费”的对象,让民众感觉到自己也可能成为被窃听的对象,于是就产生了民怨,导致政客和名人也划清界限。这就是所谓的民意如流水,墙倒众人推。
  不过,英国的读者,乃至全球的读者,不会因为这个风波就改变阅读习惯。只要丑闻的风波不延烧到新闻集团高层或者默多克本人,“帝国”犹存,默多克在英国仍然可以卷土重来。
  放眼世界,默多克开创的通俗小报模式,在多媒体快速发展的今天,或许是纸质媒体生存的不二法门,这或许就是现代化走向娱乐化的一种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