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信

2011-12-29 00:00:00
南方人物周刊 2011年25期


  剪不断理还乱
  经过百年沧桑,人们发现,中国正在以极为艰难却又执著的脚步,试图和当今世界惟一超强的美国保持相对平等的对话位置,这是时代发展变迁的一个显著特征。
  历史的发展没有假设和如果。1949年之后的中美关系,经历韩战、冷战、经济封锁的曲折,70年代初峰回路转,百年中美关系的大起大落,仍有“和为贵”的脉络可寻。谁还会想到,三十多年之后,中国已是美国最大的债权国,战略利益攸关者,美国将中国视为崛起的大国,两国在经济利益上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在区域安全、战略利益、全球格局等重大课题上,依然“剪不断,理还乱”。
  美利坚民族也是通过暴力革命夺取政权的,但它却遵循“仇求和必解”的路径。仍处于“内战延续,敌对状态”的中华民族,能否从中获得启示,希望也是百年中美潮的另一个话题。
  杨锦麟(资深媒体人,香港卫视执行台长)
  
  《司徒雷登 归去来兮的政治隐喻》
  司徒雷登晚年生活靠秘书傅泾波一家照顾。傅家的后人今天活跃在中美政商两界,长子是上届美国百人会的会长,外孙李景汉是法律和艺术投资界名流。傅先生晚年惟一心愿是帮司徒雷登完成骨灰回中国的遗愿。如今辗转半个世纪此事已了,为燕京大学无私奉献过的司徒雷登可以安息了。
  ——劳动妇女郭小娜(新浪网友)
  
  我想起几年前,我在杭州出差,就住在他旧居耶稣里弄旁边,弄里有他的半身铜像,底座铺了灰尘,有人应该是用手指在灰尘中写了一行字“一个真正爱中国的外国人”。
  ——水公(新浪网友)
  
  司徒雷登是燕京大学创始人,四姨爷爷是燕大外文系高材生。司徒雷登离开中国时曾送给他一台英文打字机,若干年后在四姨爷爷家,我曾见到过它——不知是怎样的东躲西藏它才幸运地躲过那场浩劫。四姨爷爷解放后一直在青岛李村师范学校教书,因为曾收到司徒雷登从美国寄来的信,“文革”中被学生举报饱受摧残。
  ——郭静CNR(《中国之声》主持人)
  
  《高速下的阴影》
  当下国情,实现普通铁路客货分线运行即可,高铁建设就是一场大跃进。普通大众无法支付高昂的票价,为追求高速运行致使线路无法覆盖中小城市。高铁的确便利了少部分人的出行,但随之也带来了大量的腐败和沉重的债务。
  ——呷呷鸭(新浪网友)
  
  中国铁路建设的原本思路应该是基础建设铁路网络,提高整体服务水平,逐步提高部分网络区块的速度,分化发展不同层次的需求,然后再走高速化。现在大跃进高速化,铁路发展的未来之路会举步维艰。
  ——清新雨夜之浪漫畅想(新浪网友)
  
  旁观游行
  本刊记者 李珊珊
  《孤独星球》上说,马来西亚是个温和的国家,“这让一些人以为这个国家会很无聊”。去吉隆坡附近出差,却遇上了这个国家不温和的事儿——反对党的游行示威。
  7月8日,有传言:明天不要穿黄衣,有反对党的游行集会。当地华人报的老记者拉我到媒体中心的电脑旁,打开Facebook,指给我一堆堆打着黄标的ID,“瞧,这些人,都支持明天的游行活动。”
  在断断续续的解释中,我总算明白:明天的游行是由反对党组织,预计要经过首都吉隆坡市中心到皇宫,把要求公平干净选举的请愿书递交给国家最高元首。当然,在马来西亚,游行也是需要政府允许的,本次集会未获执政党允许,是非法集会。
  当晚,宾馆房间里塞进一封信,建议客人明天不要外出。不过,第二天一大早,我还是坐火车到了吉隆坡。首都各条路口都有警车把守,市中心数个地铁口均不开放,开放的地铁口都有警察把守,大大方便了我问路。
  那些年轻稚气的警察小伙子配备了警棍、钢盔,极力绷紧了面孔,不过,对问路的普通游客还是很热心——直接把警棍交给身边的同事,解放出双手给我比划着指路。
  大街没什么车,不过,离集会地略远些的街区,大促销仍然进行得如火如荼,在一家叫Vancci的鞋店,女士们扎堆地试穿对折的鞋子,提着大包小包走出店门。
  地铁口的凉鞋摊也依旧。但偶遇的一位路透社同行介绍,“今早有人在那儿莫名其妙被抓,当时,那人正在买凉鞋。”那位同行手执一个摄像机,不过,“不许拍摄”,他耸了耸肩,“也许这会发展成暴动,也许不会,谁知道呢。”
  市中心,原定的一个集会地点,有直升机在头顶上盘旋,远远听到喊口号的声音,好像还有年轻人骑摩托车冲开戒严的队伍。去机场路上,才断断续续听说,还是发生了警民冲突,有一千多民众被警方逮捕。
  回程的马航飞机上,当地报纸把我们看到的情景形容作“直升机盘旋,镇暴队压境”,不过,一句不起眼的话夹在文中:“也有不少好奇的游客,争相在警方卡车前拍照留念。”
  报纸上说,马来的人权委员会开始促请政府,释放所有在紧急法令下被逮捕的人士;而一位新加坡学者认为,这次游行与2007年净选盟刚成立不久时的街头游行类似,上次的成因包括:贪污、施政不当、领导层危机、物价上涨等,“这些因素目前仍在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