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领证的时候决定不要钻戒——价格不菲日后却没什么用,戴着嫌碍事,放在家里怕小偷光顾。结婚仪式上如果非要有交换戒指的环节,可以去淘宝买个假的卡地亚嘛。
姥姥很羡慕戒指,早在流行DIY手工打戒指那年,她已经将各种铜丝铜块打成戒指,还给了我一个眼镜腿儿改的。铜戒指戴了一阵子变得乌突突的,在硬布上一擦,又能闪亮如新。闲时坐在炕沿上聊天,大伙儿都拿着戒指往裤子上蹭,蹭得戒指发热,又变成橙黄色。那股热潮过去后,别人都不再戴铜戒指了,姥姥还是坚持戴着,烧火刷锅时戴,和面做饭时也戴,无名指都箍出了红印子。
后来我妈把自己的金戒指拿给姥姥戴,姥姥欢欣鼓舞,几年里每时每刻都戴着它。尽管她的手已经粗糙不堪,戒指的花纹缝隙也在劳作中积满了灰,并无美感。当时我想,或许越是穷人,越在意这些身外之物吧,在最好的年龄未曾穿戴过,老了也要弥补。
可并非穷人爱首饰。表嫂家境优越,看见同事从缅甸买来的全套翡翠挂件,竟夜不能寐,心心念念何时也能弄一套。她的首饰已经很多,白的黄的都不少。我印象最深的是:他们夫妻吵架,她被丈夫打得进了医院,和好时,她收到一条很粗的白金项链作为补偿。当她得意地摆弄那条链子,说“1万块呢,他对我还不错”的时候,我很难理解。就像王佳芝透过一枚鸽子蛋,断定易先生是爱自己的。她们的逻辑是——舍得为你花钱,就是爱你。
我嫂子对我结婚没钻戒一事耿耿于怀,觉得太不体面,甚至萌生了赞助我一些钱的想法。为了让她觉得好受些,我拿我妈的旧戒指添了些钱,换了个新的黄戒指,特意跟她解释:1克拉以下的钻戒买回来就贬值,还是黄金的稳妥些。
嫂子又锲而不舍地问:你婆婆没有给你首饰?我说:她之前有金项链和戒指,不过被小偷偷了。嫂子于是很同情地看着我,我也配合地忍受了她眼神中足足800瓦特的怜悯。
这时我明白了,钻戒的意义就在于,能够某种程度上抵挡这些猜测犹疑中生成的负面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