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70年代末,我刚开始学佛的时候,曾和3位法师结缘。他们算是我最初的佛门师父。
大学二年级时,因为大哥到中国佛教协会工作的缘故,我开始关注佛教,并且很快就对佛学产生兴趣。那时,中国人刚从“十年文革”的噩梦中醒来,佛教仍被视作“封建迷信”。只有任继愈的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还有人在研究佛教。
大哥的朋友传印法师知道我这个青年学子愿意学佛很高兴,就送我吕征的两本书。一本是《中国佛教源流略讲》,另一本是《印度佛教源流略讲》。扉页上写着:“送给魏承彦的弟弟。”后来的几年里,我几乎把书翻烂了,至今仍珍藏着。虽然当时没有机会和传印见面,但他可以说是我初入佛门的第一位师父。
传印法师学识渊博,著作等身,是当今硕果仅存的学问僧之一。法师俗姓吕,1927年生,辽宁庄河县人。幼年受家庭影响而信佛。20岁那年皈依当地普化寺崇仁法师,剃度出家。1954年往江西云居山,依一代高僧虚云老和尚受戒。从此亲侍虚老左右,笔录其开示,成为沩仰宗法脉的第九代传人,去年当选中国佛教协会会长。
大学二年级暑假,我去浙江的两处佛寺——天台山国清寺和普陀山普济寺参访。当时全国大部分的寺院还是一片废墟。这两座寺院最早修复,国清寺是因接待日本贵宾的需要,普陀山则靠着在南洋华侨中的影响。
我在国清寺住了一个星期,剃了光头,混在和尚们中间一起做早晚功课,白天翻阅借来的几本佛经却看不懂,经书上的许多名相把我难倒了。离开天台山,我去了普陀山,在那里结识了住持妙善老和尚。
妙善法师,俗家姓吴,江苏如皋人,23岁在丹阳地藏寺出家为僧。次年到扬州高旻寺参学,因戒行精严,参学精进,深受近代高僧来果禅师青睐,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