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寿必须变

2011-12-29 00:00:00李春雨
证券市场周刊 2011年34期


  虽然业绩超预期下滑有“甩包袱”之嫌,但纯寿险业务保费增速陷入困境也是事实,长期中国经调整过的寿险深度已超过国际水平,未来增长空间有限——国寿或将面临战略调整。
  
  8月24日,国寿(601628.SH;02628.HK)公布了2011年中期业绩,虽然业绩同比下滑已经被预期,但幅度却大幅超预期——净利润同比下降28.1%,保费增速为6.5%。
  市场对此做出了强烈反应。8月以来,国寿A股一再创下历史新低。平安与太保利好的中期业绩也没能促使保险股行情上涨。
  
  中期业绩独降之谜
  国寿中报称,净利润同比大幅下降主要是受资本市场波动导致的投资收益率下降和资产减值损失增加的影响,以及受中国债券信息网公布的“保险合同准备金计量基准收益率曲线”下行导致的传统险准备金计提增加的影响。
  然而,调整准备金率假设导致减少税前利润16.22亿元、资产减值36亿元同比激增1025%、投资收益率降低、年化总投资收益率从去年同期的5.06%下降56个BP到4.5%、营销员大幅减少4.4万,这一切结合新管理层年中上任这个敏感的时点来看,仍显得颇为蹊跷。
  广发证券(000776.SZ)保险业分析师曹恒乾认为,“准备金假设变动这一因素导致业绩降低19.6%,若剔除这因素,实际中期业绩为141.8亿元,同比只下降8.5%;投资收益率下降因素导致业绩下降了10.5%。”
  “通过调整准备金假设来调节利润是完全可以做到的。”平安证券的一位分析师告诉记者,“按照规定,保险公司采用750日均线作为国债收益率的基准,在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