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10多年的历史上,东方精工曾经为支付不规范纳税的滞纳金和罚款费用,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但是其高层并没有吸取个中教训,而是继续大玩税收猫腻。本刊记者甚至发现,在财报上贡献了巨额利润的高新技术企业资质,虽然早已过期,但东方精工竟然借此顺利上市。
尽管质疑声一片,东方精工(002611.SZ)仍然于8月30日顺利登陆深市主板,完成其进入证券市场的“惊险一跃”。
上市首日,尽管受到市场热捧,涨幅达到39.5%,但换手率也高达80%,大量资金出逃。其后,股价一路下行。截至9月6日,已跌至18.16元,离发行价15.5元已极为接近。
本刊记者在察看其招股说明书后发现,东方精工不仅存在变相股权激励暗藏利益输送、上市前临时更名等沉疴,在税收问题上更是漏洞百出,有操纵利润、欺骗投资者的嫌疑。
高新技术资质早已过期
东方精工以生产瓦楞纸箱印刷设备为主营业务。作为一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政策的支持为其贡献了巨大利润。公开资料显示:2008年、2009年、2010年,公司享受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对净利润的贡献分别为287.82万元、377.59万元、618.10万元,分别占合并净利润的10.94%、11.34%、14.53%。
此外,东方精工确认,2011年1-6月所得税税率仍为15%,享受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对净利润的贡献为404.77万元,占公司各年合并净利润的11.99%。
然而,这却是一笔尚未收入囊中,也不应该计算在内的“优惠”。
记者调查发现,东方精工所获得高新技术资质已于2010年12月31日过期,已不适用15%的高新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广东省科学技术厅相关资料显示,东方精工获得的是广东省2008年第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名单,证书编号:GR200844000108。该批高新技术企业发证日期为2008年12月16日,有效期为3年。企业所得税优惠期为2008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
东方精工在尚未获得国家资质时就将税收优惠计算在公司利润中,既不符合国家税法规定,也存在欺骗投资者的嫌疑。
东方精工一位负责人在接受《证券市场周刊》记者采访时声称,东方精工2006年就获得了高新企业资质,而且目前资质尚未过期。在记者明确表示,已由政府网站查到企业所获高新技术企业资质编号及有效期后,该人士则声称“以公司公告为准”。
广东省地税管理咨询热线有关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高新技术企业资质有明确的有效期限,一旦过期,在未重新申请获得高新技术企业资质前,企业不能再享有原有的税率优惠。
有知情人士告诉本刊记者,东方精工如果没能再次获得高新技术企业资质,不仅2011年下半年及未来几年不能获得15%的企业所得税优惠,连已经计算在公司内的所得税优惠也要予以扣除。“但无论如何,目前顺利登陆资本市场的东方精工,已经实现了其资本的积累。”该知情人士说。
纳税不规范操控利润
历史上,东方精工在税收问题上也不光彩。
东方精工前身是南海市东方纸箱机械实业有限公司,成立于1996年12月,注册资本只有300万元。此后经历了数次增资。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