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心工程如何不伤心

2011-12-29 00:00:00白兰
证券市场周刊 2011年34期


  保障房建设“大跃进”正在进行。本是改善民生的工程,如今不但数量上低于预期,质量上竟也出现了瑕疵。
  7月17日,位于郑州市长江路南、代庄街西的“汇景嘉园”二期工程,由于墙体出现严重爆裂现象,其中多数墙体爆裂面积占载体面积的90%以上。由于存在极为严重的安全隐患,郑州市建委下令拆除。这8栋楼房本是用于安置因修建京沙快速路而拆迁的300多户居民,如今被拆除,拆迁居民入住时间被迫后延。
  在保障房建设一片红火之下,出现上述严重的质量问题,谁来保障居民的安全?
  
  “问题楼”参与各方
  
  7月13日,郑州市政府的一份督查通报显示:除6县(市)落实的经适房套数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廉租房发放租赁补贴户数、廉租房套数落实情况占目标任务的90%以上外,保障房整体项目进展情况不容乐观。
  早在2010年5月,住建部就与各省政府签订了《住房保障工作目标责任书》,责任书中明确规定了各地各类保障房在该年度的建设规模。当时,住建部部长姜伟新表示,住房保障工作目标责任书的完成情况,将纳入住建部、监察部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住房保障工作的考核和问责。
  2011年年初,姜伟新就保障房向各地政府提出新的目标要求,“2011年各类保障房建设任务要达到1000万套,”比2010年增长70%。此言一出,质疑之声颇多,其中资金和土地供给成为关注的焦点。
  在保障房建设大潮之下,为响应中央政府的号召,按照《保障性住房目标责任书》的要求,河南省2011年将建设保障性住房42.09万套,投入工程建设资金364亿元。对此,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副厅长陈海勤表示,在364亿元的建设资金中,可争取中央补助资金40亿元左右,市、县可筹措资金约63亿元。此外,河南省还制定优惠政策,积极鼓励社会资金参与保障性安居工程的建设工作。
  郑州市2011年保障性安居工程的建设任务为53823套,是2010年工作量的2.36倍。为配合完成这一任务,郑州市住房保障与房地产管理局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管理的通知》,将土地出让净收益用于保障房建设的比例,由原来的10%提高到15%。市财政部门根据各区(市内五区)廉租住房年度目标任务,按照回购价格或建设成本给予一定比例的资金补助。
  不仅保障房整体进展情况不容乐观,已经建成的保障房也存在安全隐患等问题。
  沿着长江中路来到汇景嘉园的施工现场,周边是成片刚刚建好的楼房,除了几家出售建设材料的小店,一片寂静与荒凉。作为安置房的“汇景嘉园”二期(15号-22号楼)已经拆除完毕。
  经检测,这些建筑使用了不合格的煤矸石烧结砖,工程主体结构安全受到严重影响。该小区主体工程于今年3月动工,到5月底8栋楼房全部封顶,而此时业主竟发现“用手一摸墙体,砖块就大量碎裂、脱落”, 民心工程变成“豆腐渣”工程,让人寒心。
  一位附近的居民向本刊记者透露,“楼早在2010年9月份就开始建了,2011年3月份又重新开工的,刚封顶没多久,因为质量有问题,墙用手一碰就碎,哪能住人,就被政府下令拆除了。”
  让这8栋6层总面积达24942平方米的安置房成为“问题楼”的是由一家名为新郑市宏基墙体建材有限公司提供的建筑用砖。对此,该公司负责人给出的解释是,此批煤矸石烧结多孔节能砖含钙量偏高,出现如此严重的问题,主要是制作工艺上出了偏差。
  本刊记者了解到,“汇景嘉园”二期的建设单位是郑州地产长城房地产开发经营有限公司,是郑州当地重要的房地产开发商之一。施工单位为河南胜达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监理单位为河南创达建设工程管理有限公司,检测单位为郑州高新工程检测公司。
  建筑用砖至少要经过砖厂、质监部门、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和开发商五重检测。如今,“问题楼”质量曝光,所有的矛头无一例外的指向砖厂,那其他关卡的意义何在?
  
  层层关卡的背后
  
  在保障房建设中,质量保障需要多方担责。
  2011年5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考察北京保障房工地时就曾特别强调,保障房建设从设计、施工、监理到验收都要坚持“质量第一”的理念,要确保每根钢筋的使用、每块混凝土的浇注、每个门窗的安装都要达到安全要求。材料供应商在保障房建设中承担重要角色。
  而郑州市“问题楼”从市建委到开发商、施工队、监理方,层层关卡,无数双眼睛,何以直到房屋封顶,业主上报,媒体介入才发现房屋质量有问题,监管各方难辞其咎,而这背后又有怎样的谜团?
  “汇景嘉园”二期安置房的质量问题曝光后,河南创达建设工程管理有限公司随即在官方网站上就该工程墙体质量事故情况做出了通报。该文件称,6月3日,监理部人员在巡视中第一时间发现墙体个别楼号个别部位多孔砖出现风化、起皮、剥落等墙体质量问题;6月10日监理部下发联系单要求对墙体质量进行分栋分层分户排查,并和建设单位、施工单位一起排查,并详细填写了排查记录,6月11日监理部下发工程暂停令。
  既然监管存在,2010年9月开工,2011年3月复建的楼群,何以在6月份才发现质量问题?
  对于建筑用砖的检测问题,该公司给出的回答是,“对于煤矸石多孔砖材料的进场,我监理部人员严格按照材料报验程序监管,每批进场的材料都查看报验材料、出厂合格证、厂家材料确认证、检验合格证,然后监理部人员到现场查看或通过敲击检查多孔砖的外形、几何尺寸和质量。并且对每批进场的砖都见证取样,报郑州高新区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检验,检验结果全部合格。”
  此外,此次工程的建设单位河南省胜达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也称,砖在进入建筑工地之前都是合格的,监理方和质监部门也都出具了合格证明。既然检验结果全部合格又岂会出现“问题砖”?对此,质监部门表示,由于供应商属于一般性工业企业,不需要做型式检验,只做抽查。另有业内人士怀疑,并不排除在质量检测和实际施工中出现偷梁换柱的可能。
  随后,郑州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就该事件的有关责任方做出了处理意见。责令河南胜达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和河南创达建设工程管理有限公司对所有在郑施工和监理的工程项目全面停工整顿。同时,禁止两公司在郑承接一切新的工程项目,不得再参加工程投标活动。
  对于市建委的这样的处理决定,业内人士不置可否。一位多年从事建筑行业的秦先生对本刊记者坦言,“在这个行业中,参与各方的关系是极为复杂的,如果追究责任,谁都脱不了干系。郑州市建委首先就难辞其咎。”
  
  损失几何谁来负
  
  如今存在质量问题的房屋已经拆除,千万元损失已经造成,这个责任由谁来负?接下来的后续工作,百姓的善后工作谁来做?
  目前,该事件已经进入了司法程序,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已经对涉事砖厂新郑市宏基墙体建材有限公司提起诉讼。此外,负责该项工程的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的相关负责人已被撤职,检察机关和纪委部门也已介入调查,郑州市建委也要求该工程的开发商郑州地方长城房地产有限公司对该事件承担所有责任。
  “汇景嘉园”的风波已经告一段落,但百姓的担忧却并未停止。前有内蒙古包头市最大的棚户区改造项目“民馨家园”大部分新楼房成“墙脆脆”,后有广西梧州市苍梧县沙头镇双尚村灾后重建工程房屋渗水,墙体爆裂,保障房本应是保障民生,如今“豆腐渣”工程频发,百姓最基本的生命安全都难以得到保障。
  全年1000万套保障房建设是一项巨大的民生工程,如果质量不保障,将会造成巨大浪费和遗留问题,民心工程变“伤心”工程。参建各方也要切实负起责任,严格监管,才能真正让保障房建设告别“豆腐渣”。
  住建部副部长郭允冲也曾直言,目前住房城乡建设系统质量安全水平总体受控,但质量安全形势仍比较严峻,与中央和社会公众的要求仍有差距,未来中央的质量安全监督将更为严格。保障房的建设,不能只靠中央的政策步步从严,更需要地方政府的监管,相关法律制度的完善,以及施工单位的诚实诚信。只有这样,民心工程才能让人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