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以生为本 实施因材施教

2011-12-29 00:00:00程福建
成才之路 2011年15期


  对学生的教育教学只有采取因材施教的原则,才能教育好学生,才能让每个学生学到数学知识,才能让每个同学在数学上有所发展,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下面是我在数学教学中关于实施因材施教的一些体会。
  一、全面了解学生,得到一手信息,以期做到因材施教
  面对可爱的学生,要从多个方面了解我们的学生,做到心中有数。调查包括:学生学习水平的要求;学生生活环境的要求;学生最后要达到什么样的学习目标等等。只有这样,才能选对适合学生的教育教学方法,才可能做到因材施教。这是教好他们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
  了解学生个别特点也是搞好因材施教的基础。教师应当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各学科学习的情况,有何兴趣、爱好与擅长以及不足之处,然后有目的地因材施教。对能力较强而态度马虎的学生,要给他们有一点难度的作业,并严格要求他们注意精益求精;对注意力不集中、学习不专心的学生,要多暗示、提醒、提问,培养他们的自控能力;对视、听觉不好的学生,要照顾他们坐在比较适合的地方……
  二、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要注意因材施教
  一方面,由于学生学习的特点,他们在校的时间大多是在课堂上,课堂是学生的主阵地,用在个人自己安排上的时间相对较少。另一方面,从生源上看,同一个班级的学生的水平参差不齐,这对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带来了困难,特别是对教学起点的确定,很不容易。而对于公认的难学的数学来说,效果就更不理想了。基于以上的事实,教师必须采取有效合理的方法,才能取得有效的效果。因此我们应当注重学生的基础性知识和能力的培养。根据学生学习的特点,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适当强化有关知识,将内容划分成不同要求的层次,对教材合理调整,加强“基础和能力”的训练。
  三、要注意将数学知识和日常生活联系起来
  由于学生的实际情况,学生更关心的是怎样学好数学,所以教师在上课时,要注意将数学知识和日常生活的知识联系起来,让学生觉得学数学不是没有用的,数学上的很多知识对我们将来的生活和将来的学习是有很大的作用的。例如在《空间与图形》这一节的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生活中的事物,引导学生探索图形的特征,丰富空间与图形的经验,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教学中可以组织学生分小组到操场上选定一个建筑物,让学生站在不同角度看这个建筑物,体会从不同的角度看同一个物体时,所看到的形状的变化,并用简单的图形画下来。也可让学生在方格纸画出示意图:假设图书馆在学校的正东方向200米处,小红家在学校正北方向500米处,医院在学校的正南方向1 000米处,车站在学校的正西方向800米处。学生可以根据这些信息,在方格纸上确定适当的单位距离,标出相对位置后,教师再及时组织引导学生进行交流,逐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四、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要注意因材施教
  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要结合学生的特点选择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
  1. 要适时对以前的知识做到先复习
  比如,我们在学习新知识时,有时就要考虑这部分知识涉及到以前的哪些知识,如果以前的知识没有掌握好,就不要急于学习新知识,应把以前的知识先回忆。例如,我们在学习《多边形的内角和》这一节时,可以带学生走进三角形的内角和,学生学习起来就没有什么困难,能积极参与到学习当中。所以,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学习新知识,这样学习效果会更好。
  2. 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喜欢数学
  就一些学生来说,数学是非常难学的,确实是这样,很多学生就是因为没有学习好数学,放弃了数学,甚至丧失了学习文化知识的信心。究其原因有很多方面的原因,有的学生就是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到学习数学枯燥无味,时间长了,就会厌烦,不想学数学。所以,我们在教学时,一定要注意选一些有趣的东西,让学生觉得数学并不是枯燥无味的,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例如在学习《黄金分割》时,教师通过多媒体和学生进行交流:“老师从腰开始量腿长95厘米,上身长61厘米,鞋跟高4厘米,这样下身的长加起来为99厘米,上身长不变,此时上身/下身≈0.618,知道0.618是什么数吗?人体的比例只有符合这个数,人看起来最和谐最美。当然并不是说所有的人穿上高跟鞋都好看,也并不是说越高越好,一定要量一量自己的身材是否符合黄金分割,如果符合就不要穿高跟鞋,所以不要盲目地看别人穿我也要穿。”
  这样一来,学生都觉得很好奇,因为他们对穿衣打扮还是比较关心的,从而他们觉得数学也是很有意思的。只要让学生感到学习数学有无限乐趣,就达到目的了。
  总之,只要教师能根据学生的特点,设身处地的为学生着想,严格做到因材施教,教师的教学一定会成功,学生的学习也一定是成功的。
  
  (盐城市潘黄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