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汽修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的探索

2011-12-29 00:00:00杨松林
成才之路 2011年15期


  摘要:本文结合我校汽车维修专业开展“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的探讨和实践,重点阐述以现代教育理念为指导,进行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具体介绍了汽修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的特点,“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块课程的开发方法和课程结构,“理实一体化”教学课程的组织实施方法和评价。
  关键词:汽车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课程开发与实施
  
  汽车产业的发展给职业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使职业教育的就业和发展功能的内涵得到进一步的拓展。根据社会用工需要设置专业,根据岗位工作内容开设课程,根据用人市场变化适时调整教学内容,构建以能力本位为核心,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活动课程体系是当今职业教育界课程改革的新趋势。
  一、“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特点
  1. “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内涵
  “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体现教学内容与工作任务一体化、教学情景与工作环境一体化、教师与企业培训师一体化、学生与企业员工一体化,最终实现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情景、教师队伍与生产实践无缝对接。
  2. “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特点
  (1)职业定向。教学内容与企业生产实践相对应,有的可以与工作岗位相吻合,其课程的职业定向性十分明确。
  (2)实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把理论教学和技能训练融为一体,让学生在真实的现场感知、现场操作过程中学习专业知识,理解专业理论,培养专业操作技能,课程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以实际工作需要为度,课程重点在于职业技能的学习和养成,从而形成连贯的、全面的、完整的教学体系。
  (3)高效。“理实一体化”教学使多门理论、实践课程的相关内容有机地结合,形成连续的专业知识学习和基本操作技能训练的学习过程,使学生的专业知识学习和专业技能的掌握相辅相成、互相配合,从而提高了学习效率。
  二、“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块课程的开发结构
  1. 建立基于工作任务的职业教育课程理念
  (1)以工作过程为主线。按工作过程中活动与知识的关系来设计课程,突出工作过程在课程中的主线地位,按照工作过程的需要来选择知识,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整合理论与实践,培养学生关注工作任务完成,为学生提供完整工作过程的学习机会。
  工作任务分析是课程开发的源头。通过分析,把工作过程、工作任务一一列出,进行分类,层次清晰,整个流程表达完整。
  (2)以职业能力为基础。以“能力”为基础,按照工作的相关性划分模块,打破了单纯以“重复、刚性”的操作技能为主要内容的“实训教学”的理解。注重职业情景中的实践技能的培养,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能力,提升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和技能的迁移能力。
  (3)以工作实践为起点。学生入学后,按照教学计划的安排尽早进入“理实一体化”教学氛围,在模块课题的实践中学习,提高了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职业爱好,并逐步养成自我学习、主动学习、愉快学习的态度。
  2. 以工作过程系统化开发校本课程
  (1)聘请各类汽车维修企业专家担任汽车专业工作任务分析的行业专家。他们都是来自与毕业生就业岗位相对应的不同性质、类型、规模、层次的汽车维修企业,并具有多年实践经验,保证了工作任务分析完整性,基本覆盖了工作岗位群。
  (2)引导工作分析专家进行汽车维修任务的分析。由于企业专家来自不同的企业,其工作性质和内容都不尽相同,可以采取头脑风暴法,尽可能地把不同意见展现出来,整合不同专家的意见,形成专家小组认可、线索清楚、层次分明的工作任务分析表。
  (3)聘请校内有企业工作背景的专业教学骨干作为课程开展专家,进一步对任务、项目、能力、知识进行分析综合,根据岗位工作内容进行工作项目、工作任务、工作行为分析。分析出来的工作项目用于指导搭建课程结构,工作任务、工作行为用于构建课程教学内容。在工作分析时,必须确定各级工作任务的使用频率和难易程度,以便确立适用于不同层次的专业课程和学时安排。
  三、“理实一体化”教学课程的组织和实施
  1. 建立汽修模块“理实一体化”学习站
  为了更好地适应教学要求,尽最大可能的节约教学资源,根据汽修专业模块的要求建立“理实一体化专业学习站”。站内设置“汽修模块系统配套的教具”满足实训教学的现场操作、技能训练等。大力引进电化教学手段,使新的教学设施日益完善,使教学化管理与现代社会信息化相结合,提高教学效率,为实施教学改革创造良好的条件。
  2. 教学文件的编写
  专业科成立了课程开发领导小组及教材审核小组,初步制订了实施的教学计划和配套的教学大纲。同时按组建的专业教研组为单位协调组成了十二个模块课程开发小组,每个小组2~3名专业教师,分别担任教学讲义(教材)的编写,并在以后教学过程中承担相应模块的教学任务。
  3. 教学安排和整体运作
  在实际教学组织过程中,根据该专业所对应的工作过程,根据培养方向划分若干个学习模块,根据特点实行项目化教学。为保证每个模块的课程容量,一般可根据内容和课时分解为4~6个课题,每个课题又可细分6~8个分课题(单元),以便于动作。
  4. “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实施、评估与反馈
  (1)实施过程。①教学实施前检查:教学资料、设施检查,指导教师相关培训检查。②实施步骤:根据教学安排,将各班级进行分组,一般按25人进行分组,每周定期轮换。③教学管理:注重教学过程管理对全过程进行管理和控制。日常加强教学秩序的巡查和监控。
  (2)教学评估。汽车专业科成立专门的考核小组,对各个模块学习结束后进行考核和质量评估,每周五安排教师进行考核,实行教考分离。主要对学生进行应知、应会、应答进行考核。专门组织学生问卷调查,及时了解和跟踪教学效果。定期举行教师座谈会,了解教师对”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建议和意见。
  
  参考文献:
  [1]曹德芳.汽车维修[M].北京:人民交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