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应重视情感教育

2011-12-29 00:00:00张巧霞
成才之路 2011年21期


  我在讲鲁迅的小说《祝福》的时候,为了让学生了解小说的背景,我特地组织学生看了电影《祝福》的片断,想以此激起学生对罪恶的封建社会的痛恨,对受封建礼教残害的牺牲品祥林嫂的同情。但是,令我非常吃惊的是,学生在课下竟以祥林嫂为取笑的对象,竞相以洋腔怪调来表演祥林嫂向别人叙述阿毛被吃的片断,每当有一个学生表演完,教室里都会麻木不仁地爆发出幸灾乐祸的笑声,这笑声让我感到震撼,看来我们今后的教学中很有必要加大情感教育的力度,否则,我们将培养出鲁迅笔下看客的形象。下面谈一下我对情感教育的一些想法。
  一、教师要成为高尚情感的表率和引导者
  学校是塑造学生的天地,课堂是感化学生的舞台,教师是影响学生的楷模。学生的模仿力很强,特别是教师的言行和人格魅力对学生的影响很大。正人先正己,要想使学生有着健康、正确、积极的情感,教师首先就要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有着对真善美、假恶丑的正确态度,让学生知道对什么样的事情持什么态度,给予什么样的情感,比如,2008年四川汶川发生特大地震灾害,我就精选了一些舍己救人,与死神顽强抗争的事例讲给学生,让他们感悟人性的善良、生命力的顽强。并且我还给灾区的学生写信、捐款,带动学生以合适的方式给灾区的学生送去一份温暖和关爱,帮助灾区的学生战胜困难。通过这些做法,让学生学会了关爱他人,知道了生命的珍贵,培养了他们高尚的品质。
  二、要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
  语文不仅是一门工具课,更是一门人文课。语文教师的重要任务是引导学生在美的世界里感受真、善、美,从而感化学生,使学生的心灵得到洗涤,精神得到净化。语文课有着育人的优势,它的语言精美,内容丰富,饱含哲理,能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这种无声的语言胜似千万句的说教。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课本为载体,利用丰富多彩的课文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比如通过学习《祝福》可让学生学会对弱者的同情,对万恶旧制度的痛恨;通过学习《我与地坛》可让学生学会对生命的敬畏和对母爱的感恩;通过学习《提醒幸福》可让学生学会把握当今的幸福生活,正确对待人生中这样那样的挫折和困难;通过学习《小狗包弟》,可让学生体会人与动物之间的那份真情,那份和谐。
  三、通过写作文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感
  作文是学生内心世界的真实反映,是学生心灵的独白。作文的标准和规范往往要求学生要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要求学生要有高尚的灵魂和精神世界,在写作文时,学生在自觉不自觉中就会把自己的精神世界提高到符合社会标准的高度,对人生、对世界有着正确的态度、正确的认识。比如,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有打骂人、不诚实、不讲卫生、偷盗、冷漠无情、自私、欺负弱寡等不良现象的存在。但在写作文中,学生也知道上述种种行为是错误的,是不符合社会要求的,他们也会对此进行谴责和鞭挞。虽然学生不会在现实生活中成为道德情操高尚的人,但是,至少他们会认识到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久而久之,学生的精神世界就会发生很大的变化,情感就会变得高尚起来。
  四、通过活动给学生提供培养高尚情感的舞台
  高尚的情感需要在实践活动中得到检验和巩固,我们语文教师可以通过举办演讲比赛、诗歌朗诵、辩论会等形式让学生来歌颂真善美,鞭挞假恶丑。比如,通过爱国演讲比赛、诗歌朗诵可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通过辩论会可以让学生明事理、知美丑。此外,我们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一些帮助孤寡老人、给贫困学生送温暖等活动,让学生感受到关爱他人的快乐。
  语文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的方法、途径还很多,让我们重视对学生的情感教育,培养学生崇高的精神,给人类的精神世界增添一抹暖色。
  (新安县职业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