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初中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2011-12-29 00:00:00徐晶晶
成才之路 2011年21期


  著名的音乐家卡巴列夫斯基说:“激发孩子对音乐的兴趣,是把音乐美的魅力传递给他们的先决条件,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必然成为他们热爱生活、陶冶情操的助长剂。”可见,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然而,在我的教学生涯中却遇到过不少对音乐学习不感兴趣的学生,那么究竟怎样才能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呢?这里,我想谈谈自己几点体会。
  一、用真诚的爱心对待学生
  古人说:“亲其师,信其道。”一般来说,学生往往都会因为喜欢某位老师而喜欢这位老师所教的那一门学科,如果每个老师都具有这种魅力,那么学生的学习会是幸福和快乐的。那这种魅力从何而来呢?我想,教师必须尊重、关爱每一个学生,善于发现学生的点滴进步,善于用亲切的眼神、细微的动作、和蔼的态度、热情的赞语等来缩短师生心灵间的差距,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另外,教师还要有丰富的知识和精湛的授课艺术来吸引学生,满足学生的道德要求和精神需要,使他们对学习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去鉴赏、品味、思索,并获得各方面的启迪。
  二、用积极的评价鼓励学生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及时肯定、鼓励学生,激发他们学习音乐的信心。积极的评价是一方对症的好药,几乎所有人都喜欢被人夸奖的,而且学习兴趣的激发或维持往往都少不了外界的评价。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特别是在学生没有信心的时候,我们做教师的更应该适时地鼓励并给予最大的帮助,只要学生有一丁点的进步便给以肯定,而这种鼓励不仅仅是在课堂之上,也体现在学生的课外兴趣活动上。
  三、用优秀的作品激发学生
  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与他所接触到的音乐作品有极大的关系,好的音乐作品可以激起学生的创造或表现欲望,教师应该提供尽量多的优秀的音乐作品,扩大学生的视野,激发他们的兴趣。音乐课本中的欣赏课都是选取了大量的优秀作品;但这还不够,还需我们教师提供给学生更多的优秀作品,用以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兴趣。
  四、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感染学生
  音乐课程中的欣赏课是以欣赏优秀音乐作品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水平,陶冶学生情操必不可少的课型,其中所选取的音乐作品是否能引起学生的兴趣颇为重要。音乐作品只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和欣赏水平,学生自然很容易接受。教师通过网络搜集各类作品,分类整理,利用多媒体让学生欣赏,可以有效地拓展学生的视野,调动学生所有的感官,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使学生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
  总之,兴趣是人的一种带有趋向性的心理特征,当一个人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时,他就会主动地、积极地、执著地去探索。实践证明,学生对学习没有浓厚兴趣,就不会出现灵感,更别谈思维的创造性。所以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想法设法激发学生心灵深处的强烈的探索欲望,培养学生的认知兴趣,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遵义航天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