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建立师范生良好的人际关系

2011-12-29 00:00:00王宾
成才之路 2011年21期


  摘要:目前,大专类院校的学生交际人际交往问题日益严重,尤其是日后走上教育岗位的师范生,怎样去调节心理尤为重要。本文从实际出发,简述了现阶段师范生的人际关系中存在的问题并予以剖析,同时给出了我在班级教育方面的一点方法和措施。
  关键词:师范生;人际关系;性格
  
  一、概述
  师范院校是培养德才兼备、身心健康的教师的基地。而我校师范生正于青春成长的关键时期,生理、心理发展变化快,特别是性发育日渐成熟,而心理发展又相对滞后,造成学生情绪多变、易冲动、调控能力不强。若不加强教育引导,端正认识,保持健康向上的情绪,那么,消极情绪这种心灵垃圾就会乘虚而入,降低学习和生活效率,恶化人际关系,严重影响心理健康发展,产生心理疾病。因此,预防和消除师范院校学生的心理障碍,提高他们的身心健康水平,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己成为目前师范院校亟须解决的重要课题。
  由于笔者所在班级53人,学生90%都是女生,所以主要针对目前女生特有的情况、遇到的问题予以总结和分析。
  二、我班女生人际关系中存在问题分析
  1. 自我意识存在偏颇
  对于青年期的师范生而言,良好自我意识的确立,意味着她们能够正确地认识自己的身份角色与社会地位,并对这种认识有恰当而适宜的态度。自我意识对个体行为具有直接的支配作用。一般而言,持有较适宜的自我概念的人,在采取行为时,也往往恰当适宜,反之则往往与现实不相适应甚至发生冲突。
  (1)过低的自我评价在交往中异常敏感。处于这种意识状态的师范生,在把理想我与现实我进行比较时,对理想我期望值较高,又无法达到,对现实我不满意,又无法改进。她们在心理上的一个特征是自我排斥。由于在成长过程中,理想我与现实我的距离过大所导致的自我矛盾冲突,她们往往会产生否定自己、拒绝接纳自我的心理倾向。
  (2)过高的自我评价在交往中盛气凌人。在这种自我概念的支配下,个体往往扩大现实的自我,形成错误的不切实际的理想自我,并认为理想我可以轻易实现。这种类型的职校生往往盲目乐观,以我为中心、自以为是,不易被周围环境和他人所接受与认可,容易引起别人的反感和不满。有时会引发过激行为和反社会行为。
  2. 人际沟通技巧欠缺
  (1)不能做到以诚相交。从问卷调查中发现,我班女生能把自己的秘密告诉父母的占9%,告诉同学的占31%,告诉老师的占37%,同学之间化解矛盾,能通过主动道歉和解的仅占30%。要让别人以诚相待,首先自己要以诚待人,相信父母、同学、老师。缺少相互信任的交往,往往彼此很难理解对方,影响人际沟通。
  (2)不善于倾听。与他人处好关系,耐心地倾听他人的讲话是十分必要的。在访谈中了解到,一半以上的在校女生抱怨父母没听懂自己的想法就下结论,而家长和老师则认为这个问题在师范女生身上更加明显。不善于倾听者,往往倾听时不够专心,缺少耐心,从对方那儿得到的信息有可能不全面、不准确,影响人际正常交流。
  (3)不善于准确表达。良好的人际交往需要善于表达自己的情感与想法,注意在不同场合讲话的分寸,不讲不该说的话,在讲话中注意幽默感则能增加人际吸引,克服尴尬场面。人与人之间交往产生误解,主要还是倾听和表达出了问题。大部分受访的在校女生表示经常会遇到被人误解的尴尬,苦于不能把信息准确及时地发送给对方。
  三、班主任工作中培养人际交往能力的途径
  1. 用赏识的目光看待每一名学生
  每个学生的内心都希望得到老师,尤其是班主任老师的赏识和肯定,而老师对学生的印象如何,取决于你从哪个角度和什么眼光来看待学生,如果能用赏识的目光去审视学生的各个层次和各个侧面,就会发现每个学生都有许多独特的长处和可取之处。现代教育要求我们教师具有思维的广阔性和深刻性,善于换位思考,多从学生的角度去揣摩,用赏识的目光看待每一名学生,与学生进行心灵上的沟通,把握他们的思想脉络,掌握他们的心态变化,发现他们潜在的优势和特长,因势利导、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的闪光点都能得以充分展示出来,既鼓舞了学生的自信心,也能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人才。
  2. 营造语言锻炼环境
  环境影响人,环境造就人。学生所处的班级环境对学生成长有直接的影响。在教育中,我们提出了要学生有好的人际交往能力首先要学会说话,通过定期开展各类主题班会和团活,让学生利用发言、讨论、演讲以及辩论等形式,锻炼她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的敏捷性和竞争意识。通过这些活动,学生们由刚开始的被动的表现,到后来的主动表演,并且通过让能力较强的学生带动能力较弱的学生,取长补短,从而促进她们积极地参加活动,产生良好的人际关系,营造出好的语言锻炼环境。
  3. 重视个性发展与培养
  针对青春期学生自我意识强烈的特点,正确倡导同学们发挥自己的特长、展示自己的个性。在我校就学的学生,在文化课方面的学习压力与普通高中相比较而言要轻松的多,学生们有大量的时间来学习专业课。我认为可以根据这个特点,鼓励有特长的学生参加学校各种文体活动,让她们充分展示自我,在不同的舞台获得成功体验,增强自信心。而一些综合能力差、特长不明显的同学,则尽量安排机会让这些同学参加一些集体项目的活动,如拔河、跳绳、踢毽子等活动,以唤醒她们的表现欲望,从而使他们真正融入学校这个环境。在这些活动中,教师给了同学们展示自我的机会,让同学们在展示自己特长和个性特点的同时,增强了人际交往的能力。
  师范院校是为社会培养小教人才服务的,而小学教育的学生将来的工作对象就是小学生。所以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班主任不仅要重视师范生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教学和训练,还要重视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健康、培养尊重意识,掌握一定的人际交往技巧和艺术,只有这样,才能为将来参加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l]郭念锋.心理咨询师(下)[M].北京: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