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语交际的目的是让学生会说。可在口语交际课上,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情景:四人小组交流时气氛热烈、滔滔不绝,可一到全班交流时则出现大部分学生沉默不语,即使勉强站起来也是结结巴巴、东拉西扯,交流的质量不高。这一方面当然与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胆量等有关,但更重要的是因为学生不会说,不知道怎样才能说得好。这时,学生迫切需要的是教师实质性的指导,以切实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技能,从而提高口语交际教学的实效。
一、依循一条思路,有顺序地说
教材里许多口语交际课都配有插图,教师应指导学生弄清图意后,再按一定的顺序(从上到下、从前到后、从远到近或从整体到部分等)仔细观察,边观察边动脑:图上有什么?事物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然后再按观察的顺序,设计好“先说——然后说——再说——最后说”的语言流程,有条不紊地依序表述,并加以合理的想象。如在教学《我该怎么办》时,教师首先让学生看每一幅图,弄懂每幅图的意思,再把三幅图连起来说一说,在此基础上交流:假如你是小明,你会怎么办?这样,学生逐渐就养成了好观察、好思考的好习惯。
二、围绕一个中心,有层次地说
在交谈过程中,所表述的语言要有中心,让人听得明白,并能抓住要点。因此,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围绕一个话题组织语言材料,进行有层次的表述。如《自我保护》的教学,围绕如何“自我保护”,可以设计三个层次进行训练:第一层次,以图为主,让学生说图意;第二层次,以图为凭借,说说图上的小朋友是怎样做的;第三层次,联系实际,说说假如你是图上的小朋友,你会怎样做,编一个完整的故事。
三、选准一个角度,有深度地说
面对纷繁的表述对象,如果泛泛而谈,就谈不到点子上,谈不到关键处。如果从某一个角度切入,然后拓展延伸说开去,说的话就有了着落点,就有了深度。比如教学《喜欢的电视节目》,开始时,学生只是零敲碎打,只言片语:“我喜欢看动画片”,“我喜欢看《动物世界》”,“我喜欢看少儿节目”……显然,教学出现了“搁浅”的现象。这时,教师就要往深处引导:“你能不能把自己喜欢的电视节目说给同学们听听呢?”“你喜欢片中的哪个人物?为什么?”“片中的什么内容吸引了你?”等等。于是,学生不仅说了喜欢的电视节目的名称,说了自己喜欢的原因,还说了自己看后的感受和体会,让大家分享。
四、创设一种情境,有礼貌地说
在训练中,将生活中某些不文明、不礼貌的交际现象加以典型化后搬到课堂上,组织学生就具体的情境开展“假如是我怎么办”的讨论。如星期天,小明急匆匆来到小军家,没进门就嚷开了:“小军,小军!拿了我的钢笔没有?”小军的妈妈听了,脸一沉:“你说我家小军偷了你的钢笔?”“不,不是,我想问他……”小明嗫嚅着。“小军正忙着呢!”小军的妈妈下逐客令了。学生通过讨论,认识到“请”、“谢谢”、“对不起”等简单的礼貌用语在交际中发挥着巨大的调和作用,对口语交际的礼仪有了真切的体验,这就为其良好交际行为的形成打下了基础。
五、巧妙点拨,有策略地说
有学生乱扔面包,其他学生发现并劝说。(教师扮于晓理,以下简称“于”)
生1:于晓理同学,这是你扔的面包吗?
于:你怎么知道我的名字?(众笑)
生2:小同学,请问你是哪个班的,叫什么名字?
于:我是四(1)班的,叫于晓理。
生1:晓理同学,你扔面包是不对的。
于:我扔面包关你什么事!狗拿耗子多管闲事!
(众笑。生1一时语塞)
师:(提醒)对别人做的事发表意见,应从自己这个角度说,坚持“我”的说法,而且态度要诚恳。要这样说:晓理同学,你把面包扔了,我感到太可惜了。如果直接指责对方,就会“顶牛”,激发矛盾。
生1:于晓理同学,我觉得把好好的面包扔了太可惜了。
师:对了,这样说,对方就不至于抬扛了。
劝说别人是一种语言艺术,要想取得比较好的效果,取决于两个条件:一是态度诚恳,二是语言得体。刚开始,学生就不懂得这个道理,一开口就是“你扔面包是不对的”。面对这种问题,教师并不直接指明,而是巧妙地采用了归缪反证的方法,来了一句:“我扔面包关你什么事!狗拿耗子多管闲事!”这样一来,学生就意识到了自己的话可能说得不对,究竟什么地方不对又一时找不出来,就在这“悱”“愤”之时,教师及时提醒,还做了必要性示范。于是,学生马上知道了自己出了什么毛病,并做了纠正。这一过程,表面上看是进行口语交际的情感、态度方面的教育和培养,其实还蕴含着语言表达的指导,以及“只有说得委婉才让人容易接受”的渗透,真是一举多得。
六、关注细节,有感情地说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真情是交际之本。而现代情感教育是一个盲点,造成部分学生不知道关心体贴别人,不知道互敬互爱,感情淡漠。为此,我在班上开展“学会说有人情味的话”的活动,即亲友生日,会说祝福的话;探望病人,会说安慰的话;同学进步,会说祝贺的话;同学掉队,会说鼓励的话;发现别人有困难,会说关心的话;不能给予帮助,会说抱歉的话……要求学生说有人情味的话,教师的口语首先要具情感性。冬天来了,提醒学生加件衣服;学生有错,耐心教导;过马路时,告诫学生注意安全……点点滴滴,关怀备至。在教师的熏陶、感染下,学生的口语交际就会充满感情色彩。
总之,口语交际课是一种全新的课型,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是新时期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如何把握教学要点,搞好口语交际能力培养,还有待于我们进一步探索和实践。
(责编陈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