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字旅途 其乐融融

2011-12-29 00:00:00姚勤笑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2011年11期


  从儿童认知发展来说,具备阅读能力能为儿童打开另一个世界的大门,而实现独立阅读的前提是识字,因此,识字教学从古至今都是基础教育的主题。时代不断变迁,如何改变传统的识字教学的单一性与乏味性引起了越来越多的教育者的关注和重视,如果识字的过程是快乐的,那么学生的识字旅途将是豁然开朗的。
  教师是学生识字旅途中的主要导游,做个快乐导游,让学生快乐地进行识字是我一直努力的方向,在这里,我来谈谈自己是如何充当快乐导游,让学生进行快乐识字的。
  一、快乐绘图中识字
  儿童的天性明显要求直观性,根据儿童的这一特点,可以把抽象的文字符号还原成图像,借助儿童形象思维的优势,让他们把文字想象成一幅幅具体形象的图画,而中国文字恰恰是从象形开始的,所以有“书画同源”的说法。
  我在《口、耳、目》的教学中,便安排了通过绘画象形字而进行识字的教学。课前我准备了一些象形字的演化过程图片,学习中我先找出像“日”“火”“木”字这般形象突出,图画感强又易画的独体象形字,让学生画一画。然后变魔术般在学生的画上直接演变象形字,继而演变成楷书。学生们看到这奇妙的变化,都瞪大了眼睛,由此看出学生不仅记住了这些字,对汉字的起源也有了早期的认识,从而引起了对汉字的好奇与热爱,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当然,在短短的课堂上并不允许学生在认识每个字时都动手去画一画,教师可以事先准备一些象形字的演变过程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在课后的拓展练习中,学生很自然地能利用象形字的特点,通过看图观察,猜读认识了“鱼”、“石”、“网”、“刀”。在这一过程中,很自然地让学生养成了观察字形猜认字形的好习惯。
  在画中识字,对于天性酷爱画画的小朋友们,将是一种快乐的体验。
  二、快乐发现中识字
  低年级的学生虽然简单活泼,但也有其独特的发现能力,因此,可以利用他们独特的发现能力培养识字的兴趣,让他们快乐地识字。
  一次,我正用红粉笔写了个“日”字,用白粉笔写了个“月”字,一个学生突然嚷了起来:“‘日’和‘月’不一样,‘日’没有缺口,‘月’有缺口。”他的发现让我觉得很意外,发现小朋友原来有他们自己独特的观察角度。我抓住他的话,问他是否知道为什么“日”没有缺口而“月”有缺口,他思考了一会,说:“因为太阳总是圆的,当然没有缺口,月亮却常常变得不圆,所以有缺口。”真的不能不佩服小朋友们丰富奇特的想象力,从此,我在教学生字的时候往往会先出示生字卡让学生们观察:(1)你有什么新发现?(2)它们有什么异同?
  例如:
  (1)“尘”字。学生们不难发现:“它是一个‘小’字和一个‘土’字组成的。”
  (2)比较‘木’字和‘禾’字。有的学生会说:“戴了帽子的是‘禾’,没有帽子的是‘木’。”
  三、快乐表演中识字
  低年级的学生活跃非常,尤其喜欢表演。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用肢体动作演示字的形义联系。如学习“看”字时,我先让一学生上台表演孙悟空常做的一个动作:将手放在额上,看远方。表演者表演得卖力有趣,学生们哈哈大笑,于是我让大家分析他的动作:“手”在上,眼睛“目”在下,就是“看”了,就可以像孙悟空那样看到很远的地方了。又如学习“休”字,先让一学生靠在一小树干上,再让学生们想一想“人”靠在树上是为了什么,学生们很快就能从表演学生的动作中想到“人”靠在“木”上是在“休”息。这样快乐的识字教学过程,往往能事半功倍。
  四、快乐猜谜中识字
  中国的许多汉字都非常有趣,均可编成字谜。让学生猜测字谜的关键是学会按汉字结构规律猜想,通过猜测,学生可加深对字形的记忆,巩固所学汉字的有关知识,也可以激发想象力,灵活脑筋。猜谜,本身也是一个快乐的学习过程。我常常会在课堂中穿插猜谜环节,如“千